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0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卢龙斗,杜启艳, 来源:生物学通报 年份:1996
杂交红色面包霉制片方法的改进卢龙斗,杜启艳(河南师范大学生物学系453002)做红色面包霉杂交实验需要制作玻片标本来观察子羹抱子在于囊中的排列顺序,据此分辨出交换型子羹与非交换型子...
[期刊论文] 作者:卢龙斗,,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9
果蝇的生殖量是一个遗传性状。把同一基因型的果蝇放入不同大小的培养瓶中,也即把同一基因型的果蝇分别放入不同大小的生存空间中。同时又把不同基因型的果蝇放入大小相...
[学位论文] 作者:卢龙斗,,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 年份:2007
本文利用解剖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首次对木犀属植物进行了较系统地研究,根据形态性状和微形态性状探讨了木犀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系统发育关系、遗传多样性和利用DN......
[期刊论文] 作者:卢龙斗,王琼, 来源:生命的化学 年份:2006
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对基因双链中有义链、反义链的原始概念、近代概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近代概念的优点,提出了统一规范这两个概念的建议。...
[期刊论文] 作者:卢龙斗,常青,等, 来源:发育与生殖生物学报:英文版 年份:2002
自在转基因植物中发现转基因沉默现象以来,很多学者对该现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认为其作用机制有三种:位置依赖性基因沉默、转录水平基因沉默、转录后水平基因沉默。目前主要集中......
[期刊论文] 作者:卢龙斗,Bara.,I,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6
本文研究了伪东方罂粟(Paraverpesudoorientale)愈伤组织细胞核型的变化特点,结果证明培养初期的愈伤组织细胞经常发生染色体的大量丢失,继代培养两个月的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较大,培养3个月,4个月,5个......
[期刊论文] 作者:卢龙斗,Bara,I,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5
本文研究了罂粟根分生区细胞的核型和愈伤组织细胞的核型,并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两种细胞中核型存在差异,愈伤组织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变化较大。二者染色体的长度......
[期刊论文] 作者:高明乾,卢龙斗,, 来源:生命世界 年份:2013
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献中,记述了很多植物,这是我们的先民在利用植物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的传统植物文化。《夏小正》成...
[期刊论文] 作者:张铖,卢龙斗, 来源: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年份:1992
对一个癫痫高发家系(5代62人,23个患者)进行遗传学研究。系谱分析表明家系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该家系11名成员的脑电图检查结果提示癫痫阈值降低;5例强直-阵挛发作患者的姊妹...
[期刊论文] 作者:高明乾,卢龙斗,, 来源:生命世界 年份:2004
在我国古代社会,维护万物生长,为族群繁荣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即为善,反之即为恶。出于这样一种原因,我国古代文化体现出一种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特色。当然环境也因此得...
[期刊论文] 作者:蒋汉林, 来源:生物学通报 年份:2005
拜读了2003年第38卷第5期54页卢龙斗等老师撰写的"关于计算DNA中各种碱基比例试题类型分析"一文后,颇有顿悟,现将本人的有关想法整理出来,以供各位老师商酌....
[期刊论文] 作者:卢龙斗,杜启艳, 来源:生物学杂志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李效宇,卢龙斗, 来源:广西植物 年份:1998
本文应用显微、超微及电泳方法,通过对玉米幼穗两种不同愈伤组织的比较观察,研究了两种愈伤组织在形态结构和同工酶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不仅具有明显的胚性结构,而且......
[期刊论文] 作者:卢龙斗,孙富丛, 来源:生物学通报 年份:2005
对连锁基因自交后代中各种基因型、表现型概率的计算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从规则Ⅰ到规则Ⅵ的简捷快速计算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对连锁互换规律的进一步理解,同时也能...
[期刊论文] 作者:卢龙斗,石晓卫,, 来源:生物学通报 年份:2016
抗体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多样性。根据体细胞基因重组学说,在分子水平上对人类抗体多样性的机制进行讨论,阐述人类机体产生抗体多样性的原因。...
[期刊论文] 作者:常重杰,卢龙斗,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3
本文报道了小鼠白血病细胞(MSL株)的染色体数目和分布及形态特征。指出MSL是亚二倍体类型,其染色体众数为38(25.3%),标记染色体有三种:LM、LSM、SM。从核型特征看,MSL同已报...
[期刊论文] 作者:卢龙斗,杜启彦,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4
本文研究了罂粟属的伪东方罂粟Papaverpseudo-orientale根尖细胞的核型,结果证明该植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42,x=7.具有6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30条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6条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其核型公式为K(2n)=6x=42=6m+30sm+6st。......
[期刊论文] 作者:卢龙斗,谢龙旭,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9
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泡桐属五种植物花粉的形态进行了有明,该属植物花粉为中等大小 ,近球形均具三孔沟,表面纹饰网状,5个种之间在花粉大小,网状纹饰,内孔明显与否存在差......
[期刊论文] 作者:卢龙斗,腊红桂,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0
本文对沼泽绿牛蛙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了沼泽绿牛蛙的核以式为K(2n)=26=16m+10sm有5对大型不染色体和8对小型染色体,可以分成A、B、C组,雌雄性个体间没有性染色体的分化。在第7号染色体短......
[期刊论文] 作者:卢龙斗,高武军, 来源:生物学通报 年份:2002
在各种《生物学辞典》、《遗传学辞典》以及各学校出版的遗传学、细胞生物学教科书中,对四分体(tetrad)和四分子(quartet)这2个专业名词的用法比较混乱,叫法也不一致。本文在查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