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8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傅宣英,李富荣, 来源: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1998
McAb-Dot-ELISA和双McAb夹心ELISA检测包虫病人循环抗原的比较兰州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兰州730000)傅宣英同济医科大学寄生虫教研室李富荣检测包虫病人循环抗原可判断包虫病的原发感染或继发感染...
[期刊论文] 作者:傅宣英, 来源: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年份:2001
教学改革是由包括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内容组成的整体.我们通过教学改革,使寄生虫的实验教学用有限的课时达到学科知识的最优化组合,...
[学位论文] 作者:傅宣英, 来源:兰州医学院 兰州大学医学院 兰州大学 年份:2002
目的:通过用阿苯达唑(albendazole,ABZ)对102例囊型包虫病患者治疗1-2年,从检测虫体循环抗原、用B超测量虫囊在治疗中的大小及钙化状态、检测患者血清中的IL-10水平动态变化...
[学位论文] 作者:傅宣英, 来源: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年份:2005
植物的抗寒性是国际植物学领域一直所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结果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高山冰缘植物——高山离子芥(Chorispora bungeana Fisch,et.Mey,Chori...
[期刊论文] 作者:傅宣英,包根书, 来源:兰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0
目的 比较血清和血浆进行免疫诊断的结果,探讨用血浆进行包虫病和囊虫病诊断的可能性。方法 囊虫病诊断用郑州博赛生物试剂实验研究所生产的囊虫病诊断ELISA试剂盒(CYT-BLISA),包虫病诊断用常......
[期刊论文] 作者:傅宣英,包根书, 来源:兰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1
目的 研究IL 10水平在肝包虫患者体内的水平变化 ,结合患者的B超声像图评价肝包虫病变进展及患者免疫状态。方法 通过对 4 4例肝包虫患者B超声像图及血清中IL 10水平检测 ,...
[期刊论文] 作者:傅宣英,安黎哲,史大中, 来源:地方病通报 年份:2004
我国有两种棘球蚴病即细粒棘球蚴病(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 CE)和多房棘球蚴病(泡型包虫病Alveolar echinococcsis,AE)[1],是由棘球属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畜体内...
[期刊论文] 作者:蒲秀英,傅宣英,王琪,景涛,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2005
目的评价中药青蒿琥酯(Art)和阿苯达唑(Alb)及两药联用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的疗效. 方法将人工感染细粒棘球蚴囊液及包囊组织的小鼠随机分为5组,治疗组分别给予青蒿琥酯(A...
[期刊论文] 作者:蒲秀瑛,傅宣英,王琪,景涛, 来源:地方病通报 年份:2006
目的 对比观察青蒿琥酯(Art)和阿苯达唑(Alb)治疗继发性棘球蚴病后,小鼠的免疫转归及肝功能变化。方法 放射免疫标记技术测定小鼠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L-2和IL-4的变化;免疫放射分析法......
[期刊论文] 作者:张睿,景涛,傅宣英,卫峥,王琪,, 来源: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年份:2006
目的探讨中药苦参碱与阿苯达唑联用对小鼠继发性泡球蚴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感染泡球蚴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即:苦参碱组、阿苯达唑组、联合用药组和阴性对照组,另设空白组。小鼠......
[期刊论文] 作者:殷祎隆,聂蕾,傅宣英,王琪,景涛, 来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年份:2005
目的考察用药后小鼠的免疫功能变化并研究对小鼠肝组织损伤和棘球蚴组织营养代谢产生影响的部分氧化还原酶、转氨酶等的改变状况.方法染病小鼠经苦参碱、阿苯达唑及联合用药...
[期刊论文] 作者:殷祎隆,聂蕾,傅宣英,王琪,景涛, 来源: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年份:2009
目的 评价中药苦参碱单独及联合阿苯达唑使用治疗小鼠继发性棘球蚴病的效果.方法 将感染棘球蚴的昆明小鼠分为4组:苦参碱组、阿苯达唑组、联合用药组、对照组,每组10只.在对小鼠进行药物治疗90 d后,检测各组小鼠棘球蚴湿重、抑囊率,并利用光镜、电镜对棘球蚴组......
[期刊论文] 作者:殷袆隆,聂蕾,傅宣英,王琪,景涛, 来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年份:2005
目的考察用药后小鼠的免疫功能变化并研究对小鼠肝组织损伤和棘球蚴组织营养代谢产生影响的部分氧化还原酶、转氨酶等的改变状况.方法染病小鼠经苦参碱、阿苯达唑及联合用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