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03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培桂,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4
历代对孟母的尊崇与封谥刘培桂孟母,作为母亲的典范,在中国历史上曾受到普遍的尊崇。黎民百姓传诵着她的故事,文人学士为其立传作赞,达官显贵、孟氏后裔为其树碑修词,封建皇帝对其...
[期刊论文] 作者:金萍, 来源:读书文摘:中 年份:2020
本文聚焦于当代邹城子思圣迹的传承与保护问题,透过刘培桂先生最新的地方遗产文献《子思书院断机堂历代诗文集》一书,探讨了《中庸》经书与地方子思圣迹的文化传承关系。子思...
[期刊论文] 作者:杨海文,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杨海文,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孟子学研究的"历史-思想史进路"探讨的主题是包括孟子升圣、 升经、三孟升级在内的"孟子升格运动", 其中, "三孟升级"尤为一书所关注.该书勾勒了孟子...
[期刊论文] 作者:刘培桂,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0
由于战国史料缺乏,《史记》的有关记载多有舛误,《孟子》又不记岁月,故孟子周游列国年代长期争论不休。《竹书纪年》于晋代出土,为订正战国史提供了依据,惜亡佚于宋。本文依据《孟......
[期刊论文] 作者:刘培桂,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2
【正】 孟子生前,“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但是,由于他言必称唐虞三代之德,著必述仲尼之意,忠实地继承、坚持、发展了孔...
[期刊论文] 作者:刘培桂,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4
孟子殁后一千三百多年,直至北宋始有祭扫。那么,祭把孟子的首倡者是谁呢?他既不是封建皇帝,也不是孟氏后裔,而是孔子四十五代孙——孔道辅。孔道辅,字原鲁,初名延鲁。出生于宋雍熙二......
[期刊论文] 作者:刘培桂,, 来源:齐鲁文化研究 年份:2007
明末,山东南部发生了以徐鸿儒为首的白莲教农民起义。孟子故里邹县是其较早占领并最后陷落的据点。山东巡抚赵彦率重兵镇压,双方死伤数万人。官兵与起义军交战中,亚圣六十代...
[期刊论文] 作者:刘培桂,,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9
《文史知识》1988年第11期刊登了朱维铮先生的《孟子是何时被尊为“亚圣”的?》一文,以丰富的历史与文学知识,博引旁证,较详尽地解答了读者提出的问题。拜读之后,获益匪浅。...
[期刊论文] 作者:刘培桂,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刘培桂,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2
孟子林庙等处的石刻 ,产生于北宋 ,发展于金、元 ,兴盛于明、清 ,总计 40 0余块。其内容主要有庙记、墓记、祭文、题咏、诏敕、牒等。它不仅记载了孟子林庙、孟府、孟母三...
[期刊论文] 作者:张延龄,刘培桂,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8
1998年4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刘鄂培教授《孟子大传》一书。拜读之后,觉得这部书在同类著作中,明显地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它的系统性。全书在《导论》之后,共分三篇。从内容上看,第一......
[期刊论文] 作者:刘培桂,郑建芳,王彦,, 来源:文物 年份:1994
鲁南苏北的汉代画像石素以画面宏阔,内容丰富,构图细腻缜密著称。本期刊发的邹城市出土的汉画像石特点尤为鲜明,其中一块所刻24名人物均有榜题,其他如“泗水捞鼎图”、“战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