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6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鄱阳三洪集》一百卷,由苏州科技学院人义学院凌郁之教授辑校,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
[期刊论文] 作者:张君年,,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凌郁之《寒山寺古史新榷》断言:唐代尚无具体实在之寒山寺;寒山子、张继等所谓“寒山寺”为虎丘寺,“或更近乎历史真相”。此论值得商榷。根据切实的证据,厘晰其间的逻辑,我们认为...
[期刊论文] 作者:凌郁之,,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2
明清文人的楹联集句,与他们所居处的园林环境息息相关。园林生活是文人风雅的重要部分,园林题联又是显示其风雅的重要表达方式。这一点,我们在江南园林中不难体察到。苏州园...
[学位论文] 作者:凌郁之,, 来源: 年份:2005
本论文以宋代文言小说为主要考察对象,在一个全面而真实的背景上把宋代文言小说作为文化现象加以思考解读,在社会文化、文学生态和小说文本三个层层递进而环环相扣的层面上加...
[期刊论文] 作者:凌郁之,,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古代文学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作为一种学风,它是以崇实求真为特色的学风,对蹈虚浮薄的风气具有纠偏扶正的意义;作为一种治学精神,它具有实证精......
[期刊论文] 作者:凌郁之,,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北宋张君房辑纂的《丽情集》在宋代小说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丽情集》突破了历来小说偏重“志怪”、“传奇”的层面,而专取“丽情”一类,且多涉诗歌,故颇具文心与诗情,因此有别于......
[期刊论文] 作者:凌郁之,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04
前人笺注有多种,本文于前人所注之外续有所获:或有可助理解文义之材料,亦并录以备考....
[期刊论文] 作者:凌郁之,,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11
近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蒙曼讲说武则天(《蒙曼说唐.武则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其中石淙诗会一节,引起了一些文史爱好者的讨论。笔者在检阅《全唐诗》所录...
[期刊论文] 作者:凌郁之,,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清代苏州著名文人顾嗣立,广交四方名士,文酒风流,扬风扢雅,实为康熙间苏城文坛之主盟.在顾嗣立周围聚集了一批重要文人,相与切磋唱酬,其诗学观以及的编纂都与这一文...
[期刊论文] 作者:凌郁之,,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近年来关于“话本是说话人的底本”的争论颇多,人们几乎都相信这个定义出自鲁迅,其实,一方面鲁迅原话并非如此,另一方面我们可能又将这句话曲解了。因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概念使用......
[期刊论文] 作者:凌郁之,,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洪迈所编《万首唐人绝句》,宋刻本不传,今天一般所见只是明嘉靖覆刻本或万历重编本。故有必要探讨洪迈原编本的面貌及其版本源流。前人对此书的批评往往失之偏颇,并影响了后人对......
[期刊论文] 作者:凌郁之,, 来源:文献 年份:2000
洪迈(1123—1202),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绍兴十五年(1145)中博学宏词科,乾道、淳熙间,累迁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修国...
[期刊论文] 作者:凌郁之,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在宋、元及明中叶以前《二十四诗品》源流难讨,真相莫明,既然如此,我们就不仅有理由怀疑和考证此书是否司空图所作,而且也有理由怀疑和考证此书是否一定就是诗学著作。《二十...
[期刊论文] 作者:凌郁之,, 来源: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枫桥夜泊》有数十种英译本,但似都未能完美传达原诗的意境和意味。对这个案例的阐释,可为钱钟书的“抗译说”提供一个注脚。问题的根本在于,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感受和理...
[期刊论文] 作者:凌郁之,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窦娥冤》中窦娥在临刑前所发的三桩誓愿与《说苑》所载的"东海孝妇"故事及《搜神记》所引《长老传》"孝妇周青"故事有渊源关系,而这种起誓的行为实际起源于祝、诅、神判一...
[期刊论文] 作者:凌郁之,,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凌郁之,,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雅俗既是道德裁量的价值标准,又是文学批评的审美范畴。雅与俗分别对应着中心与边缘、古与今、上层与下层、精英与大众,既二水分流,又兼摄交融。随着中古文...
[期刊论文] 作者:凌郁之,,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曾经盛行一时的唐传奇在宋代的迅速衰落,不尽符合小说史自身的发展规律。一方面,晚唐五代以后,唐传奇体已速步失去其存在的社会文化土壤;另一方面,从文学发展内部来看,唐传奇体在宋......
[期刊论文] 作者:凌郁之,,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0
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常读常新,且流播海外,日本“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者”(俞樾《新修寒山寺记》)。其秘密究竟何在细味之,觉得这首诗的好处乃在其意境的和谐上;这种...
[期刊论文] 作者:凌郁之,, 来源: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洪迈《容斋随笔》是笔记体的学术著作,是宋代学术笔记的典型代表。《容斋随笔》于版本之异同,旧籍之真伪,多所考订,辨章发覆,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观点,如申明子夏传经之功;辨订《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