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16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婷婷,,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08
接到《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转来的吕友仁先生《读书不统观首尾,不可妄下批评———读〈周代乡乐考论〉札记》一文,笔者读罢颇感失望。吕先生的批评、指教,列出12条,除第9条...
[期刊论文] 作者:吕友仁,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6
指瑜为瑕的校记何其多──读点校本《礼记集解》札记之一吕友仁清人孙希旦的《礼记集解》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十三经清人注疏》中的一种。该书由沈啸寰、王星贤两位先生合作校...
[期刊论文] 作者:吕友仁,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清廉”从对做官者的要求之一进而成为第一要求的历史考察──从《红楼梦》的“官箴”谈起吕友仁《红楼梦》第九十九回的回目是“守官箴恶奴同破例阅邸报老舅自担惊”。其中...
[期刊论文] 作者:吕友仁,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8
曾参之“参”当读cān吕友仁孔子弟子“曾参”,今人皆读作shen,古人对“参”字注音有两种不同的读法:一派读所金反或所林反,即读shen;一派读七南反,即读can。明代开始,学者对所金反的读者提出批评...
[期刊论文] 作者:吕友仁,冯好杰,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古代“死”的别名》补遗吕友仁,冯好杰王力先生《汉语史稿》在谈及委婉语(cuphemism)时说:“‘死’的别名为最多。”我们相信这话不错。但究竟有多少,恐怕一时还难以作出准确回答。清人梁...
[会议论文] 作者:王锷,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与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文章对龚抗云、田博元,吕友仁三位先生整理的《礼记正义》,从凡例的制定、底本的选择、对校本的确定、标点、校勘和序跋的撰写、附录的收集等方面进行对比,认为吕友仁先生整...
[期刊论文] 作者:钱倩,, 来源: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2013
邱德修先生的《朱子〈论语集注〉初探》和吕友仁先生的《朱子〈论语集注〉与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关系》两文谈到《论语集注》与《经典释文》的语音关系。通过对所有音读条目...
[期刊论文] 作者:荆贵生, 来源: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1
围绕荆贵生主编的正常开展的评介和批评是值得欢迎的.但吕友仁、王永安一文却似乎透视出真正的书评离我们还远.真正的书评应该是实事求是的,...
[期刊论文] 作者:任远,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2
【正】 吕友仁先生《“学识何如观点书”辨》(中国语文89.4)一文指出:唐代李济翁《资暇集》说的“学识何如观点书”,这“点书”根本不是指句读标点,而是指字音。指出这个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陶广学, 来源: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20
吕友仁先生点校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的《礼记正义》,曾被学界誉为“最佳整理本”。不过,点校本《礼记正义》在标点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值得商榷处。通过反复研读...
[期刊论文] 作者:王锷,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9
本文平议龙龔云、田博元、吕友仁三位先生分别整理出版的《礼记正义》,从凡例的制定、底本的选择、对校本的确定、标点、校勘和序跋的撰写、附录的收集等方面进行对比,认为吕友...
[期刊论文] 作者:王立军,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正】 《中国语文天地》1988年第4期和1989年第1期先后刊登了吕友仁先生和王静宇先生关于刘禅之“禅”的两篇文章,题目分别为《刘禅之“禅”的读音》和《也说刘禅之“禅”》...
[期刊论文] 作者:靳惠,,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2011
吕友仁先生任主编、查洪德先生任常务副主编的目录学著作《中州文献总录》(中州古籍出版...
[期刊论文] 作者:孙永选,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2000
曾参之“参”,一般人都读Shen.吕友仁先生着文,重提古代学者方以智、王引之等人的观点,认为“参”是“骖”的借字,当读cdn(见帖汉语研究价998年第2期)。理由...
[期刊论文] 作者:王鍔,,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9
本文平議龔抗雲、田博元、吕友仁三位先生分别整理出版的《禮記正義》,從凡例的製定、底本的選擇、對校本的確定、標點、校勘和序跋的撰寫、附録的收集等方面進行對比,認爲吕...
[期刊论文] 作者:徐规,, 来源:文献 年份:1993
北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王辟之撰成的《渑水燕谈录》十卷,是记载当时士大夫的谈议涉及宋太祖至哲宗七朝政事和其他掌故的笔记,十多年前,经过吕友仁同志整理,于1981年由中华...
[期刊论文] 作者:刘瑞明,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教材最主要的质量,一是正确,二是简明.对于注释,无需一一注明"王力或其他前人已说,我是采用".批评者所谓的六种"抄袭"方法,是不合实际的.以中的几处...
[期刊论文] 作者:吕友仁,,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89
【正】 《尔雅》“二义同条”是指处于同一条中的若干个被作为同义词来解释的词,实际上它们并不是只在一个意义上的同义。它们的同义表现为:或者其中的一部份被释词是甲义,而...
[期刊论文] 作者:吕友仁,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周礼》是《三礼》之一 ,《十三经》之一 ,在儒家经典中 ,既是最重要的一部 ,又是疑点最多、争论最烈的一部。本文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概述 :一、有关《周礼》的名称、作者及...
[期刊论文] 作者:吕友仁,,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二义同条,各书叫法不同。陆佃《尔雅新义》叫"一名而两读",王引之《尔雅述闻》叫"二义合为一条",郝懿行《尔雅义疏》叫"一字兼包二义",严元照《娱亲雅言》叫"一训兼两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