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7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冯富娟,, 来源: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2003
本文研究了长白山、汤旺河、黑河胜山和海参崴四个地区的天然红松种群在形态、解剖特征和遗传等不同层次的变异和适应机制;首次建立了红松ISSR-PCR反应体系;通过ISSR分析了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冯富娟,, 来源:中国林业教育 年份:2008
植物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在许多院校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植物学课程建设中的首要问题是根据不同的办学层次及不同的专业对植物学教学的需求,对植物学课程进......
[学位论文] 作者:冯富娟,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1999
该文针对毛百合进行了开花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观察了毛百合的物候期;运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毛百合花芽分化期;观察了小孢子发生过程;调查和分析了毛百合发生雌蕊化现象的原因...
[期刊论文] 作者:冯富娟,张明, 来源:中国林业教育 年份:2003
目前在我国的高校中,许多专业诸如林业、农业、环境、生物工程等都开设了'植物学'课程.'植物学'属于专业基础课,它为学生学习其他相关的专业课奠定了基础.近...
[期刊论文] 作者:冯富娟,韩士杰, 来源: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年份:2006
ISSR是一种特异性较强、稳定性较高的分子标记方法.该研究采用ISSR—PCR技术,检测了红松(Pinuskoraiensis Siebet Zucc)在伊春市汤旺河高峰林场、长白山二道白河、黑河胜山林场和...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东娜,牟长城,冯富娟,, 来源: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年份:2010
在研究胡桃楸遗传多样性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清晰、重复性好的ISSR扩增结果,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胡桃楸基因组DNA,利用正交设计与单因子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胡桃楸ISSR—PCR反...
[期刊论文] 作者:冯富娟,隋心,张冬东,, 来源:林业科技 年份:2008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露水河红松种子园内7个无性系种源92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通过14个ISSR引物的扩增,共拴测到100个位点,多态住点58个。7个种源的多态住点百分...
[期刊论文] 作者:冯富娟,王凤友,刘彤, 来源:植物学通报 年份:2004
本文探讨了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ISSR实验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分别对红松的鲜叶、干叶、胚和胚乳4种材料进行了DNA的提取和PCR扩增,证明4种取样方式都是可行的。另...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文,王洪梅,冯富娟,,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2006
林木种子园花粉污染是影响种子园种子遗传品质的重要因子,由于野生同种花粉进入种子园而增加遗传损失。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林木种子园花粉污染研究的概况、污染水平、影响污染水......
[期刊论文] 作者:万婷,穆立蔷,冯富娟,, 来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章对黑龙江友好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状况等进行了彻查。保护区植被属于温带性质,植物区系属泛北极植物区、欧亚森林植物亚区、长白植物区系,同时有蒙古植物区系、华北植物...
[期刊论文] 作者:刘楠,冯富娟,张秀月,,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21
【目的】揭示原始红松林皆伐恢复演替为60年生的次生阔叶林后,凋落物对淋溶过程土壤养分归还及酸沉降的缓冲作用的影响,为评价森林生态功能的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小兴安岭地区典型的原始红松林和皆伐后恢复演替60 a的次生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在两个样地内选......
[期刊论文] 作者:冯富娟, 高春, 张久聪, 来源:疑难病杂志 年份:2023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以调控β-catenin的稳定性和核定位为核心过程的经典通路,在细胞增殖、分化和组织稳态维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异常可促进肿瘤干细胞更新、细胞增殖和分化,在肿瘤发生和治疗反应中作用显著。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期刊论文] 作者:赵丹,张冬东,隋心,冯富娟,, 来源: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年份:2010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是对ORFs(OpenReading Frames)进行扩增的一种新型的基于PCR的标记方法。以CTAB法提取的红松针叶DNA为模...
[期刊论文] 作者:冯富娟,王凤友,李长松, 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4
利用ISSR技术分析了长白山不同海拔高度红松的遗传分化,发现该地区红松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呈现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趋势.长白山不同海拔高度红松的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红松之间...
[期刊论文] 作者:冯富娟,张冬东,韩士杰,, 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7
以红松种子中胚乳DNA为材料,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以露水河天然红松群体为对照,对露水河种子园内所选育的红松优良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园无......
[期刊论文] 作者:赵丹,隋心,孙晓艳,冯富娟,, 来源:经济林研究 年份:2011
为了研究天然红松林的花粉传播规律,利用筛选出的9对多态性高的cpSSR引物,对红松天然群体内28个单株的280个自由授粉子代进行了父本分析。9对引物共检测到21个等位基因,每个...
[期刊论文] 作者:赵丹,张冬东,隋心,冯富娟, 来源: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年份:2010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是对ORFs(OpenReading Frames)进行扩增的一种新型的基于PCR的标记方法。以CTAB法提取的红松针叶DNA为模...
[期刊论文] 作者:冯富娟,韩士杰,王洪梅, 来源:林业研究(英文版) 年份:2006
ISSR是一种特异性较强、稳定性较高的分子标记方法.本研究采用ISSR-PCR技术,检测了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 )在伊春市汤旺河高峰林场、长白山二道白河、黑河胜山...
[期刊论文] 作者:冯富娟,韩士杰,王洪梅,, 来源: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年份:2006
ISSR是一种特异性较强、稳定性较高的分子标记方法。本研究采用ISSR-PCR技术,检测了红松(PinuskoraiensisSieb.etZucc)在伊春市汤旺河高峰林场、长白山二道白河、黑河胜山林...
[期刊论文] 作者:郑宝江,冯富娟,穆立蔷,, 来源:教书育人 年份:2005
桂花(O sm anthusfragrans)为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和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因其芳香四溢,树形丰满,姿态秀丽,四季长青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