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0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蒋彭炎,冯来定,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6
水稻施用保花肥与茎蘖成穗率的关系研究蒋彭炎,冯来定,洪晓富,徐志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310021)我们在以往的试验报告中已经论述过,水稻施用保花肥,能明显地增进颖花发育,减少颖花...
[期刊论文] 作者:蒋彭炎,冯来定,洪晓富,徐志福,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6
水稻施用保花肥与茎蘖成穗率的关系研究蒋彭炎,冯来定,洪晓富,徐志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310021)我们在以往的试验报告中已经论述过,水稻施用保花肥,能明显地增进颖花发育,减少颖花...
[期刊论文] 作者:冯来定,蒋彭炎,,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90
再生稻的再生季植株是由前季稻桩休眠芽萌发生长而成的,这种萌发成就植株的能力通称再生力。已有研究表明,品种的遗传性,固然是影响再生力的主导因子,然而前季稻株的生...
[期刊论文] 作者:蒋彭炎,冯来定,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1992
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农业大学共图主持的浙江省“七五”重点课题“水稻三高一稳栽培法”研究成果,于1991年1月通过省科委鉴定。水稻“三高一稳”栽培法是在“稀少平”、...
[期刊论文] 作者:蒋彭炎,冯来定,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89
叶色明显恋青、千粒重下降、空秕谷增加是贪青水稻的三个基本特征。影响水稻贪青的因素主要有三点;群体水平、叶片含氮率和灌浆期间的日辐射量大小。水稻贪青多数在群体过大...
[期刊论文] 作者:冯来定,蒋彭炎, 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1993
水稻移栽前在本院试验场土壤10cm的表层中施用不同量的化学氮肥,研究铵态氮浓度对分蘖的发生及终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分蘖总量与土壤溶液中的铵态氮浓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期刊论文] 作者:蒋彭炎,姚长溪,冯来定,,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82
经过几年实践,以大穗为主的稀播少本插平稳促进肥水管理技术(简称为稀少平栽培法),应用于早稻栽培,正常年景可高产,灾年也能稳产,成为我省早稻高产更高产的一个重要途径...
[期刊论文] 作者:蒋彭炎,冯来定,姚长溪,,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89
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报告指出,水稻较大的比叶重,能显著地提高单叶的光合效率和群体的净光合生产率。大野义一利用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品种资源,通过301个籼稻品种的比叶...
[期刊论文] 作者:蒋彭炎,冯来定,姚长溪,,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1987
本文整理了我们在开展“稀少平”栽培法的研究中有关株型方面的部分资料,阐明了优良的栽培技术对于水稻“理想株型”的建成有重要作用。指出水稻“稀少平”栽培法由于在育秧...
[期刊论文] 作者:姚长溪,蒋彭炎,冯来定,,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83
为了探索早稻稀播少本插后的本田施肥技术,1980至1982年我们在桐乡县华光大队,围绕早稻稀播少本插平稳促进栽培法中的本田施肥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稀播少本插、...
[期刊论文] 作者:蒋彭炎,冯来定,姚长溪,,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85
水稻是需水量较大的作物,但并非一生的所有生育阶段都需要大量的水分。早在五十和六十年代,许多国内外学者都从生理和生态上就灌溉技术作过不少研究,但多局限于单季稻,且当...
[期刊论文] 作者:蒋彭炎,冯来定,俞美玉,史济林,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89
叶色明显恋青、千粒重下降、空秕谷增加是贪青水稻的三个基本特征。影响水稻贪青的因素主要有三点;群体水平、叶片含氮率和灌浆期间的日辐射量大小。水稻贪青多数在群体过大...
[期刊论文] 作者:蒋彭炎,姚长溪,任正龙,冯来定, 来源: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3
早稻稀少平栽培法是在总结全省早稻高产栽培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试验结果和水稻的生育规律提出来的;系采用稀播、少本插和平稳促进的肥水管理技...
[期刊论文] 作者:史济林,洪晓富,冯来定,蒋彭炎,, 来源: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1992
分蘖是水稻的固有特性,分蘖的发生是水稻生长与环境条件统一的结果,合理利用分蘖是水稻高产栽培中的重要一环。对水稻分蘖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其中对分蘖的利用存在有不同的...
[期刊论文] 作者:蒋彭炎,冯来定,史济林,洪晓富,,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1992
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农业大学共图主持的浙江省“七五”重点课题“水稻三高一稳栽培法”研究成果,于1991年1月通过省科委鉴定。水稻“三高一稳”栽培法是在“稀少平”、“穗...
[期刊论文] 作者:蒋彭炎,冯来定,沈守江,俞美玉,刘智宏,,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87
群体干物生产量系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绿叶面积、光合强度和光合时间三者的乘积与呼吸量的差值。“水稻不同群体条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研究”一文(《浙江农业科学》1987年第1期)...
[期刊论文] 作者:蒋彭炎,冯来定,沈守江,俞美玉,刘智宏,,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1987
通常认为,构成水稻产量的物质中,约有三分之二直接来自抽穗后绿叶的光合产物,而从近年世界高产稻作的资料和作者的高产研究来看,抽穗后累积的光合产物在稻谷产量中所占的比...
[期刊论文] 作者:蒋彭炎,洪晓富,冯来定,徐志福,方樟法,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7
本文应用不同氮浓度溶液对早籼稻和晚粳稻代表品种进行水培试验,考察其对分蘖芽的分化发育和分蘖的发生终止的影响。试验表明,茎鞘含氮率与分蘖的关系甚为密切,在含氮率2.7~3....
[期刊论文] 作者:郑寨生,张马庆,洪定甫,冯来定,黄洪明,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1994
通过不同寄秧密度对杂交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以及对移栽本田后的生育效应分析,明确在本试 验设计条件下,较稀的寄秧密度,其秧苗单株带蘖多,干物重大,移栽后分蘖成穗率高,LAI大,干物质积......
[期刊论文] 作者:洪晓富,蒋彭炎,冯来定,马跃芳,史济林,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1993
以汕优10号为材料,在齐穗期采用14CO2同化标记,研究了汕优10号不同类型群体的成穗率和光合效率。还就群体成穗率和光合强度,群体净同化率和成穗率,群体的呼吸消耗和光合产物分配比例与产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