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18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冯对平, 来源: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年份:2016
目的 分析MRI评价碘油栓塞后沉积良好肝癌(HCC)患者肿瘤残存价值.方法 经TACE治疗后3~6月,CT扫描碘油沉积良好的25例HCC患者,1个月内同时行MRI常规扫描及DSA检查,以DSA和临床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为标准,分析MRI对肿瘤残存灶的评价效果.结果 本组25例CT扫描无肿瘤残......
[会议论文] 作者:冯对平, 来源: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年份:2016
目的 本研究为了探索EBP50表达水平与肝外胆管癌恶性表型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54例肝外胆管癌和20例胆囊炎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EBP50在组织中蛋白表达水平,然后应用siRNAEBP50抑制EBP50在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的表达后,采用增殖......
[会议论文] 作者:冯对平, 来源: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年份:20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HCC)合并梗阻性黄疸介入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PTBD)并结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HCC合并梗阻性黄疸.结果 33例患者先行PTBD解除黄疸,技术成功率达100%,7例在1周后行胆道内支架植入.28例患者PTBD后肝功能明显改......
[期刊论文] 作者:吴越(综述),冯对平(审校), 来源: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年份:2020
随着对肝脏疾病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肝纤维化是一种可逆的病理生理过程。肝活检组织学评价是评价肝纤维化的金标准,除此外还有血清学评价方法,虽然这些方法都可以...
[期刊论文] 作者:冯对平,谢春明, 来源: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年份:2003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和介入动脉灌注化疗或化疗栓塞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2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共植入胆道内支架24枚,其中:原发性肝癌...
[期刊论文] 作者:李剑明,冯对平, 来源: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2021
胆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预后不良.缺乏敏感、特异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和替代治疗是患者生存受限的主要原因.虽然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更常用于区分疾病和健康状况,但血液中大量混杂因素的干扰限制了其在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鉴于胆......
[期刊论文] 作者:李满彪, 李金玉, 冯对平,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 年份:2023
任何病因引起的慢性肝损伤都会导致肝纤维化,过去认为肝纤维化是一种静态的、不可逆转的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对肝脏微观层面的不断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肝纤维化是一种动态的、可逆的过程。本文回顾了不同方法评价各种病因导......
[期刊论文] 作者:张帆,冯对平,高龙,辛涌帆, 来源:当代医学 年份:2018
门静脉癌栓是肝癌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肿瘤侵犯血管所致,其进展后可加重患者门脉高压症,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最终危及患者生命。目前临床上对于肝...
[期刊论文] 作者:谢春明,薛耀勤,冯对平,, 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张帆,冯对平,辛涌帆,高龙, 来源:健康大视野 年份:2018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 、 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的肿瘤.由于经常伴随着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不尽如人意.另外,肝脏独特的免疫环境导致了免疫的耐受性,并与免疫逃避...
[会议论文] 作者:谢春明,薛耀勤,冯对平, 来源:中国东部第三届介入放射学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5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在治疗宫颈妊娠中的作用。方法:对6例富颈妊娠患者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栓塞治疗后行人工流产术。结果:6例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均成功,1周后hCG下...
[期刊论文] 作者:刘起旺, 钱丽霞, 张辉, 冯对平,, 来源: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年份:2004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 (MRI)和磁共振胆道成像 (MRC)联合应用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手术可切除性的估价。方法 从 1997年 3月至 1999年 5月在对 2 80例阻塞性黄疸进行了经...
[期刊论文] 作者:李鹏,庞宁东,谢春明,冯对平,, 来源: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年份:2008
目的 探讨超选择肾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老年性晚期肾癌的疗效及意义。方法 对我科采用超选择肾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37例老年(年龄70~77岁,平均74岁)晚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
[期刊论文] 作者:陈毅,杨伊,冯对平,樊庆胜,周翔, 来源: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年份:2021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肝细胞肝癌(HCC)射频消融术(RFA)术后晚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模式和生存率,并建立诺谟图预测无复发生存率(RFS)。方法这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符合米兰标准的HC...
[期刊论文] 作者:冯对平, 谢春明, 庞宁东, 胡跃峰,, 来源: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年份:2004
外伤性胆道出血是胆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其病情凶险、病程反复且容易误诊,内科保守治疗和传统的外科手术多难以奏效,病死率较高。本文收集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5年5月间收...
[期刊论文] 作者:杨敏玲,谢春明,庞宁东,冯对平,, 来源:当代医学 年份:2009
目的探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良性病变所致肾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10例肾出血患者,肾损伤5例(其中外伤4例,医源性损伤1例),肾血管畸形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肾结核1例,肾囊......
[期刊论文] 作者:刘鑫,杨敏玲,高龙,李雷,冯对平, 来源: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年份:2020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BAE)用于预防支气管镜热消融(BTA)治疗中央型肺癌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接受BTA治疗的中央型肺癌伴气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
[期刊论文] 作者:杨敏玲,谢春明,庞宁东,冯对平,, 来源: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年份:2008
目的评价经子宫动脉化疗灌注、动脉栓塞、刮宫术联合治疗宫颈妊娠的疗效。方法24例宫颈妊娠患者,7例因发生大出血仅行子宫动脉栓塞和刮宫术,余17例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后灌......
[期刊论文] 作者:谢春明,庞宁东,胡跃峰,冯对平,, 来源: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年份:2007
目的对73例肾癌术前肾动脉栓塞及化疗性栓塞技术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术前单纯性栓塞组38例,化疗性栓塞组35例,对其手术过程和病理切片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地...
[期刊论文] 作者:冯对平,谢春明,杨敏玲,旁宁东,, 来源: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年份:2007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产后出血的血管造影表现及疗效。方法65例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右股动脉Seldinger's穿刺技术,选择性插管至双侧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行数字减影血管......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