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10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丹, 凌定厚,, 来源:植物学通报 年份:2000
对于含有大量多糖如酚、酯、萜等其它二次代谢产物的松科和杉科等针叶植物,要从其组织中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一般都比较困难。本文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针叶为材料,分别采取了简易提取法、......
[期刊论文] 作者:李萍,凌定厚, 来源: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 年份:1995
在阐述网络的定义和相关产的基础上,介绍了国际植物遗传资源事会的区域和作物网络系统及其运行过程,并展望了该组织将来网络的特征。...
[期刊论文] 作者:张鹏, 凌定厚,, 来源:植物学报 年份:1995
AgNO3与ABA 相配合,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从3个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Bail.)品种(“49-19”、“60D”和“70D”)获得了高频率的植株再生。结果表明:在试验的3种外植体中,子叶-子叶柄再生能力最强。实生苗龄及接种方式影响植株再生频......
[期刊论文] 作者:凌定厚,Zhang,SP, 来源:遗传学报 年份:1998
以psl-barnase(brn)为目的基因,pHcintG(PG)为选择/标记基因进行共转化,以PDS-1000-氦气基因枪介导,将brn及PG基因转化到水稻台北309及秋光的核DNA中,得到了转psl-barnase基因的工程雄性不育植株。以悬浮细胞作为基因枪轰击的靶材料,转化植株再......
[期刊论文] 作者:张鹏,凌定厚, 来源: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年份:1996
菜心带子叶的子叶柄在培养基中是否添加AgNO3与ABA可导致两种不同的植株再生方式:添加AgNO3与ABA时由外植体直接出芽,而不加AgNO3与ABA则植株再生经过愈伤组织阶段再分化成芽。......
[期刊论文] 作者:凌定厚,驹岭穆, 来源: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年份:1994
在以幼穗为外植体的诱导培养及其以后的继代培养与悬浮培养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对3个籼稻品种的体细胞胚胎发生(E)与器官发生(O)的特点作了比较研究.在形态上,(E)型愈伤由胚状体组成,具有层次......
[期刊论文] 作者:凌定厚,陈梅芳, 来源:遗传学报 年份:1991
对8个光敏感雄性不育籼稻杂种一代及其亲本花药培养的研究发现,光敏不育粳稻虽然为雄性不育,但其愈伤组织诱导率与植株再生能力不在一般正常粳稻品种之下,为籼稻“新会粘”的...
[期刊论文] 作者:凌定厚,马镇荣, 来源:遗传学报 年份:1991
在IR50成熟种子离体培养起源的R_3代一株系的群体(140株)中发现1株雌性不育突变。其主要特点如下: 1.突变体的雌蕊缺乏花柱及柱头,仅由子房组成。大多数子房不具真正的胚囊,...
[期刊论文] 作者:马镇荣,凌定厚, 来源: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年份:2000
以籼稻两用雄性核不育系(简称两用系)培矮64S为供体,通过花药培养,获得了26个愈伤系共1969株花粉植株。根据花粉一代(H1)的倍性和育性,可把它们分为三种类型,即a)单倍体:有1个愈伤系41株全为单倍体植株......
[期刊论文] 作者:凌定厚,马镇荣, 来源:遗传学报 年份:1991
1984—1988年5年间所获得的由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起源的雄性不育突变,按它们的性质,可分为花粉败育型,无花粉型和花药退化(或部分退化)型3类。在IR54中,于不同年份(1985和1986...
[期刊论文] 作者:吴永忠,凌定厚, 来源:植物学报:英文版 年份:1993
禾本科植物游离小孢子的培养已在水稻、小麦、玉米、大麦等主要农作物上获得成功,且在大麦、玉米上成功地从未经预处理及预培养的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籼稻花...
[期刊论文] 作者:吴永忠,凌定厚, 来源:植物学报:英文版 年份:1991
研究了光敏感雄性不育水稻(Oryza (?)ativa subsp.jaDonica)'农垦58'(58s)及正常可育的'农垦58'(58f)的幼穗、幼胚、茎节、叶片、根尖和花药等外植体的愈伤...
[期刊论文] 作者:凌定厚,陈梅芳, 来源:植物学报:英文版 年份:1989
对稻属(Oryza)、稗草属(Echinochloa)、狼尾草属(Pennisetum)、狗尾草属(Setaria)、大黎属(Panicus)及芭蕉属(Musa)等6属22种,5个种间杂种的幼嫩花序(穗),进行离体培养,发现...
[期刊论文] 作者:凌定厚,陈琬瑛, 来源:植物学报:英文版 年份:1990
以番禺香蕉、越南香蕉(Musa acuminata AAA)及大蕉(M.paradisiaca ABB)的座果后顶端花序轴1cm 处的幼嫩部分为外植体,用0.1%升汞消毒10分钟,以无菌水冲洗3次后,将外植体...
[期刊论文] 作者:凌定厚,徐信兰, 来源:遗传学报 年份:1997
以EMS的处理并结合组织培养技术成功地获得胚致的纯合再生植株。该植株生长发育正常。除种子 无发芽能力外,纯合突变体的一切性状均与亲本品种表现一致。...
[期刊论文] 作者:凌定厚,梁承邺,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1990
通过组织培养,于1984—1988年间,在9个品种(14次)中离体筛选到雄性不育突变体48个,其中发生在R_1代的20个,R_2代的28个。根据花粉败育之特点,可将这些突变体分为无花粉型及花...
[期刊论文] 作者:凌定厚,林静华, 来源:发育与生殖生物学报:英文版 年份:1993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plant regeneration in suspension culture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show that,in order for cell clusters to differentiate dir...
[期刊论文] 作者:陶利珍,凌定厚,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9
以水稻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系作为基因枪转化的外植体,把水稻花粉特异性基因PS1启动子与barnase构成的嵌合基因导入籼稻,获得籼稻五个品种Basmati-1,青油占,胜优2号,明恢复63,新山占29的转基因植株。试验以两......
[期刊论文] 作者:陶利珍,凌定厚,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0
以水稻成熟种子的盾片用作基因枪(PDS-1000/He)轰击的外植体,将包含hph和gus基因的质粒pILTAB227导入籼稻Basmati-1,在靶组织轰击后8周,获得抗性再生植株,经点杂效和Southern杂交证实外源基因整合到水稻基因组,在后代中观察到外源......
[期刊论文] 作者:凌定厚,陈梅芳,等, 来源:遗传学报 年份:1993
比较了(光敏 s/正常品种)F1及F2为供体亲本,对在花药培养时所获得的花粉植株中不育个体/全部花粉植株之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F1为供体亲本,在所获得的二倍体花粉植株(A1)中,不育株(长......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