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7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德仁,卢婉芳,王继灿,张祖友,唐才科,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1996
湘早籼19号群体结构的氮素调控技术研究王德仁,卢婉芳王继灿,张祖友唐才科(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冷水滩市农业局)(永州市农业局)以往的氮素调控技术多为以调控土壤供氮指标为主体的水稻...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1991
中国水稻所卢婉芳等研究结果表明,尿酶抑制剂(NBPT)与尿素混施,能降低尿酶活性,减缓尿素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期刊论文] 作者:王德仁,楼天高,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1998
“豌豆-稻-稻”复种方式的早、晚稻品种搭配优化王德仁卢婉芳(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楼天高金鸿杜志贵(浙江省义乌市农业局浙西红壤区(13个县市),属中部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水旱地总面积...
[期刊论文] 作者:王德仁,王继籼,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1996
湘早籼19号群体结构的氮素调控技术研究王德仁,卢婉芳王继灿,张祖友唐才科(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冷水滩市农业局)(永州市农业局)以往的氮素调控技术多为以调控土壤供氮指标为主体的水稻...
[期刊论文] 作者:卢婉芳, 来源:师道·教研 年份:2022
语文教学应该鼓励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积累语文知识达至运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拓宽学习空间,在实践中活学活用语文,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rn一、课堂空间拓宽的基础——做好预习rn“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出问题是促进思维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陈苇,卢婉芳, 来源:核农学报 年份:1997
尿素施入稻田后迅速水解成NH^+4,两天后水层HN^+4-N含量即达峰值,混施脲酶抵制剂后,峰值可推迟1天,峰高降低,^15N示踪试验表明:PPD和NHPT两种抑制剂能明显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亦提高水稻对尿素氮的利用率,减......
[期刊论文] 作者:陈苇,卢婉芳,,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2
尿素早已成为世界上普遍应用的氮肥品种,而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稻田施用尿素后,在土壤脲酶作用下水解生成(NH_4)_2CO_3,水层中NH_4~+-N浓度迅速升高,造成pH值上升,为...
[期刊论文] 作者:卢婉芳,陈苇,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1991
本研究主要以氮肥新品种大粒尿素在早、晚稻田进行不同施肥量和不同施肥法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大粒尿素在同等条件同等施氮量的情况下,此普通尿素增加有效穗0.16~4.66万/亩,...
[期刊论文] 作者:卢婉芳,陈苇,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1990
试验结果表明脲酶抑制剂(NBPT)与尿素混施,能降低尿酶活性,减缓尿素水解速度,改善稻株氮素营养条件。减少氮素损失3~8%,每亩增产稻谷23.8~41.2公斤。...
[期刊论文] 作者:卢婉芳,陈苇,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1995
本文主要就稻田甲烷排放量对大气温室效应的作用,国内外研究动向,水田甲烷排放通量的估算,以及影响水田甲烷排放的因素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就稻田甲烷排放量的估算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卢婉芳,陈苇,,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1992
施用脲酶抑制剂可以抑制土壤中脲酶活性,延缓尿素水解速率,从而达到调控氮素,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目的。为了提高脲酶抑制剂的应用效果和完善配套施用技术,我们于1988~199...
[期刊论文] 作者:陈苇,卢婉芳, 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1998
稻田土壤Eh值〈-150mV时甲烷大量产生,甲烷排放速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加大,与稻田水层温度的相关系数r=0.966,水稻整个大田生长期的甲烷平均放能量为182.18mg.m^-2d^-1。通过控水晒田可迅速提高土壤Eh值,使土壤水溶解......
[期刊论文] 作者:陈苇,卢婉芳, 来源:中国核科技报告 年份:1998
尿素施入稻田后迅速水解成NH_4~+,两天后水层中NH_4~+-N含量即达峰值,混施脲酶抑制剂峰值可推迟一天出现,并可降低其峰高。~(15)N示踪试验表明:PPD和NBPT两种抑制剂能明显地...
[期刊论文] 作者:陈苇,卢婉芳,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4
在早稻试验中,大粒尿素(LGu)和大粒尿硼(LGu+B)能显著地提高稻谷产量,平均每田增产13.8kg,其中LGU+B的增产效果最佳。LGu、LGu+B能促进稻株对肥料氮素的吸收,提高氮肥利用率7.9%。普通尿硼(Pu+B)随着含硼量增加,氮肥利用率也......
[期刊论文] 作者:陈苇,卢婉芳, 来源:中国核科技报告 年份:1998
尿素施入稻田后迅速水解成NH_4~+,两天后水层中NH_4~+-N含量即达峰值,混施脲酶抑制剂峰值可推迟一天出现,并可降低其峰高。~(15)N示踪试验表明:PPD和NBPT两种抑制剂能明显地...
[期刊论文] 作者:卢婉芳,陈苇,等,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1997
采用计算机控制的全自动气相色谱监测系统,对中稻田4个处理进行了130个日夜的甲烷排放量的监测,各处理中以无机肥+绿肥+长期淹灌处理的甲烷排放通量最高,为464.0mg/m^2·d,最低......
[期刊论文] 作者:陈苇,卢婉芳,等,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2002
晚稻稻田的甲烷排放呈现前高后低特点,稻田甲烷的日排放速率与日均气温具有良好的正相关。稻草翻施使稻田甲烷排放量上升51.11%,而采用稻草表施的方法甲烷排放量仅增加33.98%。水稻......
[期刊论文] 作者:王德仁,卢婉芳,, 来源:广西农业科学 年份:1987
多年来草木樨在广西作为水田旱地两用绿肥新品种进行试种推广。在试种中,一些地区往往因无优良根瘤菌接种而产量偏低。1981—1982年间,我们进行了草木樨根瘤菌优良菌株的选...
[期刊论文] 作者:王德仁, 卢婉芳, 陈苇,, 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卢婉芳,陈苇,王德仁,,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1991
本研究主要以氮肥新品种大粒尿素在早、晚稻田进行不同施肥量和不同施肥法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大粒尿素在同等条件同等施氮量的情况下,此普通尿素增加有效穗0.16~4.66万/亩,...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