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70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包云秀, 来源:中国茶叶 年份:1999
1985年,云南省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在该所200多亩栽有60多万株云南大叶种茶树的茶园中发现一株芽、叶、茎都为紫色的茶树,由其鲜叶加工而成的供青绿茶,干茶色泽为紫色,汤色亦为紫......
[期刊论文] 作者:林松,包云秀, 来源:生态科学 年份:1998
对本区茶籽象Jiao形态,生活周期,习性与外界环境条件的调查研究,弄清发生规律和生态习性,以决定对其的防治方法和措施。...
[期刊论文] 作者:唐一春,包云秀, 来源:云南农业科技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杨兴荣,包云秀,黄玫,, 来源:茶叶 年份:2009
稀有茶树品种"紫娟"新梢芽叶呈紫芽、紫叶、紫茎,加工制品,茶汤水色亦为紫色,香气郁香独特,叶底呈靛青色。适宜云南主产茶区种植。黄酮类、锌、花青素和EGC含量比云南大叶种...
[期刊论文] 作者:黄玫,包云秀,杨兴荣,, 来源:农村实用技术 年份:2010
1品种简介紫娟是1985年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在该所13.3 hm^2茶园中60多万株云南大叶种茶树中发现的1株芽、叶、茎都为紫色的茶树,由其鲜叶加工而成的烘青绿茶,干...
[期刊论文] 作者:唐一春,包云秀,刘德和, 来源: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1
佛香茶是云南名茶,具有香高持久、带板栗香的香型特点。用GC/MS法分析了佛香茶的香气组成,共鉴定出30种香气成分。其主要成分如下:芳樟醇、α-松油醇、香叶醇、橙花醇、橙花叔醇......
[期刊论文] 作者:刘军,杨兴荣,包云秀,, 来源:蚕桑茶叶通讯 年份:2010
1佛香系列概况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根据云南大叶种成茶香气高,抗寒、抗旱能力弱而小叶种成茶香气高,适应性、抗寒、抗旱能力强的种性特点,选用云南大叶良种和小叶良种做......
[期刊论文] 作者:唐一春,包云秀,刘德和, 来源:云南农业科技 年份:2000
茶树是一种喜温暖气候条件的叶用植物 ,冻害是茶树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勐海县是云南省主要的茶叶生产基地之一 ,1999年 12月下旬 ,出现了 - 2℃~ - 3 4℃的极端低温 ,最低...
[期刊论文] 作者:黄玫,赵甜甜,杨兴荣,包云秀,, 来源:蚕桑茶叶通讯 年份:2011
英国红茶享誉全球,红茶的源头却在中国,荷兰人把中国红茶输入欧洲,英国这样一个本土不产茶的国家,却成为红茶消费量和进口量最大的国家,成为了红茶文化的弘扬地,塑造了与东方...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艳梅,浦绍柳,伍岗,包云秀,,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10
针对西双版纳茶园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营造绿色生态茶园的措施,并分析了建设绿色生态茶园的效益,以期为当地茶园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杨兴荣,包云秀,黄玫,张艳梅,, 来源:茶叶科学技术 年份:2010
茶树佛香系列五个品种,是1978年用云南大叶良种和国家级良种福鼎大白茶作为亲本,采用人工杂交方法育成的茶树新品种。本文介绍了其选育过程、育成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应用现状,提出......
[期刊论文] 作者:包云秀,夏丽飞,李友勇,梁名志,, 来源:园艺学报 年份:2008
茶树新品种‘紫娟’,新鲜嫩梢的芽、叶、茎均为紫色,花青素含量约为一般红芽茶的3倍;加工而成的紫娟绿茶色泽紫黑色,茶汤紫红色,味醇厚,香气特殊。经动物试验表明其降压效果...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艳梅,包云秀,杨兴荣,黄玫,伍岗,, 来源:茶叶 年份:2010
本文介绍了"紫娟"茶树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态习性、繁殖方法以及保健功效,阐述了观赏特性以及在园林构景中的应用。...
[会议论文] 作者:解星云,陈春林,包云秀,杨兴荣,黄玫, 来源:第四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生物种业论坛 年份:2014
  采用茶树人工杂交育种方法,培育的茶树新品种‘云茶春韵’,是以云抗14号和福鼎大白茶为亲本,通过人工授粉,从杂交F1材料中单株选育而成。通过17年的品比和区试鉴定,该品种具有......
[期刊论文] 作者:李冬,张俊,李云峰,包云秀,田易萍,, 来源: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年份:2007
茶树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是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历年来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内容,选育出优良的茶树新品种,为云南发展良种茶园提供了新的种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品种选育出的基础...
[期刊论文] 作者:解星云,陈春林,包云秀,杨兴荣,黄玫,,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2013
云茶春韵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采用人工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的茶树新品种,其母本为云抗14号,父本为福鼎大白茶。品比和区试结果表明,云茶春韵适宜在云南省茶区推广种...
[会议论文] 作者:季鹏章,鄢波,张俊,王平盛,包云秀, 来源:中国农学会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会 年份:2002
应用修改的SDS——异丙醇法对42个茶树杂交品系进行总DNA提取,琼脂糖凝胶电泳,在260/280nm处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DNA的得率为100~200ng/mg之间,得到的DNA样品片段大于21kp,并对8~10等品系进行RAPD扩增.结果证明该方法得到的DNA能满足RAPD、PCR研究的需要.......
[期刊论文] 作者:伍岗,浦绍柳,张艳梅,李云锋,包云秀,, 来源:茶叶 年份:2010
分析了云南茶叶产业的现状,提出云南茶叶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名优红茶,有控制的发展普洱茶,保留优质绿茶。从资源、技术、市场贸易三个方面分析了云南发展名优红茶的优势,提...
[期刊论文] 作者:陈志欣,郑丽,兰芹英,包云秀,谭运洪,, 来源: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年份:2012
以大叶茶品种‘勐海大叶茶’ (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Menghai Dayecha) 种子为材料,进行种子萌发特性的初步研究。研究发现,种皮对‘勐海大叶茶’种子的萌发存在...
[期刊论文] 作者:杨盛美, 唐一春, 段志芬, 尚卫琼, 包云秀,,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19
为探明在同一栽培环境条件下,云南茶树品种与肯尼亚茶树品种加工成的红碎茶品质成分差异原因,推动云南红茶品种改良,对16个云南茶树品种及5个肯尼亚茶树品种加工成的红碎茶中...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