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8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冉云飞,汪建中,, 来源:视野 年份:2007
实话说认识冉云飞是我一大不幸。如果不认识他,我可能已经是某某干部了,自从认识他后,我打消了仕途念头,一心读起圣贤书来。另外,认识冉云飞又是我的幸事。如果没认识他,我可...
[期刊论文] 作者:晏红,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作为一个当代青年作家 ,冉云飞的文学创作是十分独特的。在诗歌创作上 ,他在表现出粗犷生命激情的同时 ,也表现出敏感而纤细的诗人情怀。从中 ,可以感受到里尔克式的“古典和...
[期刊论文] 作者:冉云飞, 来源:家人 年份:2013
作者简介:冉云飞,重庆酉阳人,现任职于四川文学杂志社,长居成都,“2008年度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之一。著有《庄子我说》、《尖锐的秋天:里尔克》、《像唐诗一样生活》等。  ...
[期刊论文] 作者:彭国梁, 来源:老年人 年份:2005
在《星星》诗刊资深编辑鄢家发先生的引荐下,我有幸见到了四川文坛的两位“怪才”冉云飞先生和龚明德先生。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麻辣火锅,饮酒聊天,个个吃得大汗淋漓。冉云飞小...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城市地理 年份:2010
《城市地理》:2005年,在策划《南方人物周刊》的重点选题《四川人是天下人的盐》的时候,坊间盛传你说“四川人是妖怪”,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期刊论文] 作者:祝勇,,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1999
大象出版社新出之《绿阶读书文丛》,有凸凹《书卷的灵光》、姜威《一枕书声》、冉云飞《手抄本的流亡》、刘江滨《书窗书影》、彭程《镜子和容貌》五卷,皆“新文人”(主要是...
[期刊论文] 作者:江树, 来源:四川文学 年份:2016
冉云飞有本关于乡情和风物的书,叫《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书名很具冲击力,感觉像《列子》中描述不周山倾折后的景象——天倾西北,星辰皆西去;地陷东南,江河尽东流。...冉云飞擅读书,以博闻强记和潜心研究著称,文辞犀利、观点独特,向来于我影响颇深。按说这本书也不例外,他写巴蜀的风物、故物和人物,多处我都熟悉,理应大声喝彩、助...
[期刊论文] 作者:伯言,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年份:2015
编者按:  2014年岁末,著名学者冉云飞的最新著作《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出版,书中荟萃了他十余年来有关巴蜀历史文化的观察与思考。...在著名学者冉云飞心中,没有故乡的人是不幸的,有故乡而又不幸遭遇人为的失去,则...
[期刊论文] 作者:唐浩铭, 来源:师道:人文 年份:2018
以前听过流沙河先生讲《诗经》,也听过冉云飞老师讲唐诗,我受二位先生的影响颇大。沙河老在讲《诗经》时说...
[期刊论文] 作者:卢泽明, 来源:南都周刊 年份:2012
又过了十年,还是在成都,我被冉云飞领了去曹家巷的一家号称专卖“武陵山珍”的餐馆吃晚饭,一看那老板,竟是二毛,乐了。菌子汤当然好喝,一时间,成都开了许多“山珍”馆子和酒楼,二毛却消失了。...过了两年,还是冉云飞领着去吃晚饭,说:...
[期刊论文] 作者:伯言,姜曦,李化,,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年份:2015
2014年岁末,著名学者冉云飞的最新著作《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出版,书中荟萃了他十余年来有关巴蜀历史文化的观察与思考。作者根据历代野史笔记,参以正史,辅以诗文,饶有趣味地爬...
[期刊论文] 作者:高明勇,,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15
近期读学者冉云飞的《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其中提到一个细节,即民国时期民生公司普通职员何现伦六十年前的日记。日记中,何现伦写道:"《观察》这个杂志,我非常兴(欣)赏它,因...
[期刊论文] 作者:蜀直弓,,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07
冉云飞先生有文章说:“近现代文化中双流的刘家(刘沅、刘咸断、刘咸荥、刘东父等)、乔家(乔茂楠、乔大壮等)、郑家等都是真正的文化大家、书香门第。”此言有理,但句中有两处行文欠...
[期刊论文] 作者:流沙河,,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1998
联我撰,赠冉云飞先生的。序年齿,我蠢长他三分之一世纪,差距太大。按行迹,我和他很相似,都从诗域逃到文场,并逃因亦相似。概自90年代...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西部 年份:2009
在我看来,桃花在中国文化中主要有两层意义。一是因为它的姣好,所以我们说女人艳若桃花,讲到那些艳丽的故事比如婚外情的时候也拿桃花来做隐喻;再就是作为乌托邦的隐喻,《桃花源记......
[期刊论文] 作者:冉云飞,,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95
【正】 中篇小说《衣冠似雪》(载《人民文学》1995年1期)是何大草漫长的精神准备中一次突然而袭击性的释放,犹如一辆马车将到达下一个驿站时,勒出一道深陷土地的车辙,留下了...
[期刊论文] 作者:冉云飞,, 来源:东西南北 年份:2014
刻奇,已成为当代无所不在的生活景观和文化消费景观。再懦弱的人,都需要展现存在感。哪怕这种存在感是虚幻的,也因为人多势众,而看上去显得孔武有力,何况还可以在某种情...
[期刊论文] 作者:冉云飞,,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4
有次我在微博上批评中国大多数人不配做父母。有人就跟帖说这是作为人的权利,不存在配不配的问题。看到这样的回应,我的一点小邪恶的调侃心思腾地一下升起:从配种的角度...
[期刊论文] 作者:冉云飞,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冉云飞,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96
现在我们也许必须面临一个无可回避的危险,那就是过往的一切概念和既定评述可能对这个独特的心灵并不适用。一想到努力工作后并不美妙的结局,我虽然有几分伤感,但更多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