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7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马瑾,刘培洵,刘远征,,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13
龙门山断裂带在先后5年中发生了2008年汶川MS8强震和2013芦山肼。7强震。研究龙门山断裂的地震活动特点,分析地震发展形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中从龙门山断裂带40多年的地...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强,刘力强,刘培洵,, 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0
为了能观测到岩石变形产生的微弱的电磁信号,需要建立一套相应的实验观测系统。典型岩石实验表明,在考虑到变形电磁实验的种种特殊要求,认真选择观测设备,并进行了严格误差校正之......
[会议论文] 作者:郭彦双, 马瑾, 刘培洵,, 来源: 年份:2016
地壳变形源于板块的挤压,而板块边界的应变速率很低,可以认为地震过程近似是等应变速率慢加载条件下的快速失稳。因此,地震失稳是一种自失稳过程,在失稳前后不太长的时间...
[期刊论文] 作者:扈小燕, 刘培洵, 刘力强,, 来源:计算机与现代化 年份:2012
在日常工作中,人们普遍使用微软Word编辑器制作文本文档,而PDF格式文档以其平台独立性和安全性等特点备受文档管理和发布者青睐。本文介绍Word文档到PDF文档转换的手工操作方...
[期刊论文] 作者:陶玮,洪汉净,刘培洵,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00
在一定时期内 ,中国大陆及邻区强震活动发生在相对集中的地区 ,本文简称为主体地区 ;不同时期的主体地区在空间上有较大距离的转移与变换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对主体地区的形成机制进行探讨 ,认为岩石圈韧性层的变形控制了强震活动主体地区的主要位置和形态......
[会议论文] 作者:郭彦双,马瑾,刘培洵, 来源: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洪汉净陶玮刘培洵, 来源: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会议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陶玮,洪汉净,刘培洵, 来源: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年份:2000
Great earthquakes of Chinese mainland and its vicinity usually cluster in certain regions during certain periods. We call it major regions of great earthquakes,...
[期刊论文] 作者:陶玮,洪汉净,刘培洵, 来源: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年份:2000
Great earthquakes of Chinese mainland and its vicinity usually cluster in certain regions during certain periods. We call it major regions of great earthquakes, or major regions briefly in this paper....
[期刊论文] 作者:郭玲莉,刘力强,刘培洵,,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14
为了研究实验变形失稳过程中的应变场快速调整阶段和岩石结构破坏过程中的复杂变形场,将高速、高分辨率、多通道的应变观测技术引入构造物理实验,搭建了用以观测瞬态变形场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智河,陈顺云,刘培洵,,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18
近年来的实验和野外观测证实可通过基岩温度测量来获得地壳应力状态变化,称为"热测应力"。高精度的温度观测系统是"热测应力"的关键技术。经过多年研制,前后经历了多期修改,目前已较完善。核心技术指标包括:1)温度测量系统的精度优于1.0m K;在99.5%的置信水平上......
[期刊论文] 作者:齐文博,刘培洵,郭彦双,, 来源:电子设计工程 年份:2017
针对软件自动测定岩石样品的超声波速需要精确测算超声波到时时刻的要求,设计了具有预触发采集功能的超声波检测系统。该系统的预触发采集功能可使软件依据预触发采集数据的噪......
[期刊论文] 作者:扈小燕,刘培洵,刘力强,马胜利,,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05
在岩石变形声发射研究中,为了更好地探究声发射的物理特征,需要不断发展声发射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技术.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声发射观测系统的记录能力在成倍提升,实验中...
[期刊论文] 作者:张诗笛,刘力强,刘培洵,陈国强,,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14
一次地震包含很多信息,其频率范围很宽.迄今为止,地震记录观测的主要频率范围在100Hz以下,超高频地震信息少为研究者所关注.然而,高频微震活动却是反映断层微动态过程的重要...
[期刊论文] 作者:陶玮,洪汉净,刘培洵,于泳,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04
中国大陆内地震属于板内地震,有不同于板块边界地震的物理机制.中国大陆周围受到印度、太平洋和菲律宾海三大板块的联合作用,岩石圈结构复杂,具有横向和纵向不均匀性,这些因...
[期刊论文] 作者:马瑾,刘力强,刘培洵,马胜利,,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7
在实验室使用红外热像仪和接触式测温仪同步观测记录了压性和张性雁列断层失稳错动前后的热场变化过程.从实验记录中发现,在断层失稳引起温度场和热红外辐射亮温温度场上升之前......
[期刊论文] 作者:陈顺云,刘培洵,陈立春,刘琼颖,,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20
通过基岩温度观测可以获取地壳应力动态变化信息(称热测应力),但缺乏与其他观测手段的对比验证.本研究基于康定Ms6.3级地震同震温度响应,结合测震学结果,对同震应力变化的量级和空间分布特征等开展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热测应力与测震学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应......
[期刊论文] 作者:刘培洵,刘力强,陈顺云,扈小燕,,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07
简要介绍了地震动力学实验室新一代声发射定位软件的主要功能、定位算法的实现方案以及定位效果的评测结果。新软件配有多种通用数据库接口,具有与设备无关的处理能力。它除...
[期刊论文] 作者:刘培洵,刘力强,黄元敏,汲云涛,, 来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年份:2009
针对岩石力学实验声发射三维定位常规算法精度较低的问题,分析各种改进的定位算法。通过使用波速均匀的样品进行人工触发声发射实验发现,随机误差是岩石实验中声发射定位不准的......
[期刊论文] 作者:任雅琼,刘培洵,马瑾,陈顺云,,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3
寻找地震前兆是国内外地震预报的难点.在实验室开展岩石变形实验,观测相关物理量的演化特征和规律,是前兆探索中重要的基础工作.本文对压性雁列断层进行变形实验,根据应力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