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76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关育芳,, 来源:中国兽医杂志 年份:2007
2003年以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不仅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引起禽流感暴发,而且感染动物种类不断增多。我省目前主要应用的疫苗有H5N2,H5N1两种灭活疫苗,部分区域试推广应用......
[期刊论文] 作者:关育芳,柳琳, 来源:福建畜牧兽医 年份:1997
应用ELISA方法对我省送检的2272份猪血清进行PRRS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我省种PRRS血清学阳性率达42.08%,菜猪阳性率达28.21%。...
[会议论文] 作者:李中华,关育芳,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 年份:2010
随着养禽业的快速发展,传染性支气管炎传统疫苗已经无法抵抗病毒变异株的危害,新的疫苗研究势在必行,新技术在新型疫苗上的运用也正逐步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对鸡传染性支......
[期刊论文] 作者:余勋信,关育芳, 来源:福建畜牧兽医 年份:2007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由于该病的高发病率和高死......
[期刊论文] 作者:陈天铎,关育芳, 来源: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4
溴氰菊酯对微小牛蜱未吸血幼蜱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0.36×10^-6,对未吸血成蜱的半致死量(LD50)为4.687μg/虫,对饱血雌蜱的LD50为6.868μg/虫,可见,溴氰菊酯对微小牛蜱未吸血幼蜱,未吸血成蜱及饱血雌蜱的杀蜱效果分别......
[期刊论文] 作者:陈天铎,关育芳, 来源: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年份:1994
1991-1992年在福建省研究溴氰菊酯对微小牛蜱各变态期的敏感度和对饱血雌蜱产卵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蜱对溴氰菊酯最敏感,当施用浓度为5ppm时,幼蜱平均死亡率为100%;若蜱其次,......
[期刊论文] 作者:关育芳,黄雁,洪英, 来源:中国动物检疫 年份:2007
世界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防制经验表明.疫苗免疫是预防和控制PR暴发的有效措施和主动性战略.近年来我省的PR疫苗免疫效果监测表明,PR灭活疫苗的使用降低了PRV造成的发病率、......
[期刊论文] 作者:关育芳,刘美容,叶亦菊, 来源:福建畜牧兽医 年份:2007
通过对猪瘟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猪瘟仍是目前造成福建省猪死亡的主要原因。由单一发生向混合感染趋势发展,猪瘟在有限区域散发性流行,以非典型症状猪瘟为主,部分猪场由于猪......
[期刊论文] 作者:关育芳,李中华,叶亦菊, 来源:福建畜牧兽医 年份:2007
对目前常用的4种禽流感H5亚型病原学检测方法,即禽流感病毒H5亚型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时荧光RT—PCR、免疫酶渗滤及免疫胶体金(Colloid gold strip)试纸条法进行比较...
[期刊论文] 作者:关育芳,魏良宇,杨得胜, 来源:福建畜牧兽医 年份:2007
2006年按照农业部动物疫病监测方案,福建省在各级政府和畜牧兽医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扩大动物疫病监测范围,提高监测频率,增加监测数量,并认真收集、汇总、上报监测数据,分析疫情流行......
[期刊论文] 作者:关育芳,金颜辉,林晴, 来源:中国兽医杂志 年份:1996
福建省从1984年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猪瘟免疫程序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到1994年,全省年防疫猪瘟2154.99万头,注射密度达96.3%,猪瘟的死亡率下降到0.3%以下,基本上控制了...
[期刊论文] 作者:史惠, 李中华, 陈冬群, 关育芳,, 来源:福建畜牧兽医 年份:2012
近些年来,我国养禽业发展迅速,养禽生产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重要传染病控制方面,尽管广泛应用了免疫效果优良的疫苗或新型疫苗,但仍时常发生禽类生长受阻、疫苗免疫失败...
[期刊论文] 作者:梁全顺,沈华伟,关育芳,黄雁, 来源: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年份:2004
RN(Rendement Napole)基因是影响猪肉质性状的一个主效基因,已被定位在猪的1 5号染色体上(15q25),该基因在肉品质上存在严重的负面效应.采用不同方法研究该基因的过程中发现...
[期刊论文] 作者:梁全顺,沈华伟,关育芳,黄雁, 来源:福建畜牧兽医 年份:2005
RN(Rendement Napole)基因是影响猪肉肉质性状的一个主效基因,已被定位在猪的15号染色体上(15q25),该基因在猪肉品质上存在严重的负面效应.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
[会议论文] 作者:梁全顺,沈华伟,关育芳,黄雁,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一届中国养猪生产和疾病控制技术大会 年份:2005
本课题从分子水平研究了猪RN基因,主要目的是检测在何品种中存在RN基因,分析其遗传学特征,为日后对该基因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奠定科学基础,直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相关的研究...
[会议论文] 作者:关育芳,李中华,史惠,刘美容,陈冬群, 来源: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9
本文介绍了当前福建省H9亚型禽流感的流行特点、流行病学监测情况、流行趋势和分险评估,提出了全方位积极推行生物安全体系;开展禽流感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期刊论文] 作者:史惠,刘美容,陈冬群,李中华,关育芳, 来源:福建畜牧兽医 年份:2009
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迅猛发展,鸡只数量不断增长,高密集型的饲养比例逐年增加,加之近几年来很多种鸡场通过各种途径,从省外及国外引进许多品种的雏鸡、种鸡,致使某些疫病的发病率较......
[期刊论文] 作者:严进,关育芳,李中华,吴异健,吴宝成, 来源: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年份:2009
为了建立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DRV)感染的方法,本研究根据DRV的σNS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及TaqMan探针,经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该病毒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关育芳,李中华,严进,史惠,刘美容,陈冬群, 来源:福建畜牧兽医 年份:2008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I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I)的3D基因设计一对引物,用实验室分离培养的毒株提取病毒RNA进行RT-PCR扩增,得到预期大小的目的片段。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
[会议论文] 作者:关育芳,李中华,严进,史惠,刘美容,陈冬群, 来源: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8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I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I)的3D基因设计一对引物,用实验室分离培养的毒株提取病毒RNA进行RT—PCR扩增,得到预期大小的目的片段。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T-PCR方法最低模板检出量为50 Pg,且该方法只能特异地检测出鸭病毒性肝炎病毒,不能检出鸭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