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73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余力,褚卫红, 来源:文物 年份:2004
洛阳宜阳县城角村发现战国有铭铜戈@刘余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联合重点实验室@褚卫红$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馆员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Luoya...
[期刊论文] 作者:刘余力,, 来源:江汉考古 年份:2014
本文研究西周时期成周的变迁,通过考察当地所发现的墓葬、铸铜遗址、青铜器等遗迹遗物,分析成周的官僚机构设置、周王在成周的活动及居留情况。认为西周时期成周的地位并非一...
[期刊论文] 作者:刘余力,, 来源:文物 年份:2014
2012年,洛阳文物收藏学会在征集社会流散文物时,发现一件传世的战国时期有铭铜鼎。据其铭文内容,可称为"仓端王义鼎"。此鼎为洛阳出土,未见著录。现对铭文的释读及相关问...
[期刊论文] 作者:刘余力,,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2014
成周是西周时期的东都。本文结合考古材料、金文资料及古文献记载,对西周成周营建的具体过程进行论述。西周时期,武王、成王分别营建成周,首先需要考察地形并选址。武王曾在...
[期刊论文] 作者:刘余力,, 来源:华夏考古 年份:2010
2007年,洛阳新发现一批大型平肩弧足空首布,均形体巨大,制作精美。我们对这批空首布进行介绍,并重点对"排"字布进行了论证;还对这类空首布的发现情况、铸行区域、铸行年代等...
[期刊论文] 作者:刘余力,,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卫伉为卫青的长子,曾被封为宣春侯及长平侯。他任宣春侯的时间为8年,世袭长平侯的爵位近20年。他一生政绩平淡,不见有大作为。...
[期刊论文] 作者:刘余力,,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以往学者们多关注这些符号的性质。从考古资料来看,新石器时代刻画符号的书写方式分早、中、晚三期。新石器时代的书写工具有尖状......
[期刊论文] 作者:刘余力,, 来源: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13
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是商代早期的两座帝都,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政治制度完备,都城规划合理,建筑技术高超,手工业种类繁多,青铜铸造技术高超,商业活动频繁,这些都是商早期帝都...
[期刊论文] 作者:刘余力,, 来源: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9
成周是西周时期的东都,王城是东周时期的都城,二者均在洛阳.对两座都城的选址问题进行研究,西周成周和东周王城在选址时,都有具体的规划理念,即依据《管子·乘马》篇中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余力,,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史知识在古代汉语学习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史知识本身就是古代汉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史知识有助于古代汉语的学习,文史知识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史知识还能使古代......
[期刊论文] 作者:刘余力,, 来源: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成周是西周时期的东都,其在西周时期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以考古材料为主,辅以金文资料和古文献记载,通过对比成周所发现的墓葬、铸铜遗址、青铜器,进一步对西周成...
[期刊论文] 作者:刘余力,,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武王在位时初步营建过成周城,具体位置在今汉魏故城一带;成王之世重新营建成周城,在今湟河两岸。金文资料表明:成周城是西周时期的另一都城,西周时期在成周设有宗庙,成周城是西周时......
[期刊论文] 作者:刘余力,,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9
“古代汉语”课程是我国高校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是唤醒历史记忆的钥匙,是传承优秀文化的利器。针对金课“两性一度”的特点,建设“古代汉语”金课,要充...
[期刊论文] 作者:刘余力, 来源: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成周是西周时期的东都,但其经济地位在学界还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以考古资料为主,结合金文及古文献材料,论述成周的经济中心地位。西周时期,成周因位于“天下之中”,占据东...
[会议论文] 作者:刘余力,,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2011
首垣鼎为战国时期魏国铜器,鼎铭5字“首垣,(?)四分”。首垣,即长垣,在今河南省长垣县东北,为战国时期魏国地名。鼎铭四分(?),实测容积为2650毫升,比自铭容量大出850毫升。该...
[期刊论文] 作者:刘余力, 来源:文物 年份:2021
洛阳理工学院教育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战国时期铭文铜鼎.根据铜鼎铭文内容,可称之为“莆子鼎”.此鼎传为山西临汾出土,铭文未见著录.现对铜鼎铭文略作考述,以求教于大家.rn铜鼎保存完好,子口,口部微敛,沿内折,扁圆形深腹,腹上部附略向外撇的长方形双耳,腹下部内收,......
[期刊论文] 作者:刘余力, 来源:洛阳考古 年份:2021
对西周成周的考古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60多年的考古发掘,特别是对洛阳北窑西周墓地的发掘,为西周成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近几十年来对西周成周的研究,可以归纳为八个方面。在对成周所发现的墓葬、陶器、青铜器等遗迹遗物研究的基础上,学者们对武王是否......
[期刊论文] 作者:刘余力,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2021
战国安邑大官鼎和西汉敏氏钫均为洛阳出土,现藏于洛阳理工学院教育博物馆。安邑大官鼎口沿外侧刻有铭文"白昜安邑大官"6字。敏氏钫刻有铭文3处,颈部横向刻一"昜"字,圈足...
[期刊论文] 作者:刘余力, 来源:文物 年份:2012
2010年,洛阳文物收藏学会在征集社会流散文物时,发现一件传世的战国时期铭文铜戈,可称为“王二年相邦义戈”。此戈传为洛阳出土,未见著录,现简要考释如下。铜戈为长胡三穿,援身细长,脊部略隆,凹刃锋利,阑部突起。内上一穿,上下及尾部皆有刃。胡上三穿及内上单穿皆作不规则......
[期刊论文] 作者:刘余力, 来源:文物 年份:2008
2006年,洛阳大学文物馆征集到西汉有铭铜鼎1件(图一、二),为研究西汉时期的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该鼎传为洛阳出土,具体情况不详。兹作简要考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