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10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农旭华,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年份:2013
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这些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结构新颖、种类丰富,是新活性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为了从海洋微生物中寻找新的活性先导化合物,本......
[学位论文] 作者:农旭华, 来源: 年份:2010
木聚糖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酶,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纺织,造纸,能源等行业。嗜热真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 DSM 10635最明显的特征是生产耐热木聚糖酶的同时不伴随有纤维素酶,也不产生任何真菌毒素。本文以嗜热真菌T. lanuginosus DSM 10635为出发菌株,采用......
[会议论文] 作者:农旭华,漆淑华, 来源:第十二届海洋药物学术年会 年份:2015
  基于海洋微生物的化学防御功能,从海洋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寻找有效的天然产物防污剂是一个重要途径之一.从一株来源于柳珊瑚共附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sp.SCSGAA 002...
[会议论文] 作者:农旭华,漆淑华, 来源: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6
在前期的工作中,我们从一株柳珊瑚来源放线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到4个新结构的多羟基聚酮类化合物[1]。此后,我们继续深入挖掘该菌的其它次级代谢产物,发现另两类聚酮化合物,包括5个新结构的螺环骨架化合物(1-5)以及4个格尔德霉素类化合物(6-9),应用NMR、ECD、Mosh......
[期刊论文] 作者:张晓勇,赵婷,农旭华, 来源:广西科学 年份:2020
为了从海洋来源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寻找抗植物病原真菌药物先导结构,采用PCR扩增技术对一株南沙石珊瑚来源真菌进行种属鉴定,运用柱色谱分离方法和波谱分析手段分离鉴定该...
[会议论文] 作者:农旭华,张晓勇,漆淑华, 来源:第二届中国放线菌生物学与产业化研讨会 年份:2014
珊瑚内部组织和表面聚集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它们与宿主珊瑚共同构建了复杂的共附生机制,在珊瑚长期进化过程中扮演着营养物供给、参与珊瑚生物合成途径、抵御珊瑚致病包括通...
[会议论文] 作者:农旭华,张晓勇,漆淑华, 来源: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4
土曲霉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曲霉属真菌,它们的次生代谢产物不仅丰富(包括生物碱、萜类、蒽醌、聚酮类等),还表现出广泛的生物活性(抗菌、酶抑制剂、细胞毒性等).对一株来源...
[期刊论文] 作者:农旭华,张晓勇,陈茵,漆淑华,, 来源:微生物学报 年份:2013
【目的】从南海柳珊瑚共附生放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寻找具有抗菌和抗附着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应用化学与生物活性相结合的筛选方法,从柳珊瑚共附生微生物中筛选获得...
[期刊论文] 作者:程鹏飞,农旭华,余晓玲,熊海容, 来源:食品研究与开发 年份:2010
应用红曲霉Monascus anka As3.782(CCTCC编号:AF93208)菌株,探索其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最佳基质初始含水量,结果表明:含水量为约30%最好;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其液态发酵产红曲色素...
[期刊论文] 作者:黄丹瑜,农旭华,张斌,张颖,陈光英, 来源: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20
榄李属植物常被用作燃料和建筑材料,其含有黄酮类、萜类和甾醇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细胞毒性和保肝等药理活性,它作为珍贵的海洋药用植物资源值得广泛关注。文章...
[期刊论文] 作者:马宣,农旭华,黄钟辉,梁潇,王洁,漆淑华,, 来源: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年份:2017
通过多种色谱柱层析(包括凝胶Sephadex LH-20、正相硅胶、中压液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手段,从来源于南海柳珊瑚Melitodessquamata的一株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SCSIO 4...
[期刊论文] 作者:农旭华,张继泰,王玉瑛,王晓琼,熊海容, 来源:工业微生物 年份:2009
应用嗜热真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 DSM10635,采用固体发酵的方法探索耐热木聚糖酶的优化生产条件。在研究玉米芯,玉米皮,玉米秆,麸皮,松树屑,桦树屑等不同底物,在不同温度、玉米......
[会议论文] 作者:王洁;农旭华;张晓勇;徐新亚;漆淑华;, 来源:第七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际微生物系统与分类学研讨会 年份:2015
  肿瘤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生命。随着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和抗药性的产生,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目前抗肿瘤药物研究正从传统的细胞毒性药物向针对机制的...
[会议论文] 作者:王洁,张晓勇,徐新亚,农旭华,漆淑华, 来源:2015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漆淑华,鲍洁,徐新亚,张晓勇,农旭华, 来源: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海洋药物学术年会 年份:2013
海洋真菌是创新药物的重要资源.为寻找有应用开发潜力的活性物质,对200多株来源于柳珊瑚的共附生真菌和72株来源于南海北部湾深海沉积物的深海真菌进行了抗菌活性初筛,并结合...
[会议论文] 作者:漆淑华,张晓勇,王洁,徐新亚,农旭华, 来源:全国第二届海洋与陆地多糖多肽及天然创新药物研发学术会议 年份:2015
[期刊论文] 作者:王萍,漆淑华,黄丽思,贺飞,农旭华,孙玉林,, 来源: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年份:2012
对采自海南三亚的中华小尖柳珊瑚Muricella flexuos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及重结晶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
[期刊论文] 作者:董杰杰, 张晓勇, 鲍洁, 徐新亚, 农旭华, 漆淑华,, 来源:微生物学报 年份:2004
【目的】阐明海洋真菌Aspergillus sp.SCSGAF 0076与细菌Bacillus sp.MNMCCE 001在平板上共培养时产生的主要抗菌物质和红色素的化学结构。【方法】在固体淀粉培养基上分别进...
[期刊论文] 作者:程鹏飞,梁绍康,程国军,农旭华,漆淑华,熊海容,, 来源:水产科学 年份:2011
对一株南海柳珊瑚共附生微生物菌株(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菌种编号00856)进行了分类,并对其所产的生物活性物质特性进行了研究。依据形态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海洋细菌00856...
[会议论文] 作者:漆淑华,农旭华,徐新亚,张晓勇,王洁,姚期凤, 来源: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4
海洋真菌是海洋新药和新功能物质的重要来源.为寻找有应用开发潜力的活性物质,我们对来自南海柳珊瑚、南海北部湾和印度洋深海沉积物的500多株真菌进行了抗菌、蠕虫致死、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