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2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本刊记者,, 来源:移动通讯装备 年份:1987
会议由七所刘礼白副总工程师主持。广州通信研究所庄严副所长致...
[期刊论文] 作者:刘礼白,, 来源: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年份:2010
本文从物联网的概念出发,谈到物联网对RFID的关联,介绍了各国UHFRFID频谱资源安排情况,指出现实可供频谱资源与物联网发展需求的矛盾。分析了现行RFID空中接口频谱资源不足与...
[期刊论文] 作者:刘礼白,, 来源:计算机与网络 年份:1989
无线电中心,即移动用户入网中心的技术体制问题,是国际国内都很关心的研究课题之一,单纯地为满足通信要求的设计和考虑到抗电子侦察要求的设计,会有很大差别。本文拟按抗电子...
[期刊论文] 作者:刘礼白, 来源:移动信息 年份:2015
当今是高速的信息时代,社会对公路交通信息的精确、快速和多方位应用的要求,使得我们现有的技术方式难以适应,开发新的公路交通信息技术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已有一些新的车辆信息......
[期刊论文] 作者:刘礼白, 来源:移动信息 年份:2015
近几年物联网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交通、电力、食品、零售业等行业都有了初步的探索,本文介绍在医院如何应用物联网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服务于病人,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期刊论文] 作者:刘礼白, 来源:移动信息 年份:2015
文章首先就光缆对于当前通信环境的地位和意义进行了分析,而后从加强准备工作质量、光缆敷设过程的细节以及验收以及测试三个方面针对光缆敷设过程进行讨论。...
[期刊论文] 作者:刘礼白, 来源:当代通信 年份:2004
前言 每个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制造商都喜欢称自己的系统频谱效率高,然而究竟孰高孰低,总该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方法,这就是经典的仙农定理。它以每赫兹频带所能承载的比特数为...
[期刊论文] 作者:刘礼白, 来源:移动通信 年份:2002
TD-LAS-CDMA是移动通信领域的重大原创性系统技术,受到国内外有关人士的密切关注。文章介绍了制定该项技术标准的进展情况以及该标准的概况。...
[期刊论文] 作者:刘礼白,, 来源:世界电信 年份:2017
介绍了码分射频识别(CDRFID)利用UHF RFID高信噪比传输环境和移位m序列族线性反馈特性和快捕获特性,实现码分下行链路相关接收设计;利用正交码分接入设定专用同步信道传递时间基准,设定同步序列特定状态提取chip脉冲作为数据时钟,保证多标签应答信号同频、同相;......
[期刊论文] 作者:刘礼白,, 来源:世界电信 年份:2017
码分射频识别(CD-RFID)选择移位m序列族作为扩展频谱和多标签接入码,下行链路采用移位m序列族多进制编码扩展频谱传输,以及无源标签chip率相关接收;上行链路采用移位m序列族扩展频谱并行应答,以及自动功率控制;实现正交码分射频识别多信道接入网和正交码分全覆......
[期刊论文] 作者:刘礼白, 来源:世界电信 年份:2016
现行UHF RFID 存在标签碰撞和阅读器碰撞。标签碰撞仲裁算法成熟,但效率很低,成为现行UHF RFID 的软肋;阅读器碰撞是现行体制热点问题,论文成千、方案数十,但难觅可用之策,堪成此问......
[期刊论文] 作者:刘礼白,, 来源:移动通信 年份:1992
本文从移动信道数字信号传输的统计特性出发,讨论了TDMA与CDMA实现数字蜂房移动通信体制设计及总体技术特性。...
[期刊论文] 作者:刘礼白, 来源:当代通信 年份:2003
前言 对于LAS—CDMA的技术优势在此前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已有过许多文章进行了介绍。本文拟从技术优势转化为成本优势的具体表现作概要阐述,内容包括基础研究的成果的成本...
[期刊论文] 作者:刘礼白, 来源:邮电商情 年份:2002
【正】 从1994年李道本教授发明LAS码,到1999年成立”连宇通信有限公司”,2001年取得信息产业部鉴定确认其理论并肯定其在蜂窝移动通信中的应用价值,2002年在上海现场试验初...
[期刊论文] 作者:刘礼白, 来源:当代通信 年份:2003
1、前言 我们所熟悉的公众蜂窝移动通信体制经历了从模拟的第一代,到数字的第二代,和正在困惑之中的第三代(3G),集群移动通信作为部门、企业、矿山使用的专用移动通信体...
[期刊论文] 作者:刘礼白,, 来源:移动通信 年份:2007
文章从WiMAX成为3G新标准说起,着重介绍了WiMAX的技术优势及其市场策略,简单阐述了作者对WiMAX进入3G标准家族的感受和启迪。...
[期刊论文] 作者:刘礼白,, 来源:世界电信 年份:2017
UHF RFID受远距离电子侦测和近距离窃听威胁。为评估系统抗电子侦测(窃听)能力,本文给出了截获概率及构成截获概率的一系列评估参数,对现行UHF RFID和码分射频识别的抗电子侦测(窃听)能力分别给出了评估。结果表明:现行UHF RFID不具备抗截获能力,而码分射频识别......
[期刊论文] 作者:刘礼白,, 来源:世界电信 年份:2017
物联网期盼多信道射频识别的支持,UHF RFID具有实现多信道的通信资源。基于CDMA的RFID研究,优选GOLD序列族扩展频谱,历经逾10年的研究,试图减少标签碰撞,获得了上行链路有源标签多信道只发不收等课题研究成果。但此方案没有系统设计,缺少下行链路,不能适用无源......
[期刊论文] 作者:刘礼白,, 来源:世界电信 年份:2016
现行UHF RFID标签碰撞仲裁和阅读器碰撞协调,归根结蒂是碰撞退避设计思维,而码分射频识别则采用发掘系统通信资源,提高系统设备能力,压制碰撞干扰的抗碰撞设计思维。通过时域分散,自适应功率控制和扩展频谱序列相关等技术,提高系统抗碰撞能力,实现抗标签碰撞和......
[期刊论文] 作者:刘礼白, 来源:移动通信 年份:2001
关于我国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需求、体制选择、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产业等,议论颇多。2000年12月中旬由国家信息协会主办的新一代移动通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上有集中反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