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47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登锐, 来源:中国航天 年份:1994
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道路刘登锐Abstract:TheaerospaceindustryinChinahasachievedabrilliantsuccesssinceitsestablishmentin1956...
[期刊论文] 作者:刘登锐, 来源:中国航天 年份:1995
俄罗斯航天工业的现状和展望刘登锐二十世纪发生过许多举世瞩目的事件,其中最为宏伟的事件之一是人类跨出地球之外的空间活动。时光流逝,事多淡忘,但人类首次进入太空飞行却为人...
[期刊论文] 作者:刘登锐, 来源:质量与可靠性 年份:2003
美国航天飞机载人飞行,是20世纪人类征服太空的一项伟大成就。在它22年来的113次发射中,共把671人次航天员送上太空,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的奇迹。但在这一百多次飞行中,...
[期刊论文] 作者:刘登锐, 来源:质量与可靠性 年份:2003
1990年10月24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携带世界上最先进、最庞大、最复杂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升空,第二天机上航天员用机械臂成功地将它部署到距地面612千米高的轨道上,开始...
[期刊论文] 作者:刘登锐,, 来源:现代军事 年份:2006
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地地战略、战术导弹,从液体发展到固体、从陆上发射发展到水下潜艇发射、从固定阵地发射发展到机动隐蔽发射,拥有了有效的核威慑力量和防御反击...
[期刊论文] 作者:刘登锐, 来源:国际太空 年份:2005
65 奋进号(STS-68)□□飞行时间:1994年9月30日~10月11日.航天员(6人):迈克·贝克、特伦斯·威尔考特、托马斯·琼斯、史蒂文·史密斯、丹尼尔·布希和彼...
[期刊论文] 作者:刘登锐,, 来源:科学 年份:2000
载人航天器,即指有人驾驶或有人工作的空间飞行器。按飞行和工作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载人到地球轨道或其他星球作短期飞行后再返回地面的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另一类是在...
[期刊论文] 作者:刘登锐,, 来源:自然杂志 年份:2006
我国航天科技事业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标志的辉煌成就。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三大领域,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和跨越发...
[期刊论文] 作者:刘登锐,, 来源:党政论坛 年份:2006
太空蕴藏着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茫茫太空为人类提供了高远位置、微重力、高真空、无污染、太阳能和其他丰富的物质资源,概括起来包括轨道资源、环境资源和天体矿物资源。这...
[期刊论文] 作者:刘登锐,,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06
今年10月8日,我国航天事业走过了半个世纪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历程。50年来,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以“两弹一......
[期刊论文] 作者:刘登锐,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05
今年10月8日是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从美国回到祖国50周年,也是由他领军开创的中国航天事业49周年的日子.钱学森早年在美国就以研究火箭和空气动力学而蜚声全球,回国后又主要以......
[期刊论文] 作者:刘登锐, 来源:质量与可靠性 年份:2002
1992年5月7日,美国第五架航天飞机奋进号载7名宇航员进行首航。这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拯救一颗在太空游荡而失去作用的通信卫星。这颗于1990年3月用大力神火箭发射的国际通信...
[期刊论文] 作者:刘登锐,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06
我国航天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梁守槃,2006年4月13日在人们的祝贺和赞誉中度过了他90岁的寿辰。梁守...
[期刊论文] 作者:刘登锐,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03
2002年12月30日凌晨0时40分,我国第四艘试验飞船"神舟"4号从瑞雪覆盖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2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载人飞天前的一次全面演练飞行.遥看琼楼舞清影,喜...
[期刊论文] 作者:刘登锐, 来源:航天 年份:1998
“和平”号这座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天宫”已在轨飞行12年,举世瞩目,成绩斐然,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
[期刊论文] 作者:刘登锐, 来源:航天 年份:1997
今年5月份,当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把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托举到同步转移轨道的时候,它的总设计师兼总指挥龙乐豪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使龙的传人感到无比欢乐和自豪。3个月...
[期刊论文] 作者:刘登锐, 来源:航天 年份:2000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开始他们将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层,然后便去征服整个太阳系。” 1903年,留下这句传世名言的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
[期刊论文] 作者:刘登锐, 来源:太空探索 年份:2001
1978年,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科技人员进行了适应性的技术改进设计,把火箭长度由32米增加到35米,总起飞推力达到280吨,使其近地轨道的运载...
[期刊论文] 作者:刘登锐, 来源:国际太空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刘登锐, 来源:国际太空 年份:2000
联盟 - TM飞船是苏联 /俄罗斯为适应和平号空间站长期飞行而改进发展的第三代载人飞船。 1 986年 5月 2 1日 ,前苏联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第一艘联盟 - TM新型宇宙飞船 ,这...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