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1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冯保善,李新亮, 来源: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9
2019年的早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有幸专访了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二级教授、文学院院长冯保善先生。冯教授在明清小说领域深耕多年,发表了大量...
[期刊论文] 作者:高洪钧,,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89
《明清小说研究》1988年第二期冯保善同志《也谈的作者》一文,就我二年前提出的“董斯张说”表示了异议,并说要“就教”于我。“就教”不敢当,互相探讨是可以的...
[期刊论文] 作者:冯保善,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94
炫学小说的产生与古代小说观念冯保善一炫学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上特有的创作现象。所谓炫学小说,指的是小说作者借小说创作炫耀学识才情,卖弄博学多识、广见多闻,用鲁迅先生的话说...
[期刊论文] 作者:冯保善,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4
顾苓生卒年考冯保善顾苓,宇云美,江苏吴县人。擅隶书,工篆刻,精于鉴别金石碑铭。有诗名,著《塔影园稿》。能曲,据别本《传奇汇考标目》著录,曾撰《宿香亭》传奇,演张浩事。关于顾苓的...
[期刊论文] 作者:冯保善,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97
从晚明社会思潮看《灌园叟晚逢仙女》的真义冯保善《灌园叟晚逢仙女》为冯梦龙“三言”中名篇,并见《今古奇观》卷八。在当代,它不仅是首部被搬上银幕的明代短篇小说,还入选中学...
[期刊论文] 作者:冯保善,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4
李渔生年考冯保善李渔,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名渔,字笠鸿,号笠翁,别署笠道人、随庵主人、湖上笠翁等。浙江兰溪人,清初著名戏曲家、小说家。关于李渔的生年,80年代以来,研宪取得了...
[期刊论文] 作者:沈新林,, 来源: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对近古文学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冯保善教授及其新著《文化视域中的近古文学研究》进行了评论,认为:作为一个学者,冯保善会读书,有创见。冯保善的新著视野宽、有眼光,重资料,出...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文萃报·周五版 年份:2020
江苏省明清小说研究会会长冯保善研究发现,明清小说史上的创作、评点大家及其作品,以及小说版本史上诸多精刊名刊之本,均与江南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三国演义》,其最早刊本刊于南京。...冯保善还发现,吴承恩曾在南京读书,他创作的《西游记》也与南京有着密切关系,该书最早与最佳刊本即为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刊《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記》。(摘自《金陵晚报》)...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艺术品鉴 年份:2019
近年来,不论实体书店还是网络书店,古籍类图书品种增多、销售加速正在成为趋势.受高考改革、教材改编影响,热销的多为面向青少年特别是学生读者的普及类古籍.rn学者冯保善指...
[期刊论文] 作者:李程,,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09
专门性考辨文章仅有冯保善先生《〈今古奇观〉辑...
[期刊论文] 作者:许卫全,, 来源: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3
论文从冯保善《文化视阈中的近古文学研究》一书说起,评述了其研究通俗文学的两个特点,即深厚的文献功底和睿智的学者眼光。同...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初中生世界 年份:2014
评委团陈义海(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黄德志(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李相银(准阴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赵国乾(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院长)冯保善(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期刊论文] 作者:冯保善,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古诗源》是中国诗学史上一部十分重要而且著名的经典选本。沈德潜在选诗时坚持如下原则:(1)追求雅正;(2)注重襟怀抱负;(3)推崇至性至情;(4)展示源流新变。《古诗源》的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冯保善,,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5
明代中期以后崛起的大众娱乐休闲文化,与同时期兴起的物质享乐风气一致,其中心均集中在江南。成化年间是娱乐休闲文化发展的一个转捩点。明清江南戏曲艺术的异常繁荣,与江南...
[期刊论文] 作者:冯保善,,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88
《西游补》的作者是明末清初浙江乌程人董说,这在学术界似已成为定论。高洪钧同志《作者是谁?》(天津师大学报1985年第6期)一翻旧说,以为《西游补》的作者是乃...
[期刊论文] 作者:冯保善,,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04
《儒林外史》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其对于明清时期特殊的山人群体,以及弥漫于当时社会、渗透进社会"毛细血管"的"山人气",同样有形象具体、入木...
[期刊论文] 作者:冯保善,, 来源: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0
《红楼梦》与《镜花缘》均意在"昭传"女子之事迹,题材相同,作者也都具有比较进步的女性观。曹雪芹重在表现女子的才情,揭示她们悲剧的命运;李汝珍则要彰显女子的才学,重在显...
[期刊论文] 作者:冯保善,, 来源: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在以往的《西游记》研究中,对于玄奘史实与小说的关系,以及玄奘史实在小说成书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玄奘史实之最终衍变为"神话",究其原因,是由玄奘...
[期刊论文] 作者:冯保善,,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李汝珍自称其《镜花缘》"花样全翻旧稗官"。《镜花缘》的新创,在于以笔记改造章回,融摄章回之形式与笔记之体性,形成了章回体的"著书者之笔"。《儒林外史》是思想家的小说,《红楼......
[期刊论文] 作者:冯保善,,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88
《今古奇观》是一都拟话本小说选集,版本重多,流传甚广.在国外,其全译或选译本亦有十数种之多.它在小说史上的地位是人所共知的。作为一部重要的小说集,其选辑者姑苏抱...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