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79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琼,, 来源:教育与职业 年份:2010
刘后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兼历史系主任、教授、博导。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曾访学于美国哈佛燕京学社、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历史系等。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后滨,,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制敕文书起草和颁行即"造令"与"行令"在职责主体和程序上的分离,是北宋政治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元丰改制以前,三省在制敕文书签署和下颁过程中对文书体式和流转程式的规范...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后滨,,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13
武周久视元年(700年)九月,七十一岁的狄仁杰带着武则天对他深深的信任和眷顾,病卒于三阳宫宅第。武则天闻之震悼,不禁失声痛哭,连说:"朝堂空了,朝堂空了!"并亲自为他举哀...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后滨,,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中国古代帝制国家的政务运行是建立在发达的公文书制度基础上的。各类文书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和形态 ,其间的变化体现了制度的成长性变革。汉唐之间向皇帝申报政务的公...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后滨,, 来源:秘书工作 年份:2014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辅佐君王,实现天下大治与君臣间互相成就的,除了传说中殷商时期的伊尹、傅说之外,当数唐朝初年的房玄龄。房玄龄与"贞观之治"相辅相成:唐朝开国背景与...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后滨,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2002
从公文书形态和运作机制的变迁入手 ,是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成长性变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本文首先考证《独断》有关公文书的记载 ,旨在纠正一些流行的误读。将奏事文书与对...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后滨,,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04
一、张说出将入相的得意人生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或字说之,祖籍为洛阳人,唐玄宗朝著名的宰相与文学家。其父张骘,明法科擢第,历县尉、主簿、县丞,调露元年(679年)...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后滨,,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13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易经》)。唐太宗与尉迟算是历史个案。他们的关系是建立在生死之交上的,各有立场,而又彼此爱护,难为常态。在有关隋唐英雄...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后滨,,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13
综观武周一朝政治风云,狄仁杰是武则天最信任的大臣。可是,在武则天称帝之初,狄仁杰差一点死在了武则天重用的酷吏来俊臣的手里。武则天时期有太多的大臣都死于酷吏之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后滨,,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14
先天二年(713年)七月三日,已经即位将近一年的唐玄宗李隆基发动政变,消灭太平公主党羽,太平公主逃往终南山的寺庙。七月四日,已经做了太上皇的唐睿宗徙居百福殿,彻底放弃...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后滨,, 来源:决策探索(下半月) 年份:2011
"为官择人"乃自古难题,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的各种竞争机制,有一利则生一弊,充分认识其中的利弊得失,将对当今的官员选任起到切实的借鉴作用进入帝制时代以后,中国古代选...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后滨,,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后滨,,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12
从政务运行机制的角度切入,研究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国家形态及其演变趋势,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重要进展。随着出土政务文书的整理刊布,这个研究取向在秦汉史和唐宋史...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后滨,,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13
新罗入唐留学生的主体是"宿卫学生",他们在唐朝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参加宿卫学习朝章典仪,在宿卫之余,配入国子监习业,他们的经史知识和文章水平都还是相对有限的。随着穆宗长庆...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后滨,, 来源:社会观察 年份:2007
最近两年时间里,稍微关注大众文化动向的人们,都明显感觉到了“学者说史”风气的形成,纷纷扬扬,声势浩大。且先不论哪些人在听在看在阅读,讲的人可都是“专家学者”。南宋诗...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后滨,, 来源:先锋队 年份:2013
通观《资治通鉴》可以发现,司马光对选官用人问题给予了突出关注,并以"臣光曰"形式的议论,对中国古代的选官用人原则进行了高度的总结。这些原则是他站在治国理政高度上...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后滨,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2005
唐代至贞元、元和时期,在中央政务的实际运作中,已经确立了使职行政体制,而不再是以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和九寺五监为依托的部司寺监体制。晚唐五代至北宋时期,是使职行政体制...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后滨,,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14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奉宋英宗和宋神宗之命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司马光本人担任主编,在刘攽、刘恕和范祖禹的协助下,历时19年而编撰完成。全书分为294卷,记事上起周...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后滨,,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2011
[主持人语]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古代史研究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取向。这里着重指出两点:一是越来越关注日常秩序中的政治运作与社会变迁。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超越以往官制史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后滨, 来源: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年份:1997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