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1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只佳增,,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2004
龙州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地理位置在N22°8’21″~22°44’34″,E106°33’38"~107°12’59"之间,是广西最重要的石灰熔岩地区之一。该区地处北热带、南亚热带边缘,属...
[期刊论文] 作者:左倩倩,只佳增,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3
通过植物社会学的群落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广西特有种肥牛树群落的科属组成、植物地理区系分布、生活型谱、叶级谱、群落结构等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在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
[期刊论文] 作者:周劲松, 李芹, 只佳增,, 来源:热带农业科学 年份:2019
通过构建橡胶-黄精的人工群落,研究土壤的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养分含量、杂草防除效果和药材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结果表明,胶药间种后的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养分...
[期刊论文] 作者:只佳增, 钱云, 陈鸿洁,, 来源:热带农业科技 年份:2018
嘉宝果﹝Myrciaria cauliflora(DC.)Berg﹞为桃金娘科拟爱神木属热带亚热带常绿小乔木或大型灌木,俗称树葡萄,原产于巴西等地,近年来在我国成为一种新兴的热带水果,在园林、食品...
[期刊论文] 作者:只佳增,钱云,陈鸿洁,周劲松, 来源:热带农业科学 年份:2018
芋双线天蛾[Theretra oldenlandiae(Fabricius)]在河口地区一年发生4代,以蛹在寄主附近土壤中越冬。第4代(越冬代)成虫最早见于5月中旬,持续到11月初。7~9月为该虫害高发期。该虫...
[期刊论文] 作者:只佳增,陈鸿洁,钱云,周劲松,, 来源:热带农业科学 年份:2017
对河口低热河谷区辣木林四季杂草种类、群落组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辣木林有杂草73种,隶属22科65属,其中外来入侵种19种,占杂草总数的26.0%。通过分析四季主要杂草的优势...
[期刊论文] 作者:陈鸿洁, 钱云, 只佳增, 王树明,, 来源:热带农业科学 年份:2019
为了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辣木生长量及产量的影响,在云南河口开展3种种植密度(80cm×150cm、150cm×200cm、250cm×300cm)对辣木生长量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
[期刊论文] 作者:陈鸿洁,钱云,只佳增,王树明, 来源:热带农业科学 年份:2018
海巴戟是一种新型保健药食兼用的植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开发价值。本文介绍了云南河口2014~2016年引种试种海巴戟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适应性表现,为海巴戟保健产品的开发...
[期刊论文] 作者:周劲松,只佳增,兰明,钱云,陈鸿洁, 来源:热带农业科学 年份:2018
河口是中国最适合肉桂生长的几个地区之一。从20个世纪50年代以来,肉桂曾经是科学研究和产业开发的热点,也有过几次大规模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只佳增 周劲松 钱云 陈鸿洁 兰明, 来源: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2018
摘 要 本研究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值、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值、Simpson优势度指数D值、Pielou均匀度指数Jsw、Alatalo指数Ea值来综合评价河口热区肉桂人工林群落特征,阐明该地肉桂林植被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为该人工林的生态改良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杜浩,赵丽娟,朱文,只佳增,刘学敏, 来源:亚热带农业研究 年份:2021
[目的]总结东亚小花蝽作为天敌在农林业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从捕食功能反应和人工种群建立两方面综述了东亚小花蝽的研究进展.[结果]东亚小花蝽取食的猎物种类多样,具有明显的取食偏好和猎物驯化反应,其捕食功......
[期刊论文] 作者:杜浩, 朱文, 赵丽娟, 只佳增, 刘学敏, 来源:亚热带农业研究 年份:2022
[目的]了解入侵杂草藿香蓟在农业中的利用现状,为充分研究和应用藿香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综述了藿香蓟的利用价值与潜在风险两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藿香蓟在修复污染土壤与改善土壤肥力、调控天敌种群与控制害虫、抑制病原菌、化感除草以及农产品保......
[期刊论文] 作者:杜浩,赵丽娟,只佳增,周劲松,刘学敏, 来源:热带农业科学 年份:2021
基于天敌昆虫的捕食行为、病原微生物和寄生性天敌昆虫的拟寄生现象,结合植物源提取物和性信息素的应用,对2015年以来国内斜纹夜蛾防控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斜纹夜蛾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杜浩,刘学敏,周劲松,赵丽娟,只佳增,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22
马唐是世界上公认的18种恶性杂草之一,在马唐的田间防控中,化学农药仍占据主导地位.从化学防控、生防菌利用、化感作用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目前马唐的防控研究进展,并提出展望,以期为马唐的综合防控研究和田间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杜浩,只佳增,资家文,赵丽娟,刘学敏, 来源:亚热带农业研究 年份:2022
[目的]了解白花鬼针草入侵对菠萝蜜园杂草群落演替的影响.[方法]调查了白花鬼针草不同入侵程度下的菠萝蜜园杂草群落特征,并结合杂草组成、相对优势度和群落多样性指数等对菠萝蜜园杂草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随着白花鬼针草的入侵和入侵程度的加剧,菠萝蜜园杂......
[期刊论文] 作者:只佳增, 周劲松, 杜浩, 李宗锴, 王朝, 高梅, 张光勇, 来源: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2020
运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以及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研究河口山地蕉园主要杂草的生态位动态,分析其香蕉园内优势杂草生态位对旱季、雨季的动态响应特征,为云南...
[期刊论文] 作者:杜浩,只佳增,李宗锴,周劲松,杨绍琼,陈伟强, 来源: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2020
本研究以Iwao直线回归方程和Taylor幂法则,结合3种常用聚集度指标,对香蕉园斜纹夜蛾低龄(1~2龄)、中龄(3~4龄)和高龄(5~6龄)3个龄期幼虫进行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香蕉园斜...
[期刊论文] 作者:杜浩,只佳增,李宗锴,周劲松,杨绍琼,陈伟强, 来源:生物安全学报 年份:2020
【目的】探索香蕉园施用白花鬼针草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培养皿萌发试验生物测定法,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化感效应指标评价白花鬼针草对蕉园4种优势杂草...
[期刊论文] 作者:杜浩,只佳增,李宗锴,周劲松,杨绍琼,陈伟强, 来源:热带农业科学 年份:2020
香蕉枯萎病严重威胁了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在土壤微生物区系调控与菌群构建防治香蕉枯萎病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从不同施肥模式、轮作种植与化感植物运...
[期刊论文] 作者:杜浩, 李宗锴, 只佳增, 周劲松, 杨绍琼, 陈伟强,, 来源:热带农业科学 年份:2020
以砂培法进行种子萌发试验,通过发芽势(GE)、发芽率(GP)和发芽指数(GI)3个指标评价白花鬼针草种子在不同湿度、pH、盐度和渗透势条件下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白花鬼针草种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