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95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初殿清,, 来源: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年份:2007
犯罪与犯罪防治机构是一对对应存在的社会现象,针对跨国有组织犯罪的现代特性,建立包括国家专职机构、国际合作机构、辅助机构、市民公众组织与代表在内的犯罪防治体系将是有...
[学位论文] 作者:初殿清,, 来源: 年份:2009
尽管我国宪法和刑事法律均将平等作为一项原则提出,但对于刑事司法平等理论的具体内涵和相关要求却缺乏深入研究和系统解读。在社会科学其他学科对平等理念的讨论如火如荼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初殿清,,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与保证方式存在本质不同,但在实践中,保证方式的规定已在相当程度上异化成为一种条件设定。因受到保证方式性质异化影响的群体集中体现为涉罪外来人员,所...
[期刊论文] 作者:初殿清,, 来源:政法论坛 年份:2013
United States v.Maynard案及其后续的United States v.Jones案将“镶嵌论”导入刑事诉讼领域,用以判断车载GPS信息等电子监控证据的可采性,在Katz案所确立的搜查标准下针对...
[期刊论文] 作者:初殿清,, 来源:刑事司法论坛 年份:2009
目次一、美国上诉审查的范围及相关问题二、禁止报复性量刑三、其他相关问题:被害人—犯罪人调解作为“中国刑事二审审判程序的改革与完善”课题的参考资料之一,本文根据课题...
[期刊论文] 作者:初殿清,, 来源: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2008
自由与平等是正义的两个基本要素,但二者并非总能在同一方向上形成合力。刑事和解制度体现了正义的自由向度,然而,由于以经济赔偿为主要和解途经之一,其平等性受到质疑。刑事...
[学位论文] 作者:初殿清,, 来源: 年份:2006
本文试以建构模型的方法对一事不再理原则和禁止双重危险原则分别进行性质界定,使二者各自的原始价值目标以及在现代社会的竞合以形象化的方式得到展现,并从中获得启示,将之...
[期刊论文] 作者:初殿清,,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2013
新《刑事诉讼法》确立的违法所得没收特别程序在性质上属于程序障碍情况下实施的刑事没收中针对某些犯罪案件而特别设计的程序,2012年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新司...
[期刊论文] 作者:初殿清,,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以终局裁判为逻辑前提的刑事再审制度,其正统性来自两方面:一是原来的程序运行本身出现了重大瑕疵;二是原程序尽管已经按照相关规则进行并完成,但其制度功能由于某种原因未能...
[期刊论文] 作者:初殿清,,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2014
直接言词原则不仅与发现真实密切相关,更在宏观层面上影响刑事诉讼的权力配置。双重价值维度使得该原则对刑事诉讼构造、庭审中心主义、审判公开实质化、刑事错案防范等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初殿清,,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证明标准是将各种没收制度加以类别化的重要判断要素,并对没收程序设计及功能定位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未经定罪之没收"体现于司法解释中原有的相关制度,以及2012年《刑事诉讼...
[期刊论文] 作者:初殿清,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近来多起涉嫌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受到学界和公众普遍关注,"王某某涉嫌猥亵儿童案"成为系列事件的争议爆发点,引发了学界诸多讨论。然而,该案只是近年来频发的猥亵儿童案件的一...
[期刊论文] 作者:初殿清,, 来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6
侦查阶段的权力配置体现国家理性。本文拟从侦查活动中警察权力的多种样态切入,从“有效性”的角度建立函数模型,对警察权的有效边界形成认识,考察侦查活动中权力的理性配置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初殿清,, 来源: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7
犯罪与犯罪防治机构是一对对应存在的社会现象。当前,反腐败机构的设置问题已成为国内社会的关注焦点,针对腐败犯罪的多资源性,建立包括国家专职机构、国际合作机构、辅助机...
[期刊论文] 作者:初殿清, 来源:环球法律评论 年份:2020
美国启动刑事缺席审判相关制度围绕着被告人审判在场权展开,在规范限定与司法裁量共同作用下形成制度全貌。《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43条是该领域的重要规范,但却并非其全部,...
[期刊论文] 作者:初殿清,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8
[期刊论文] 作者:初殿清,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2
对于数字化时代发展中的新事物,人们议论的范畴往往是成对出现的。例如,“机遇”与“挑战”,最终落脚于“应对”;“发展”与“限度”,最终落脚于“规制”;在“体”与“用”这对范畴下,讨论的内容是数字化的合目的性评价,最终落脚于“反思”。关于数字化领域的“体”“......
[期刊论文] 作者:初殿清, 来源:中国刑事法杂志 年份:2022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赃款没收范围至今尚未在法律适用层面形成共识,未能分层次厘清涉案数额与没收范围之间关系是观点争议的根源。解决方案包括两个递进层面:一是在司法论层面,正确理解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对物本质,将对人之诉方法论转型为对物之诉方法论,真正把罪财关......
[期刊论文] 作者:初殿清, 来源:法学家 年份:2022
止付是银行等支付机构基于法律或合同上的原因而不履行支付义务的行为。以协助义务为原理的止付是支付机构协助公权机关进行涉案财产控制的具体方式,该协助行为隐含着公权机关对涉案财产的控制意思。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紧急止付措施的本质是冻结类对物强制措施,其基......
[期刊论文]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中国公证 年份:2016
国信公证处王继华主任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初殿清签订...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