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09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冯桂力, 来源:气象科技合作动态 年份:2017
1 培训情况2016年11月26日至12月16日,山东省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冯桂力赴澳大利亚参加为期21天的“环境气象监测和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培训”。...
[期刊论文] 作者:冯桂力,, 来源:山东气象 年份:2002
简要介绍了雷电探测的基本原理、雷电探测技术和国外雷电数据的应用情况。结合我省雷电探测网的建设现状,提出了我省雷电数据未来的应用方向及展望。...
[学位论文] 作者:冯桂力,,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2004
雷电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自然灾害,直接威胁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尤其在微电子设备广泛使用的今天,遭受雷击的危险性几率愈来愈大,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雷电灾......
[期刊论文] 作者:冯桂力,, 来源: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2015
强对流天气不仅常产生强烈的降水、破坏性大风和冰雹等严重的天气灾害,而且还伴有强烈的雷电,造成雷击灾害,给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的损失。对冰雹、暴雨、大风等......
[期刊论文] 作者:冯桂力, 来源:山东气象 年份:1996
详细介绍了山东省飞机人工增雨机戴全球定位通讯系统的工作流程和硬件配置以及软件的主要功能,结合我省 春季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进行了8个架次的作业飞行试验。实现了该系统在飞......
[学位论文] 作者:冯桂力, 来源: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年份:2008
强雷暴不仅常伴有强烈的降水、破坏性大风和冰雹等灾害,而且还产生强烈的闪电,造成雷击灾害。本文针对强对流天气中的雷电活动特征及其与动力和微物理过程之间的关系,从观测资料......
[期刊论文] 作者:冯桂力,陈文选, 来源:气象 年份:1997
利用二维雹云模拟济南地区1996年7月24日出现的一次冰雹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对雹云26个主要微物理过程双参数化较细致地描述对流过程的热,动力反馈和微物理特点2。根据计算结果,对该次冰雹过......
[会议论文] 作者:冯桂力,王俊, 来源:第七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 年份:2008
2005年6月21日夜间,一条长约200km,宽约50km的雷暴带自东北向西南横扫了鲁北地区,并伴有强风和雷电。本文结合这次雷暴大风介绍了此次雷暴大风的闪电特征,并对其MCS过程的地闪活动和地面灾害性大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孙翠艳,冯桂力, 来源:气象 年份:2004
WINDEX是1994年McCann提出的预报下击暴流潜势的一个新指数。通过分析2001年7月2日的一次强雷暴带来的下击暴流,发现WINDEX在我国某些地区(例如济南)可能有一定用处,值得进一步...
[会议论文] 作者:冯桂力,张志光,杨中义, 来源:首届中国防雷论坛 年份:2002
本文结合山东省人工降雨办公室引进的雷电探测系统的使用情况,初步探索了该系统在雷电灾害防御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建设雷电探测系统的重大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冯桂力,山义昌,等, 来源:气象 年份:2001
1998年4月23日下午在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影响下,山东滩坊地区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冰雹强对流天气,应用闪电定位系统,卫星和雷达观测资料,研究了这次降雹过程形成和发展不同阶段闪......
[期刊论文] 作者:苏科学,冯桂力,李波兰, 来源:气象科技 年份:2014
为深入分析四川雷暴天气过程中降水和闪电活动特征,运用统计与对比方法,对四川东南部一次雷暴过程中闪电活动及降水结构之间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强降水易发生在低层辐...
[会议论文] 作者:刘文,王俊,冯桂力, 来源:2002中国气象科技和环境工程高级研讨会 年份:2002
现阶段人工增雨作业需要一定的天气条件和云层背景为基础,新一代NOAA-15气象卫星,增加了关键性的AMSU-B遥感仪器,为人工增雨作业部位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手段....
[会议论文] 作者:杨静,郄秀书,冯桂力, 来源: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12
中高层大气放电事件是对发生在雷暴云上方的一类放电现象统称,包括sprite(又称为‘红闪’或者‘红色精灵’)、elves(Emission of Light and Very Low Frequency perturbations dueto Electromagnetic Pulse Sources)(被称为‘淘气精灵’)、blue jets(被称为‘蓝......
[会议论文] 作者:冯桂力,杨晓霞,刘文, 来源:2002中国气象科技和环境工程高级研讨会 年份:2002
本文应用雷电探测网、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等观测资料对2001年8月23日影响山东的一次典型飑线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这次飑线过程的闪电分布特征和闪电资料在强对流天气...
[会议论文] 作者:冯桂力,刘诗军,李玉华, 来源:2002年全国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年份:2002
本文应用卫星、雷达以及常规天气资料分析了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演变过程,并着重研究了MCC中闪电和云图、雷达回波及降水量等参量之间的关系....
[会议论文] 作者:冯桂力,王庆华,胡先锋, 来源: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11
近年来为了减少局地灾害性强对流天气造成的损失,人们通过各种物理量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较好的预报效果。既然对流参量对强对流天气具有较好的预报指示意义,那么对闪电活动有无预报指示意义呢?本文为了研究闪电活动与对流参量之间的关系,我......
[会议论文] 作者:冯桂力,李昌义,房光华, 来源: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 年份:2003
根据山东省电网雷电监测定位系统获取的雷电资料,对两次冰雹过程的云对地闪电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闪电的移动可以很好地反映雹云的移动.其时空变化也可以很好地反映雹云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全过程.地闪通常处于雹云移动路径的前面,而降雹一般在雹......
[会议论文] 作者:唐巧玲, 孙荆茶, 冯桂力,, 来源: 年份:2004
灾害风险评价与管理是目前国际上防灾和减灾管理采用的较先进的措施和模式,因而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灾害管理者的重视,并成为灾害科学、地球科学的发展方向、重点领域和前沿课...
[期刊论文] 作者:冯桂力,郄秀书,吴书君, 来源:大气科学 年份:2008
利用山东电力部门提供的雷电定位资料,对10次冰雹过程的地闪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雹暴中正地闪占总地闪的比例平均为57.39%,远高于当地正地闪比例的气候特征值1...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