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57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冯兴无, 来源:苹果园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冯兴无, 来源:人类学学报 年份:2005
2004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水北调文物考古队在丹江水库淹没区开展了第二次旧石器、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化石调查。这次工作是1994年调查工作的补充和延...
[期刊论文] 作者:冯兴无, 来源:人类学学报 年份:2001
一座为中国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和发展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的多功能实验室———“人类起源与石器技术实验室”(LaboratoryforHumanOriginsandLithicTechnology)于2 0 0 1年 5月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学位论文] 作者:冯兴无, 来源:西南大学 年份:2008
针对嘉陵江网箱养殖中华倒刺鲃生长期间大规模死鱼现象,开展了中华倒刺鲃肌肉溃烂病的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从船体网箱的中华倒刺鲃病灶及内脏分离到4株细菌,经人工感染实验...
[学位论文] 作者:冯兴无, 来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年份:2008
大窑四道沟是呼和浩特市东郊的一处旧石器地点,经过1979~1984年的连续发掘,出土了近2000件石制品、一些烧骨、灰烬等文化遗物和少量的哺乳动物化石。东区发掘剖面具有代表性,...
[会议论文] 作者:冯兴无, 来源:第九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术年会 年份:2004
中国旧石器时代的骨器和角器研究已有70多年历史.这一研究历史可分为3个阶段:起步阶段,伴随周口店遗址的系统发掘以出土的动物骨骼为研究对象确定是否存在骨器和角器;发展阶...
[期刊论文] 作者:古樟,, 来源:考古 年份:2015
《大窑遗址研究——四道沟地点(1980~1984)》由内蒙古博物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编著,冯兴无、汪英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发行。该书为16开本,正...
[期刊论文] 作者:冯兴无,侯亚梅, 来源:人类学学报 年份:1998
霍家地旧石器地点发现于泥河湾盆地“泥河湾层”中,经试掘出土了60件石制品,包括4件石核、12件石片、24件石器和20件有人工痕迹的石块,石器中包括刮削器20件,尖状器2件,石锥、雕刻器各1件。含石......
[期刊论文] 作者:李超荣,冯兴无, 来源:人类学学报 年份:2005
青磁窑遗址是山西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之一。1976—1977年经过两次发掘,发表了初步研究报告。1984年和1987年,再次在遗址中发现了53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
[期刊论文] 作者:冯兴无,陈福友, 来源:人类学学报 年份:2004
2004年3月30日,“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展”在法国巴黎的人类博物馆隆重开幕,原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兼古人类研究所所长Herry de Lumley教授主持,法国文化界近三百人参加了开幕...
[期刊论文] 作者:李超荣,郁金城,冯兴无,, 来源:考古 年份:2000
一、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概况北京地区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文化遗物的发现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周口店。中外科学家们对周口店地任的旧石器遗址进行多年的发掘和多学科、...
[期刊论文] 作者:李超荣,郁金城,冯兴无, 来源:人类学学报 年份:1998
北京地区旧石器文化遗物丰富,自1990年开始在北京城区和郊区县开展旧石器调查和试掘以来,发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或地点38处。这些新的发现为研究北京地区的旧石器文化提供了有意义的......
[期刊论文] 作者:彭希文,张琳,冯兴无, 来源:农业教育研究(西南) 年份:2004
目前的动物学系列实验教学,大体上仍是继承原有的传统实验,新仪器、新技术、新材料、新手段的应用非常有限,这既落后于专业学科和电子数码技术的发展,也无法培养学生以后从事现代......
[期刊论文] 作者:李浩,李超荣,冯兴无,, 来源:人类学学报 年份:2012
2004年在丹江口库区发现并复查了43处旧石器旷野地点,共采集石制品367件。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类型主要有刮削器、砍砸器、石球、手镐、手斧等。这些旷野地点分布...
[期刊论文] 作者:李超荣,冯兴无,李浩,, 来源:人类学学报 年份:2009
本文报道了1994年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多处地点采集的624件石制品。石制品类型有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占44%以上,类型丰富,包括手斧、手镐、薄刃斧、砍砸器、石球...
[期刊论文] 作者:冯兴无,李超荣,郁金城, 来源:人类学学报 年份:2006
王府井东方广场遗址出土石制品共计1098件,主要来自下文化层。除石锤、石砧和人工石块外,其他石制品的原料几乎全部为黑色燧石。石制品普遍较小,主要为小型和微型。石核数量很少......
[期刊论文] 作者:李超荣,冯兴无,郁金城, 来源:人类学学报 年份:2000
A stone core and Paleoloxodon fossils were found at Xidan, Beijing in 1997.The stratum containing the core consists of silt clay and sand, and is 21|22m dep...
[期刊论文] 作者:李成友,李德奎,冯兴无, 来源:绿色科技 年份:2021
随着线上线下教学的不断融合,传统的线下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不能适应新的变化,需要建立用于线上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是由于线上教学平台功能很多,后台收集的数据非常分散。为了有效地反映教师的在线教学情况,使用了数据挖掘中常用的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超星......
[期刊论文] 作者:冯兴无,裴树文,陈福友, 来源:人类学学报 年份:2003
烟墩堡遗址位于三峡地区重庆市丰都县 ,地处长江干流的第四级阶地 ,出土 130 0余件石制品。遗址底部的似网纹红土层是石制品的原生层位 ;上部的粘土层和粉砂层是流水等从高处...
[期刊论文] 作者:傅仁义,冯兴无,张双权,刘晓庆,, 来源:人类学学报 年份:2010
本文主要记述了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马山洞发现的食肉类化石。堆积物的上部主要为颗粒细小的砂质黏土,而下部主要为直径较大的角砾。2007年出土的食肉目化石有:似浣熊貉(Nyctereu......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