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0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民,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河洛文化研究的价值与趋向──评《河洛文化论纲》李民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部由史善刚教授所著《河洛文化论纲》一书,是一部探研东方文化的专著,也是河南省东方文化研究会《东...
[期刊论文] 作者:史善刚,,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7
河图洛书,按原始涵义应为龙图出河、龟书出洛,乃伏羲画八卦、夏禹订九畴之象征性原料,非北宋图书学派之所谓黑白点数和异论伪作。伏羲是一种图腾族徽,是在由渔猎时代向农耕时...
[期刊论文] 作者:史善刚,, 来源:东方企业文化 年份:2013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保持求真务实作风的必要性,其次简要介绍了当下党员干部普遍存在的空谈及形式主义等现象,接下来从求真务实是党员的优良作风和共产党人的基本品格、弘...
[期刊论文] 作者:史善刚,,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2006
数字易卦的源头可上溯到八千年前。自伏羲时代经炎黄时代到夏商时代,数字易卦走过了它五千余载的漫长历程。出土的大量文物考古资料表明:数字易卦本为易经的根基和来源,易经...
[期刊论文] 作者:史善刚,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洛阳古代的雕塑,以其生动优美的艺术造型和精湛超凡的制作技巧,流传后世,冠绝千古;并以独特的民族风貌,成为中华民族高度文明和灿烂文化的历史明证。...
[期刊论文] 作者:史善刚,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8
建安以后,司马氏父子篡夺了大权,实行恐怖统治,大肆杀戮曹氏集权的士族知识分子。这样更多的士族文人,都有生死莫测、祸福无常之感。在这样的政治形势下,崇尚老庄、高谈玄理的风气......
[期刊论文] 作者:史善刚,, 来源: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朱熹之易学,以其特有的易学风格,在中国易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朱熹易学之价值,在于他把易学看成是一门变易的学问,即所谓的“尚其变”。通过对朱熹易说的几个独具特色的...
[期刊论文] 作者:史善刚,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04
从殷墟中发现的殷商易卦,揭开了易学史上的千古奥秘.它不仅成为八卦由单卦发展演变到重卦的历史总结,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易经》的来源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史善刚,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5
摘 要:数字易卦走过了它五千年的漫长里程,至西周晚期《易经》一书的创成,才在真正的意义上产生了质的飞跃。虽然战国秦汉之际的简帛佚籍中亦存留着大量数字卦,然而此间的数字卦,其数字已经完全成“符号”性质了,数字卦与符号卦已经走向了统一。  关键词:战国秦汉之......
[会议论文] 作者:史善刚, 来源:第七回世界易经大会暨第十五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 年份:2004
  本文通过对十二起西周金文易卦的对照考释和展示,大体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点:(1)从时间上讲,上述诸卦皆产生于西周初期;(2)从出土地点来看,大多都还集中于周原和洛邑两个都邑之地......
[期刊论文] 作者:史善刚,,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06
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政协河南省委员会、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中国民族学会汉民族研究会主办,河南省政协办公厅、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政协河南省洛阳市委员会、河...
[期刊论文] 作者:史善刚,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7
编者按:河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母体文化,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和炎黄子孙的根。“身在异国,根在河洛”,表达了全球华人对河洛文化的思慕、向往和倾心。为此,深入研究河洛文化,探寻中华民族的根,追溯中华文明的起源,这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
[期刊论文] 作者:史善刚,董延寿,,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10
[期刊论文] 作者:史善刚,董延寿,,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07
德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加大人文关怀。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民本思想传统,民本思想是以人为本的雏形和萌芽,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这一思想的是春秋时期齐国著...
[期刊论文] 作者:董延寿, 史善刚,,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3
商都西亳城是被传世文献和考古发现所确证了的商代早期都城,是迄今所发现的我国早期都城中年代最早、规模最大、遗存最好的一座都邑所在。迈锡尼城是被考古发现所证实了的史...
[期刊论文] 作者:薛瑞泽,史善刚,,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7
河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母体文化,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和炎黄子孙的根。“身在异国,根在河洛”,表达了全球华人对河洛文化的思慕、向往和倾心。为...
[期刊论文] 作者:董延寿,史善刚,,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14
楚竹本《周易》的发现,拨开了易学史上的诸多谜团,澄清了易学史上的诸多问题。从楚竹本《周易》所揭示的内涵来看,楚竹书《周易》中所运用的卦画符号是数字卦与符号卦日趋统...
[报纸论文] 作者:史善刚, 董延寿,, 来源: 年份:2004
周公营建洛邑,是学术界久争未绝的问题,其中争议尤大的是有关周王城的营建情况。笔者谨结合文献资料和考古文物资料,来探讨、厘清和辨正周公营建洛邑是一城还是二城、成周城与王......
[期刊论文] 作者:史善刚 董延寿,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9
摘要:《易经》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占卜吉凶祸福到认识万事万物,从阴阳概念的产生到八卦的创成,再从八卦推演到六十四卦,是一个循序渐进、一脉相承、逐步发展、日臻完善的过程。其时可长达四、五千年的悠悠岁月。关于《易经》成书之时代问题,有两个......
[期刊论文] 作者:史善刚,董延寿,,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16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12月,170万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最终成果。全书从现当代出土的有关易学方面的文物考古资料中,来考察、探讨、论证和厘清以下五个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