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9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帼超,,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17
《花间集》中,出现南方地名的词作达九十余首,涉及南方地名一百三十余个。词作者通过对地名艳情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使用、有意识地将地名的艳情色彩转嫁于无情之物,以及把开发...
[期刊论文] 作者:刘帼超,,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19
苏轼和黄庭坚是北宋诗歌的重要代表,在他们手中,宋调实现了最终定型。一直以来,关于苏黄高下的争论是宋代诗歌评论中的热点话题,这种话语出现于两宋之际,并达到第一个小高峰...
[期刊论文] 作者:刘帼超,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19
宋代南渡后,'退居'普遍存在于士大夫生平履历中,自行择地、营建住宅成为不少退居士大夫的居住选择。南渡士大夫营居地址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并有从流寓向定居过...
[期刊论文] 作者:刘帼超,,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18
苏门四学士之间有着密切的友谊和频繁的文学往来,这使得研究者习惯于展开整体性的研究.但在江西诗派勃兴的两宋之际,四学士评价出现分离的趋势,黄庭坚被推崇,其他三人的诗作...
[期刊论文] 作者:刘帼超,, 来源: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年份:2014
作为文学批评中的重要范畴,“丽”在新时期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前人或以“时间”为轴,对“丽”范畴在不同时代的内涵演变进行考察;或以“个人”为线索,研究“丽”范畴运用...
[期刊论文] 作者:刘帼超,, 来源: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年份:2016
《沧浪诗话·诗体》部分专门谈诗歌体式,其他部分中也多有相关表述.可见“体”同样是严羽诗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本文首先对《诗体》部分的论述顺序与划分原则进行探讨,明确严羽...
[期刊论文] 作者:刘帼超, 来源: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年份:2021
两宋之际的文道关系探讨呈现出冲突与调和并存的过渡状态.一方面,理学家继承、发展了二程的观点,坚持道统的纯粹性,排除了其中“文”的因素,以体道作为学者的最高追求.另一方面,他们又试图通过提倡宗经和“余事为文”等理论调和文道之间的对立性冲突,达到相对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帼超,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21
2021年4月16—18日,由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遗产》编辑部和上海师范大学唐诗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东亚唐诗学国际学术论坛"在上海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日......
[期刊论文] 作者:刘帼超,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摘 要: 江户中后期,日本的性灵说主张自出机杼和师法多元,扭转了古文辞派一统诗坛的局面,对于诗歌的题材范围和语言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其流布的广泛,弊端也日渐暴露,论家通过诗话、序跋等批评资料,对这一理论展开批评与反思。他们将性灵说的弊端概括为鄙俚、奇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