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00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冯予力,, 来源: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年份:2018
近年的汉语语义研究中,“都”被分析为最大化算子(maximality operator),由此,最大化操作开始成为汉语语义研究的解释工具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最大化的定义及其在语义研究中的......
[期刊论文] 作者:冯予力,, 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9
本文全面考察英汉全量限定词every和"每"的语义差异,进而探讨全称量化逻辑与自然语言表量成分之间的匹配度。文章提出:全称量化逻辑能较好地定义和描写every的语义;而"每"则...
[期刊论文] 作者:冯予力,, 来源:语言研究集刊 年份:2016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从事件语义学的视角,通过关注“个个+(都)+VP”句式和“(都)+一个一个+VP”句式,对重叠式“个个”和“一个一个”的语义差别作更形式化的分析。结合...
[期刊论文] 作者:冯予力,, 来源:当代修辞学 年份:2017
语气成分意义空灵,且含有断言惰性,素来较难把握。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如何在动态语义理论视角下更精确地刻画语气成分的语义-语用贡献,为语气成分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
[期刊论文] 作者:冯予力, 潘海华,,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2018
本文从"都"的语义出发,对全称量化及其相关的语义概念进行梳理,认为:"都"的语义核心(即真值条件义)是全称量化,全称量化结构的不同映射方式以及限定域的不同构成导致"都"呈现...
[期刊论文] 作者:郑咏滟,冯予力,, 来源:现代外语 年份:2017
本研究从动态系统理论角度展开,考察了一组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一学年间书面语(议论文)的句法复杂性与词汇复杂性的动态发展。通过使用语料库分析工具与动态系统理论特有的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冯予力, 潘海华,, 来源:当代语言学 年份:2017
本文对集盖说的形成动因及其实际应用时的问题进行梳理,指出集盖说可能允准实际不存在的解读,且无法准确刻画句子的所有可能解读。基于这些问题,本文进一步以"都1"为着眼点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