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83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金笙,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1997
关于李束为经历中几件史实的订正刘金笙1996年第三期《新文学史料》刊登了杨品同志的《从战士到作家———李束为生平与创作》一文。读后,感到所载关于李束为的经历中有些重要史实...
[期刊论文] 作者:杨茂林,薄子涛,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刘福林同志的《“山药蛋派”还能流下去吗》和刘金笙、曲润海同志的有关争鸣文章在本刊上期发表后,从全国各地寄来了不少文章,就如何繁荣与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学流派问题展开了...
[期刊论文] 作者:刘金笙,,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正】 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是新中国文学的首要任务,为此,我国当代许多优秀作家都曾做过不同程度的努力。马烽同志则是这些作家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一位。解放三十多年来,他总是...
[期刊论文] 作者:刘金笙,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正】 曾文渊同志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学流派》(《文汇报》一九七九年十月二十三日)一文中公开提出“山药蛋派”这一流派并初步分析了它的特点,肯定了它的创作倾向。接着李国...
[期刊论文] 作者:刘金笙,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报纸副刊应具有共性和个性特征。作者概括副刊的共性除包括新闻性、思想性、针对性等政治倾向性特征外,还含有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和服务性等社会性特征;个性则突...
[期刊论文] 作者:刘金笙, 来源:党史文汇 年份:2003
鲁迅先生生前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每当一位伟人或名人去世之后,总会有一些人要胡诌出点自己和他们如何亲近的故事,写些文章去回忆他们,借以攀龙附凤,提高自己的身价和地位....
[期刊论文] 作者:刘金笙,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正】 长期以来,在文学界解放后有无流派,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其实,以赵树理为首,西戎、马烽、李束为、胡正、孙谦“五战友”为中坚的“山药旦”派,我认为早在文革之...
[期刊论文] 作者:刘金笙,,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正】 作为表现作品形式之一的第一人称手法,曾被狄更斯用来写过七十五万字的鸿篇巨制《大卫·科波菲尔》,也曾被鲁迅先生用来写成过八百七十二字的《一件小事》。出现...
[期刊论文] 作者:刘金笙,, 来源:编创之友 年份:1984
【正】 在广大读者心目中,现任山西文联副主席兼作协山西分会主席的西戎同志,是一位在创作上卓有成就的作家。自从一九四二年在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上发表《我掉了队后...
[期刊论文] 作者:刘金笙,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正】 在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民间文学始终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分别以口头和文字形式,满足过广大读者或听求的需要,孕育了许多优秀作品,培育了无数优秀作家。在我国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