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80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韩秋红,,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6
英国作家尼古拉斯·埃文斯的《马语者》,优美、细腻,令人震撼,而卓今的《马语者》中文译本,不纯粹是为了翻译而翻译,非常注重文学翻译的意境、情感和格调,写得饱满,深情,有种...
[期刊论文] 作者:佘晔, 来源:文艺论坛 年份:2021
佘晔(以下简称“佘”):卓老师,您好!非常高兴您能接受我的采访,以此打开通向您精神世界的窗,目睹一位女性基础科学研究者的个人风采与人格魅力,这是一件颇让人激动的事.首先,...
[期刊论文] 作者:卓今,, 来源:理论与创作 年份:2011
在《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中,黄永玉用文学的方式与他的角色们一道在作品中获得一种力量和解放。在他的笔下那些陈年往事再次被激活,那些被他重新注入生命的小人物焕发出...
[期刊论文] 作者:卓今,,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4
受西方小说理论的影响,中国现当代小说已经发展成完整、丰富、规范的文体。但这种科学完备的体系、复合式结构、完整的小说要素和起承转合的叙述模式,给小说创作带来高效的同...
[期刊论文] 作者:卓今,, 来源:创作与评论 年份:2013
近些年来,许多画家重新审视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发展问题。如何从笔墨上突破水墨人物造型的欠缺,如何切入社会现实问题,如何描绘人性的矛盾与真实等,是摆在画家面前的紧要的...
[期刊论文] 作者:卓今,, 来源:创作与评论 年份:2013
时间/地点:2012年11月8日 北京金榜园残雪与邓晓芒合著的新书《于天上看见深渊——新经典主义文学对话》出版之后,知道他们又在搞一个大理论。于是电话约残雪做一个访谈,当时残雪......
[期刊论文] 作者:卓今,,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19
好看只是一个幌子,李敬泽其实在做一件重大而艰难的事情。《咏而归》像一把佩饰华美的利剑,挑开沉淀在漫长历史中黑暗的、错误的一面,直指当下的道德伦理问题、人性问题。他...
[学位论文] 作者:卓今,, 来源:中南大学 年份:2012
本文是基于作者对《马语者》复译的翻译实践报告。在接受美学看来,由于文学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以及译者不同的生活知识背景、接受能力、审美经验等,不同的译者对同一文本的...
[期刊论文] 作者:卓今,, 来源:新湘评论 年份:2019
文化文艺、社会科学的精神内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演变。它是一个开放、动态、建设的过程。作为艺术提炼和情感升华的精神活动,它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同步。2019年第8期《...
[期刊论文] 作者:卓今,,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3
韩少功本质上是一位艺术家,作出这样的判断不光依据他小说叙事的高超技巧、丰富的想象力、超常的审美能力、半耕半读的归隐行为,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中那令人震撼的美学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卓今,,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15
陈钰铭,生于1958年,河南洛阳人。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高研班。曾任总政治部解放军画报社美术编辑、主任编辑。现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
[期刊论文] 作者:卓今,, 来源:求索 年份:2007
残雪的近期小说出现对个性意象淡化这一特征。这一特征集中地体现在描述者即小说主人公"我"的精神纯粹性上。描述者内心怀有深刻的矛盾性,表面却又显现出和谐与统一。具有的...
[期刊论文] 作者:卓今,,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残雪在1986年的一系列作品,无论是对传统阅读习惯的突破,还是文本形式的颠覆,甚至作品意象的风格化和辨识度,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法则。在写作题材与作品主旨上...
[期刊论文] 作者:卓今,,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卓今,, 来源:中国艺术 年份:2013
“走过一道岭来翻过一架山.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这是豫剧《朝阳沟》里的唱词。生长于古都洛阳的陈钰铭喜欢看豫剧.豫剧里的很多唱词带有很深的人生感悟,他尤其喜欢申凤梅的......
[期刊论文] 作者:卓今,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2020
信息化时代的文学文本有可能经过改编和再创作,从而脱离原来的形态。文化研究者正在为这种变化调整研究策略,探讨其规律和生成机制。与传统的文学研究不同的是,文化研究者除...
[期刊论文] 作者:卓今,, 来源:汉语言文学研究 年份:2019
《作者能不能死》一书回应了当前文艺理论研究的几个重大问题:一是提出"强制阐释论",指出西方文论在阐释学上的错误的认识路径和功能性缺陷;二是如何认识阐释对象(即作者、文...
[期刊论文] 作者:卓今,, 来源:上海文化 年份:2014
在引进西方学科分类的学术体制之后,文学研究的传统经验被抛弃。在“大学科”时代不得不面临转型的焦虑和后续乏力的窘境。与文学研究的“抱残守缺”相比,文化研究是一个全新...
[期刊论文] 作者:卓今,,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15
我以为,抛开小说的技巧,最深刻的用情才是最有力的呈现,黄永玉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单行本出版后,在高频率的获奖、...
[期刊论文] 作者:卓今,,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残雪的作品因为纯度高,包容性强,信息密度大,结构复杂,思想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理解难度。残雪的文学意义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即:思想资源的世界性,创作主题的超前性,艺术审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