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86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丝绸之路 年份:2015
刘学堂,男,1961年9月27日生。1981~1985年,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1985年大学毕业分配至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主持交河故城和伊犁河吉林台水库大...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堂,宋晓轩, 来源:棉花学报 年份:1995
棉花黄萎病诱导抗性研究初报PreliminaryStudyontheInducedResistanceofCottonVerticilliumWilt刘学堂,宋晓轩,郭金城,孙君灵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阳...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堂,宋小轩, 来源:生物防治通报 年份:1994
几种生物制剂拌种防治棉花病害效果试验刘学堂,宋小轩,李玉奎,李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112)EFFICACYOFSEVERALBIOCONTROLAGENTSUSEDASSEEDDRESSERFORCONTROLLINGCOTT...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堂,李玉奎,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1994
黄腐酸盐拌种防治棉花黄萎病试验刘学堂,李玉奎,李为(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阳455112)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的主要病害之一,危害重、时间长。兼之由土壤传播,难以防抬,一般造成产量损失20%左右(石...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堂,李玉奎, 来源:江西棉花 年份:1994
甲基立枯灵防治苗病效果试验刘学堂,李玉奎,李为(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植保室河南安阳:455112)目前,苗病已成为制约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现有的杀菌剂使用时间长,苗病对之已产生了不...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堂,宋小轩,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1994
1993年豫北棉区棉花黄萎病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刘学堂,宋小轩(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阳455112)棉花黄萎病是危害我国棉花的主要病害。由于缺乏抗病棉花品种及有效的化学及生物防治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堂,李玉奎,李为,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1994
黄腐酸盐拌种防治棉花黄萎病试验刘学堂,李玉奎,李为(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阳455112)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的主要病害之一,危害重、时间长。兼之由土壤传播,难以防抬,一般造成产量损失20%左右(石...
[期刊论文] 作者:吕恩国,刘学堂,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1995
大地湾地画再考吕恩国,刘学堂1982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该省的秦安五营乡大地湾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一幅绘于房址原地面的画──学术界一般称之为大地湾地画。这一房址编号为F4ll,年代可...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堂,李玉奎,李为, 来源:江西棉花 年份:1994
甲基立枯灵防治苗病效果试验刘学堂,李玉奎,李为(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植保室河南安阳:455112)目前,苗病已成为制约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现有的杀菌剂使用时间长,苗病对之已产生了不...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堂,宋小轩,李玉奎,李为, 来源:生物防治通报 年份:1994
几种生物制剂拌种防治棉花病害效果试验刘学堂,宋小轩,李玉奎,李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112)EFFICACYOFSEVERALBIOCONTROLAGENTSUSEDASSEEDDRESSERFORCONTROLLINGCOTT...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堂,宋晓轩,郭金城,孙君灵, 来源:棉花学报 年份:1995
棉花黄萎病诱导抗性研究初报PreliminaryStudyontheInducedResistanceofCottonVerticilliumWilt刘学堂,宋晓轩,郭金城,孙君灵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阳...
[期刊论文] 作者:朱文达,柯美琦, 刘学堂, 来源:中国棉花 年份:1994
高效氧乐菊酯防治棉虫药效试验朱文达,柯美琦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430064刘学堂中国农科院棉花所为了开发防治棉虫的农药新品种,1989~1992年用高效氧乐菊酯进行了防治棉红铃虫、棉铃虫和棉蚜的药...
[期刊论文] 作者:孙君灵,宋晓轩,刘学堂, 来源:江西棉花 年份:1996
棉花苗期病害防治前景孙君灵,宋晓轩,刘学堂(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112)我国棉花苗期病害危害范围广,尤以长江和黄河流域两大棉区更为严重,在棉苗病害发生严重的年份,可造成...
[期刊论文] 作者:孙君灵,刘学堂,宋晓轩,程高祥,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1998
几种新型杀菌剂防治棉花苗期病害试验孙君灵刘学堂宋晓轩(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阳455112)程高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苗期病害是影响苗全、苗壮和苗早发的重要障碍,在发生严重的年...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堂,,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2015
夏文明出现的时间和地点,是中华文明探源的核心焦点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尚存许多难点。史前时期"青铜之路"的开辟,青铜冶制、小麦种植等技术因素输入中原,推进了中原地区社...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堂,, 来源:煤炭技术 年份:2013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枯竭,各大煤矿企业业需要从复杂赋予条件的煤层中勘探可开采煤矿,聚煤规律和找煤方法成为了当今煤矿研究的重点课题。文章以云南镇雄煤矿为例,研究了镇雄...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堂,,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领域,关注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学者很少。近年来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至少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东西方人群就有了来往。西方的勒瓦娄哇技术东传和...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堂,, 来源:丝绸之路 年份:2015
齐家人群西向的扩张马家窑文化谱系的马厂文化,在其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中,西北甘青地区的黄土塬上和河西走廊一带,崛起了两支文化源流各异、内涵区别井然的考古文化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堂,, 来源:华夏考古 年份:2008
新疆地区史前时期的墓葬中发现的人形雕像,大小不同,小的数十厘米,大的如真人,最大的高达3米,或直立或呈行走状,保存完好的人形雕像,身上还穿着衣服,佩带用具。这些人形雕像...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堂,, 来源:收藏与投资 年份:2012
中原地区虽然从新石器时代就零星地发现青铜器残片,但青铜文化真正兴起则到了公元前2千纪的前半叶,中国北方早期青铜文化发生的时代晚于中原地区。相比之下,新疆地区则在公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