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07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叶桂郴,,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2005
刘世儒的研究有开创之功,同时也为后来者的研究矗立了一道很难超越的高峰。刘世儒和后来的承继者,在断代量...
[期刊论文] 作者:林达京,, 来源:中国出版史研究 年份:2015
J.P.Park:从消隐到浮现:近代中国早期文人的彷徨、文人群唱和题记文集关键词:明代后期画谱文选文本书评社会网络精英身份周履靖刘世儒摘要:刘世儒(生活于十六世纪)的《雪...
[期刊论文] 作者:黎锦熙, 来源:语言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4
(二)六部书的详细评介——黎锦熙三部,与刘世儒合编二部,刘世儒一部。(三)《实践论语法图解》...
[期刊论文] 作者:金桂桃,,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07
在有关动量词"次"起源的诸种观点中,最受学者推崇的是"位次"说。本文认为"位次"说有待进一步商榷,理由主要如下:第一,"位次"说与词义发展的规律不太相符;第二,"位次"说与汉语...
[学位论文] 作者:洪琳,,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2012
“个”的个化现象问题的研究,始于黎锦熙、刘世儒两位先哲。他们最早提出个化(“个”的“泛化”或“泛指”)概念,用来指现代汉语个体量词“个”的越界使用、取代其他量词的现...
[期刊论文] 作者:兰碧仙,,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2011
如黎锦熙、刘世儒先生(1957)认为动词、形容词充当"有"后宾语时,就转化成名词。丁声树(1961)指出"有"后面一般不能跟动词。赵元任...
[期刊论文] 作者:安广驰, 来源:山东林业科技 年份:1990
勒氏长吉丁Corebus rusticanus lewis,由山东省林校刘世儒副教授鉴定。笔者于1988年在山东枣庄市山亭区(北庄、徐庄、辛召、水泉)首次发现。经调查,泰安和滕州两市也有分布...
[期刊论文] 作者:郑崇仁, 来源:下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国内出版的汉语语法著作中,最早论述语段的首推黎绵熙、刘世儒...
[期刊论文] 作者:李少华, 来源:荆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5
黎锦熙、刘世儒先生曾撰文指出:“代词的问题,是个比较复杂而不易解决的问题。虽然大家在过去已经作过不少讨论,但直到今天仍然还没有得出一个能够比较让人满意的结论。”①对缺...
[期刊论文] 作者:岘北,, 来源:民主 年份:1998
许嘉璐先生曾师从多位知名学者,每当提起陆宗达、王力、洪诚、刘世儒和健在的萧璋、谢承仁等前辈老师的时候,他溢于言表的感激之情,令旁听者也不由得不对那些素未谋面的前辈...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文澤,, 来源:汉语史研究集刊 年份:2004
所谓借用动量词,刘世儒在《...
[期刊论文] 作者:吴哲夫,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1960
读了黎锦熙、刘世儒两位先生写的《语法再研讨——词类区分和名词问题》(见《中国语文》1960年1月号)一文,有两点感觉:第一,作者响应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小组的号召,认真...
[期刊论文] 作者:张先亮,,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1987
【正】 “句群”这一名称的历史很短,从黎锦熙、刘世儒先生首先论述这一理论至今不过20余年。而真正引起人们重视的则是80年代的事,1981年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明确提出...
[期刊论文] 作者:许嘉璐,,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引子余自幼冲即喜语文之学,盖高中刘世儒师影响与鼓励使然。入北京师范大学,何其幸也,混沌未开,得陆宗达(颖明)、萧璋(仲珪)两先生润溉,耳提面命三十馀载;俞敏(叔迟)先生亦吾...
[期刊论文] 作者:乔俊杰, 来源:黄淮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在我国,黎锦熙、刘世儒两位先生早在60年代就提出了句群研究的问题,直至80年代才兴起“句群热”。在之后的十来年中,句群研究的文章著作不仅数量多,论及的问题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期刊论文] 作者:王仁道,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1961
例如黎锦熙先生,在他的《新着国语文法》和《比较文法》中,采用“文法”这个名称,在他同刘世儒...
[期刊论文] 作者:柴春华,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正】 五十年代末,黎锦熙、刘世儒二位先生把句群、段落首次详细地写进了汉语语法教材里。最近,这个问题又一次引起了语法学界的重视,这说明语法的研究向实践的方向跨进了一...
[期刊论文] 作者:黎洁琼,,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对中古量词最早的系统研究是刘世儒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系统论著。近三十年来,研究的方向和角度更加多样化。其中有对专著的研...
[期刊论文] 作者:傅元琼,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21
《梅谱》与本集中的记载有异文,将二者中的徐渭自注对照参阅,辅以刘世儒做辽府典宝的经历、辽府的历史及唐汝辑《刘雪湖梅谱序》对刘世儒行迹的交代,可知徐渭四十九岁年末仍未习画....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世儒,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年份:1963
【正】早年外国人讲汉语语法的曾有一说:汉语被动式“但用于凶事”,但用于“一种不吉之事”。后来这种说法在我国语法学界也有人采用过,如王力先生就是代表。王力先生说:“现代中......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