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5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杨倩如, 来源:历史学家茶座 年份:2012
前 言   冉昭德先生是20世纪前中期卓有建树的史学家,在“文革”中遭迫害离世。...笔者在得到其家属授权后,将这7万余字的日记整理出来,名为《冉昭德日记》。   冉昭德(1906~1969),字晋叔,祖籍山东省曹县。他生于书香世家,1929年自山东省立第六中学毕业后,1931...
[期刊论文] 作者:杨倩如,, 来源:史学理论研究 年份:2009
本文回顾了冉昭德先生的生平事迹与学术成就,突出了20世纪60年代他在《汉书》研究方面的重大贡献,即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原则,公正、客观地评价班固进步的史学思想与《汉书...
[期刊论文] 作者:肖沙,,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正】 冉昭德先生(1906-1969),字晋叔,山东省成武县人。出生于清末一个书香世家。青年时代在山东荷泽、济南求学,那时正当军阀混战至蒋介石专政时期,国家衰败,军阀卖国,民不...
[期刊论文] 作者:赵一民,郭克煜,,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66
【正】 在评价班固与《汉书》的问題上,冉昭德同志提出了一系列奇奇怪怪的论点,并陷入重重的自我矛盾之中。例如:他一方面承认班固是“为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的”;另一方...
[期刊论文] 作者:牛致功,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65
冉昭德先生在1962年第四期《历史教学》上发表了《班固与》一文。这篇文章,又作为中国史学名著选之一的《汉书选》的《说明》再次出版。应该说,它的读者是很多的,对高等学校的青...
[期刊论文] 作者:牛致功,,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66
【正】 冉昭德先生的《怎样对待班固与【汉书】?》一文,是针对我的《怎样认识班固的历史观》一文而写的。在这篇文章中,冉先生提出了一些很值得讨论的问題。本文着重于对几个...
[期刊论文] 作者:高念之,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59
讀“历史研究”1958年第八期冉昭德先生:“关于汉代生产奴隸与生产力水平問題”一文后,对某些史料的解释,提出两点不同的看法。...
[期刊论文] 作者:阮明套,, 来源:中国史研究动态 年份:2016
陈峰介绍了冉昭德(1906—1969)的生平和...
[期刊论文] 作者:杨建洲, 来源:科技·人才·市场 年份:2004
历史学科是西北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解放前已闻名海内外,候外庐、冉昭德、陈登原、马长寿、陈直等一批著名历史学家曾在此任教,为该学科的周秦汉唐史、考古学等领域在全国的领先...
[期刊论文] 作者:冉昭德,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57
中国历史編纂学从孔子到司馬迁已有显著的发展,通过魏晉南北朝,所謂乙(史)部之書,已由“六經附庸,蔚如大国”。其見于隋書經籍志者:“凡史之所記八百一十七部,一万三千...
[期刊论文] 作者:冉昭德,,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66
一 1965年第一期《文史哲》发表了牛致功同志的《怎样认识班固的历史观》一文,对我评价《班固与〈汉书〉》的历史观点部分提出批评。我阅读这篇文章以后,得到启发,再检...
[期刊论文] 作者:冉昭德,,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64
顾炎武字宁人,初名绛,更名继绅,明亡后改名炎武;又名圭年,或自署蒋山佣,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1963年...
[期刊论文] 作者:冉昭德,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57
【正】 马克思列宁主义教道我们:生產的变更和發展始終是从生產力的变更和發展上,首先是从生產工具的变更和發展上开始。「人們在獲得新的生產力,便改变自己的生產方式,而随...
[期刊论文] 作者:冉昭德,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57
一、引言中国的奴隶制与封建制分期问题,是国内外史学界最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几年来,新中国的史学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这是中国历史科学的新成就。我们从已发表的著作来看,......
[期刊论文] 作者:冉昭德,,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44
四史中志箸作者、六家(注一)而已。后贤补苴,渐臻究备,自级大昭补后汉,至金门诏志三史,其间作者无虑十数家,虽详略不同,瑕互见,亦足以砚一代学术之渊源,风气之变迁,人才之消...
[期刊论文] 作者:冉昭德,,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58
1957年第7期歷史研究發表了胡珠生的汉代奴隸制說的根本缺陷在那里?這篇文章針對王思治先生再論汉代是奴隸社會一文,從史料到理論根據全部予以否定,然後得出汉代是封建社會...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58
冉昭德老师提出了六条“比理論学习”的条件,向青年教师展开竞賽。他已出了一百多張大字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