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87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农化市场十日讯 年份:2016
2016年4月6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中农绿康(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绿康)就刘杏忠研究员课题组的一项发明专利“一株淡紫拟青霉菌与应用”共同签署专利权转让...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山东农药信息 年份:2016
2016年4月6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中农绿康(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绿康)就刘杏忠研究员课题组的一项发明专利“一株淡紫拟青霉菌与应用”共同签署专利权...
[期刊论文] 作者:刘杏忠,, 来源:菌物学报 年份:2015
真菌是与动物和植物并列的一个独立的生物界。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我国近代真菌学开创者戴芳澜与邓叔群院士于1953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植病真菌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会议论文] 作者:刘杏忠, 来源:2012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12
  随着分子生物学方法的进步,近年来发现了大量的新真菌类群,如隐真菌门(Cryptomycota) (Jones et al.,2011)、古菌根菌纲(Archaeorhizomycetes)等,从而地球上有多少真菌种...
[期刊论文] 作者:刘杏忠,, 来源:中国果树 年份:1993
近年来,在山东费县山楂树上发现一种新病害——山楂茎基腐病。植株感病后,地上部叶片枯黄,新枝叶短小,后期叶片枯死。在近土表至土表以上20—30cm 处树干腐烂,当地上部表现...
[会议论文] 作者:刘杏忠, 来源:第六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第十五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全国虫生真菌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微生物组是指特定微环境中的微生物群体或这些微生物的基因组,在自然界的生物过程几乎都是通过微生物组完成的。随着测序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微生物组已经成为微生物生态学......
[会议论文] 作者:刘杏忠, 来源:中国菌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刘杏忠, 来源:2016中国·南华野生菌大会 年份:2016
我国食药用菌资源极其丰富,食用种类1000种左右、药用500种左右.尽管我国消费食药用菌的历史悠久,但是,食药用菌形成产业的历史并不长.相对西方国家野生食药用菌的利用现状,我国野生食药用菌产业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野生食药用菌资源的掠夺式采集,尤其是近年来对松露......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科技与生活 年份:2011
参加套餐计划的会员专家10位,包括: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的线虫生防专家刘杏忠及其助手刘建斌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部公益行业线虫首席专家简恒及其助手李文静,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的线虫...
[期刊论文] 作者:刘杏忠,张克勤, 来源:菌物系统 年份:1997
本文报道了我国新月孢属真菌Harposporium anguillulae,H.arcuatum,H.cassum,H.lilliptotanum,H.oxycoracum和一个新种-小旋包新月孢Harposporium microspirale sp.nov.。新种主要特征为球形瓶梗上着生1 ̄3个小梗,孢子微旋,9.6 ̄13.9×0.6 ̄0.9μm。......
[期刊论文] 作者:刘杏忠,张克勤, 来源:菌物系统 年份:1998
在贵州樊静山和吉林长白山食线虫菌物调查中,发现2种要近的菌物,经比较研究后,将长白山菌株鉴定为球捕轮虫霉新种,将樊静山菌株鉴定为胶孢轮虫霉中国新记录种。标本在中国科学院院......
[期刊论文] 作者:刘杏忠,罗科, 来源: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1
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是重要的线虫寄生真菌,对根结线虫属、球孢囊线虫属、米穿刺线虫属和假根结线虫属等多种线虫有较强的侵染力,已在美国、巴西、菲律...
[会议论文] 作者:张克勤,刘杏忠, 来源:第四届中日国际真菌学会议 年份:1998
[会议论文] 作者:何帆,刘杏忠, 来源: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1
  隔担菌属(Septobasidium)真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与盾蚧科(Diaspididae)下不同属种类的介壳虫有一种推测的利他共生关系,危害树干,枝条或叶片,引发膏药病.介壳虫是半...
[会议论文] 作者:刘杏忠, 车永胜, 来源: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正>真菌具有丰富的物种、生态和遗传多样性,其次生代谢产物具有结构类型繁多、活性广泛、易工业化生产等特点,是药物先导化合物的理想来源。当前真菌活性物质研究面临的挑战是难以从普通真菌资源中发现更具开发潜力的新结构类型活性物质,而特殊......
[期刊论文] 作者:刘杏忠,沈崇尧, 来源:莱阳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孙漫红,刘杏忠,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2004
实验室条件下 ,研究了大豆胞囊线虫幼虫对大豆根和根浸出液的趋化性以及淡紫拟青霉代谢产物对其趋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 (J2 )对大豆根存在着一定的趋...
[期刊论文] 作者:于寒颖,刘杏忠,, 来源:林产化学与工业 年份:2009
纤维素是一种具有重要发展潜力的生物型能源。研究纤维素酶及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阐明基因表达和降解机制是利用这一巨大资源的基础之一。本文综述了纤维素酶及其基因结构和功......
[期刊论文] 作者:孙漫红,刘杏忠, 来源:菌物系统 年份:1997
通过我国东北及黄淮海地区主要大豆种植区11种土壤对4株定殖于大豆胞囊线虫真菌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M-14,厚垣孢子轮枝菌(Verticilliumchlamydosporium)JN-11,SH-26和BQL-1孢子的抑制作用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表明土壤元菌作用普遍存在,但依土壤......
[期刊论文] 作者:刘杏忠,刘润进,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1993
一、关于“真菌”一词的来源在《辞海》(吴潭炎等,1988,商务印书馆)一书中查不到“真菌”一词。仅有“菌”和“蕈”。“菌”释之为“孢子植物之属,古亦称蕈,营寄生生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