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81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须宽, 来源:伦理学研究 年份:2004
分配正当性的根据是什么 ?人的基本权利与平等的要件如何分配才是符合正义的 ?罗尔斯和诺齐克从两个向度上对此作了深入研究。罗尔斯从平等的权利出发 ,主张用“公平正义的两...
[期刊论文] 作者:刘须宽,,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年份:2017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契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论断,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优越性促进了人民需求重心的转移,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逻辑内含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期刊论文] 作者:刘须宽,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公民伦理观的养成是正在发育中的中国公民社会的内在诉求,在公民社会和公民伦理观的发育中,必须走出用西方市民社会发展观来审视中国公民社会的学术误区。中国宪政制度上的优...
[报纸论文] 作者:刘须宽,, 来源: 年份:2004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可被视为新时代......
[期刊论文] 作者:刘须宽,,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2005
应用伦理学兴起的内在原由是:传统伦理学的发展不能适应科技时代的变革和新兴技术渐次拓展的要求,应用性的技术学科需要与自身发展具有密切相关性的伦理尺度和道德支持,这本...
[期刊论文] 作者:刘须宽,, 来源:经济研究参考 年份:2018
习近平新时代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凸显技术变革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必须从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来把握新时代,从理论、动力、竞争、发展、目标和价值上深化对新...
[期刊论文] 作者:刘须宽,, 来源:前线 年份:20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其独特的逻辑、优势和方法论......
[期刊论文] 作者:刘须宽, 来源: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2019
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分析法所揭示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把握,是马克思主义分析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方法论的...
[报纸论文] 作者:刘须宽,, 来源: 年份:2004
国泰民安、社会稳定、人民健康既是广大人民的热切期盼,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目标。面对这场来势之汹、传播之烈、扩散之广、挑战之大堪称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必须打好化危......
[报纸论文] 作者:刘须宽,, 来源: 年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隐蔽性,更加凸显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
[期刊论文] 作者:刘须宽,,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18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我们党一贯的宗旨和使命。有什么样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应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发展布局,上层建筑中的愿望不能凭空满足,只能从经...
[期刊论文] 作者:刘须宽,,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年份:2004
意识形态的立场是确立社会发展方向、国家制度性质与民族精神价值的坐标。意识形态的是非观决定着我们能不能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只有切实认清意识形态认知中的非科学...
[期刊论文] 作者:刘须宽,,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21
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规律谱系中,百年共产党的强党规律具有奠基性意义,是其他治理规律的源头和起点。百年共产党的强党规律表现在五个方面,即永远信仰真理又不断发展真理...
[期刊论文] 作者:刘须宽, 来源: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2020
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上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协商民主是中国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要精准理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和优势,谨防把民主建设搞成媚外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须宽, 来源:伦理学研究 年份:2006
公民观是随着历史而变迁的实践性语汇,它的发育是一个不断剥离一些限制性变量而又不断生成一些新变量的过程。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在当今中国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民观?以权利......
[期刊论文] 作者:刘须宽,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章力图通过对伦理道德模糊性的认识,揭示伦理道德模糊性的深层原因和必然性,并通过道德本位主义历史的反思、道德相对主义和多元主义以及解构主义的理性分析、伦理应用中多元......
[期刊论文] 作者:刘须宽,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章试图从国家的制度设计与人性的关系角度论述制度中的人性维度,从抽象的人性论下的国家观到制度设计,清理了历史上的各种人性论观点,并对古典契约论和新契约论,以及反契约...
[期刊论文] 作者:刘须宽,, 来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罗尔斯的"分配的正义观"从平等的权利出发,主张用"公平正义的两个原则"来取代功利主义,认为除非有充足理由证明应当不平等,否则就应当平等,并根据公平的正义原则分配公共资源...
[期刊论文] 作者:刘须宽, 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年份:2005
文化以其巨大的惯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社会地位,一旦文化的影响产生某种效果,不管这种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想消解一种文化观念上的影响,那将是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刘须宽,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2002
在“数字化生存”的时代 ,人类关注的中心从本体论意义上的最小物质单位“原子”和灭绝性武器“原子弹” ,转变成以“0 10 1”二进位制编码的数字威胁 ,这一从Atom (原子 )向Bite (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