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9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立群,,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17
从这个意义上说,由吕周聚等...
[期刊论文] 作者:罗振亚,徐志伟, 来源:诗探索 年份:2003
吕周聚博士是一位受过正规的学术训练且坚持严肃价值理性的批评家,一直保持着冷静与深思,执著于对诗歌出路问题的探求。他的近著《中国当代先锋诗歌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
[期刊论文] 作者:曹金合,, 来源:诗探索 年份:2015
吕周聚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跟从冯中一先生研究现代诗歌以来,一直对诗神缪斯情有独钟。从“人人都是诗人”的鱼龙混杂时的鼎沸喧嚣,到“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还要多”的诗歌...
[期刊论文] 作者:耿传明,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2002
吕周聚的新作(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8)是一部全面研究1919年--1949年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现代主义的研究专著,本书集中论述了西方现代主义对中国现代作家和作品的影响,以及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在思想艺术上的主要特征...
[期刊论文] 作者:吕周聚, 来源:阴山学刊 年份:2005
戈麦是新时期以来自杀的青年诗人之一。理想与现实的剧烈冲突,是戈麦走向自杀的主要动力;与“现实”的疏离使他成为一个“厌世者”,他生活在语言的乌托邦之中,颠倒了现实与梦...
[期刊论文] 作者:吕周聚,,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10
[期刊论文] 作者:吕周聚, 来源: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2002
作为一位女性作家 ,赵淑侠突破前人 (男性 )对历史人物赛金花的习见 ,将其放在中西文化冲突、交融的历史背景上 ,用现代女性观点来考察其曲折多变、荣辱与共的悲剧命运 ,赋予...
[期刊论文] 作者:吕周聚,, 来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赵甲是一个集恶魔、人渣、杀人机器于一体的刽子手形象。他身上的种种恶行,充分展示出那个黑暗社会的罪恶,表现出深刻的人性异化主题。他将像阿Q、丙崽等形象一样,成为中国文...
[期刊论文] 作者:吕周聚,,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13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含有鲜明的民粹主义思想,推崇工农兵群众、号召深入生活、批判资产阶级是其主要表现。这种思想对当时乃至后来的文艺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吕周聚,,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8
【推荐理由】《尚义街六号》客观地呈现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校园诗人的生活场景,与之前的朦胧诗相比,呈现出日常生活的平凡性、世俗性,表现方法的客观叙事化和语言的生活...
[期刊论文] 作者:吕周聚,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0
恶的审视与展现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母题之一。性欲的审视与表现、道德的沦丧和堕落构成了人性之恶的主要内容;以物欲膨胀、腐化堕落为特征的现代都市文明对传统乡村文明......
[期刊论文] 作者:吕周聚,,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4
胡适、郭沫若等大力提倡新诗与歌的分离,强调新诗的自由和诗的内在律而忽视诗的外在律,这种理论导致新诗的散文化,对后来的新诗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新诗发展的不同时期,...
[期刊论文] 作者:吕周聚,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1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国化的产物。中国化既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变异,又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具有民族特色的根本;在思想层面上,西方现代非理性哲学成功地与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吕周聚,,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新体诗是从旧体诗演变而来的,旧体诗与新体诗之间并没有发生断裂,而是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新体诗在运用白话进行创作的同时,应从文言中吸取有益的成份,以保证新体诗的健康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吕周聚,,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11
郭沫若在胡适现代自由诗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现代诗歌的本质,以情绪为核心来建构自己的诗学观念,提出了"内在律"的诗学观念,并试图建构与"情绪"相适应的语言形式,这都是郭...
[期刊论文] 作者:吕周聚,,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14
第三代诗歌在题材、主题、语言以及审美风格上都与朦胧诗有很大的差异。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第三代诗的这种变化与美国自白派诗歌的影响密切相关。我们也应看到,第三代诗与自...
[期刊论文] 作者:吕周聚,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第三代诗在诗歌观念、语言形式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对以朦胧诗为代表的现代新诗进行反叛并重建了一套自己的诗歌范式,在整体上表现出一种非诗化倾向。本文从反诗、泛诗、生命体...
[期刊论文] 作者:吕周聚,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第三代诗歌解构了传统的诗歌文体,取消了传统文体之间的界限,实现了“无体裁写作”,通过对叙述、戏仿和超文本的大胆尝试建构了新的诗歌文体样式。第三代诗歌的文体狂欢标志...
[期刊论文] 作者:吕周聚,,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具有共同文化背景、思想观念、诗歌观念和艺术追求的诗人们形成一个诗歌共同体,一个诗歌共同体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范式。不同的审美范式之间关系复杂...
[期刊论文] 作者:吕周聚,,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2006
近年来,不良文化呈现出泛滥的趋势,对社会发展及人民群众的生活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对此,我们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从制度、法律、体制等方面消除不良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采取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