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00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叶鹏盛,李琼芳, 来源:中国棉花 年份:1994
施药对棉田昆虫群落的影响叶鹏盛,李琼芳,曾华兰四川省棉花所简阳641400在棉田内,以棉花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物群落,其中昆虫种类多、数量大,不仅是棉田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
[期刊论文] 作者:叶鹏盛,李琼芳,曾华兰, 来源:中国棉花 年份:1994
施药对棉田昆虫群落的影响叶鹏盛,李琼芳,曾华兰四川省棉花所简阳641400在棉田内,以棉花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物群落,其中昆虫种类多、数量大,不仅是棉田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
[期刊论文] 作者:江怀仲,李琼芳,叶鹏盛, 来源:植物医生 年份:1995
棉蚜的分布特点及综合治理技术江怀仲,李琼芳,叶鹏盛(四川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简阳641400)棉蚜是棉花上的主要害虫。近年来,棉蚜已成为当前棉花害虫治理中的一大重点和难点,特别是蕾铃期棉蚜...
[期刊论文] 作者:李琼芳,江怀仲,叶鹏盛,曾华兰, 来源: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8
棉花新品种(系)抗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鉴定及评价EvaluationandAppraisalonFusariumandVerticiliumofCotenVearietalResistance李琼芳江怀仲叶鹏盛曾华兰...
[期刊论文] 作者:李琼芳,江怀仲, 来源: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8
棉花新品种(系)抗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鉴定及评价EvaluationandAppraisalonFusariumandVerticiliumofCotenVearietalResistance李琼芳江怀仲叶鹏盛曾华兰...
[期刊论文] 作者:江怀仲,李琼芳, 来源: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8
棉花烂铃与铃壳生化成份的相关性研究RelativeStudiesonBiology&ChemistryofBel-shelandBolRotofCoton江怀仲李琼芳曾华兰叶鹏盛(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期刊论文] 作者:江怀仲,李琼芳, 来源:植物医生 年份:1995
棉蚜的分布特点及综合治理技术江怀仲,李琼芳,叶鹏盛(四川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简阳641400)棉蚜是棉花上的主要害虫。近年来,棉蚜已成为当前棉花害虫治理中的一大重点和难点,特别是蕾铃期棉蚜...
[期刊论文] 作者:李琼芳,叶鹏盛,, 来源:四川农业科技 年份:1993
棉红蜘蛛又叫棉叶螨,俗称红(虫厌)。是棉田普遍发生的重要害虫,从棉花出苗到收获都可造成危害,但以苗期危害最重,造成损失最大。棉红蜘蛛常聚集在棉叶背面吸食汁液,被害...
[期刊论文] 作者:李琼芳,叶鹏盛, 来源:农药 年份:1993
四川棉区常年在棉花苗期普遍发生烂根死苗,主要病原是立枯病和炭疽病,近年来用多菌灵、硫菌灵等药剂作浸种、拌种,有一定防病保苗效果,但不够理想。为了寻找防治棉苗病...
[期刊论文] 作者:李琼芳,叶鹏盛, 来源:农药 年份:1996
40%辛·氯氟氰菊酯乳油田辛硫磷与氯氟氰菊酯及其他助剂调配而成,经室内毒力测定对棉铃虫的共毒系数为525.07,对大白鼠急性经口LD50为316毫克/公斤,属中等毒性;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和大面积示范证......
[期刊论文] 作者:叶鹏盛,赵志模, 来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川棉243对棉铃虫属Ⅱ级抗生水平(抗)。叶片少毛是川棉243的一个形态学方面的抗性特征,由于叶片正面叶脉茸毛密度低、叶肉不着生茸毛,因此川棉243棉株上棉铃虫落卵量分别较......
[期刊论文] 作者:曾华兰,叶鹏盛, 来源:中国棉花 年份:2000
川棉243对棉铃虫属Ⅱ级(抗)抗性水平。叶片表面少毛属于川棉243的形态持征,这降低川棉243棉株上的落卵量,从而降低虫口密度;川棉243抗棉铃虫的生化因子主要是棉株体内富含单宁和棉酚,这使棉铃虫......
[期刊论文] 作者:叶鹏盛,曾华兰,等, 来源: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2
通过建立准确、可操作的多抗病性鉴定筛选技术,有效地鉴定评价了棉花品种的抗黄萎病性、抗枯萎病性。在育种实践中,利用该技术可定向改良提高棉花品种的抗病性,并选育出我国第一......
[期刊论文] 作者:曾华兰,叶鹏盛,等, 来源: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2
1996-2000年对四川省培育的棉花新品种进行了抗枯、黄萎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在290份参加抗枯萎病性鉴定的品种中,抗病、耐病和感病所占比例分别为78.6%,16.2%和5.2%;281份参加抗黄萎病......
[期刊论文] 作者:李琼芳,叶鹏盛,文巧, 来源:农药 年份:1993
四川棉区常年在棉花苗期普遍发生烂根死苗,主要病原是立枯病和炭疽病,近年来用多菌灵、硫菌灵等药剂作浸种、拌种,有一定防病保苗效果,但不够理想。为了寻找防治棉苗病害的...
[期刊论文] 作者:曾华兰,叶鹏盛,李琼芳, 来源: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2
用稀释平板法对51份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环境的丹参、川红花等10种主要川产道地中药材根际土样分离到62个木霉菌株;木霉种群以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为主,其次...
[期刊论文] 作者:曾华兰,叶鹏盛,李琼芳, 来源:中国棉花 年份:2001
1996~1998年在四川简阳室内用浸叶法测定了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有机氯类的7种常用杀虫剂的毒力反应.结果表明,棉铃虫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均随年份推...
[期刊论文] 作者:叶鹏盛,刘朝辉,毛正轩,, 来源:中国棉花 年份:2009
总结了30年来四川省棉花科技和生产的发展情况,重点评述了四川省在棉花育种、栽培和植保方面的研究成果。四川省建立了在棉花核雄性不育遗传及杂种优势利用、抗病育种、抗蚜...
[期刊论文] 作者:李琼芳,谭永久,叶鹏盛,文巧,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1994
棉花品种(系)抗枯、黄萎病性鉴定表明,在苗床接种棉枯萎病菌粉90g/m2,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覆膜保温,待棉苗1~2片真叶时,采用沾根或伤根灌窝接菌,每苗接黄萎病菌液10ml(2×107个孢子/ml),保持床温平均22~25℃,鉴定历期......
[会议论文] 作者:叶鹏盛,毛正轩,刘朝辉, 来源:中国棉花学会2011年年会 年份:2011
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四川棉花育种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在棉花新品种选育、育种新材料培育和核不育杂交制种新方法研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简要分析了“十二五”的发展思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