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5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78,05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阿成, 来源:海洋通报 年份:2002
在杭州湾口北部海区以1 km的网格间距采集了62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粒度分析表明,粉砂和粘土为主的细颗粒沉积类型占90%强,主要分布在开阔海区;细砂为主的沉积类型占近10%,集中...
[期刊论文] 作者:刘阿成, 来源:海洋通报 年份:1992
在金山深槽海区,涨潮的底层最大流速比落潮的大得多,地貌的塑造动力主要是流经大、小金山之间的中股涨潮流。槽底的深潭可能是由于下伏的晚更新世陆相地层岩性的不均匀性,在...
[会议论文] 作者:刘阿成, 来源:中国海洋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年会 年份:1999
[会议论文] 作者:刘阿成, 来源:中国海洋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年会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刘阿成, 来源:东海海洋 年份:1985
倒置式回声测深仪(Inverted Echo Sounder,简称IES)是专门用于精确测定黑潮流轴的,由日本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和日油技研工业(株)研制。 倒置式回声测深仪与一般的相反,它将...
[期刊论文] 作者:刘阿成, 来源:东海海洋 年份:1986
人们对于海底热液矿床的研究与对洋底锰结核研究相比,其历史要短得多。从1965年首次在红海发现热液重金属泥以来,进展颇快,十多年时间里相继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许多...
[期刊论文] 作者:刘阿成, 来源:东海海洋 年份:1993
浅地层剖面的初步研究表明,金塘水道南部更新世古侵蚀顶面的深度在海面下约25~70m。研究区东、西部之间的差异较大。在西部该顶面向海倾斜,发育近岸浅冲沟、斜坡和陡坎;东部发...
[期刊论文] 作者:刘阿成,吕文英,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2004
GEOPULSE甚高分辨率地震地层记录的研究表明,广东省汕头市南部近海埋藏有古河曲,曲率半径为6-7 km;发育有主河道和主、支汊道.主河道宽2-3 km,最深约25 m;汊道宽200-1500 m,...
[期刊论文] 作者:刘阿成,陆琦,吴巍,, 来源:海洋学研究 年份:2017
在南黄海太阳沙西侧潮流脊槽海域进行了密集网格的高分辨率浅地震勘探,测线间距主要为120m和200m。沉积物穿透厚度最大约80~90m,划分为2个地震层序(SQ1和SQ2),细分为5个亚层(U1~...
[期刊论文] 作者:刘阿成,张杰,唐建忠, 来源:海洋学报 年份:2020
本文采用高分辨率单道浅地震剖面资料研究闽江口外海域的全新统沉积作用。研究区的全新统底面为MIS 2期侵蚀面,局部为古河道,深度一般在现海面下约30~60 m,最深约65 m;近岸浅...
[期刊论文] 作者:陆琦,刘阿成,范代读,, 来源:海洋通报 年份:2010
浙江舟山群岛北部岱衢洋为一双槽型峡道,由北部潮流冲刷槽、中部海底平原、南部潮流沙脊和冲刷槽等四个地貌单元构成。应用浅地层剖面、侧扫声呐、回声测深、沉积物取样等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手段,对峡道内海床活动性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北部潮流冲刷槽......
[期刊论文] 作者:刘阿成,顾君晖,陆琦,, 来源:海洋通报 年份:2007
Geopulse甚高分辨率浅地震剖面记录和水深测量结果显示,在舟山群岛册子水道北部东侧发育有一条现代潮流脊,宽度约1~1.2km,研究部分长度超过2km(沙脊两端超出研究海域),脊顶水深50~60m,......
[期刊论文] 作者:王百顺,刘阿成,陈忠阳, 来源:海洋通报 年份:2003
研究了1984-2000年长江口海域水质溶解态重金属Hg,Pb,Cd和Cu的分布变化,并初步探讨了其分布机理.长时段多航次分析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重金属的总体分布及变化特征,通过历年监...
[期刊论文] 作者:刘阿成,吕文英,蔡峰,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2005
GEOPULSE甚高分辨率地震地层记录的研究表明,广东省汕头市南部近海埋藏有古河曲,曲率半径为6-7 km;发育有主河道和主、支汊道.主河道宽2-3 km,最深约25 m;汊道宽200-1500 m,...
[期刊论文] 作者:李金铎,刘阿成,谷颖,, 来源:海洋湖沼通报 年份:2011
在测深、钻探、室内测试、水文泥沙测验等勘测资料基础上,详细分析宁波穿山水道海域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地震活动性、浅层气、滑坡、沙土液化、岸坡和冲刷槽冲淤动态等因素,...
[会议论文] 作者:刘阿成,陆琦,顾君晖, 来源: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二十周年庆典暨学术年会 年份:2007
应用浅地层剖面、侧扫声纳、回声测深、海洋磁力仪、工程地质钻探和表层沉积物采样,对舟山群岛长白水道中部海域进行了海底输水管道路由调查研究.调查海域最大水深约30m,北部...
[期刊论文] 作者:刘阿成,张杰,唐建忠, 来源:应用海洋学学报 年份:2022
通过闽江口外海域进行的高分辨率浅地震剖面(拖筏)调查,揭示了MIS 6末期以来最大厚度约90 m的沉积地层.研究了MIS 5和MIS 3地震层序的反射波结构特征,基于地震相分析识别沉积地貌类型;结合深海氧同位素海平面变化曲线,阐述了两时期研究区的沉积环境、特殊地貌的......
[期刊论文] 作者:火苗,范代读,陆琦,刘阿成,, 来源:海洋学报(中文版) 年份:2010
根据1842—2004年海图资料分析发现,南汇边滩存在近百年尺度的强烈冲刷—淤积旋回。长江主泓走南港或北港是造成冲刷期"北滩、东滩淤积,南滩、过渡带冲刷"或淤积期冲淤态势反相......
[期刊论文] 作者:刘阿成,陆琦,王百顺,张杰,, 来源:海洋学研究 年份:2015
对南黄海太阳沙西侧潮流脊槽区进行了底质调查,采用密集站位的振动活塞柱状沉积物采样器取样.根据粒度分析结果,比较精细地研究了厚度约2~3 m浅表层沉积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刘阿成, 唐建忠, 吴巍, 张杰,,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2019
为了查明闽江口外海域晚第四纪地震地层特征,进行了高分辨率浅地震剖面调查,穿透的沉积物厚度最大约90m,划分为6个地震层序,自上向下为U1—U6。U1为全新世(海洋同位素阶段(ma...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