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99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管怀国, 来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5
傅修海先生对迟子建的误读几乎到了"呓语"的程度.他既缺乏对迟子建作品的深入阅读和基本的理解,也在批评中显露出无视事实的、片面的、偏激的思维方式,同时,还表现了"反读者"...
[期刊论文] 作者:曾纪鑫,, 来源:粤海风 年份:2014
记得2004年底在福建连城召开的一次小说研讨会上,我结识了《粤海风》责任编辑傅修海先生,此后便收到了长期寄赠的《粤海风》杂志。我也是编刊物的,所以对一本杂志,从封面、版...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傅修海,男,汉族,福建省连城县人。中共党员。现任华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曾任郑州大学文学剐教授、直聘教...
[期刊论文] 作者:傅修海,, 来源:关东学刊 年份:2019
陈爱中诗歌研究最大特点、亮点,是他基于新诗语言本体论的现代中国新诗史研究。他对胡适等“五四”时期新诗开创者的再评价,对新月诗派的“规律化”而并“格律化”诗学主张辨...
[期刊论文] 作者:傅修海,,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6
《百合花》发表将近60年,然而它有什么好,迄今为止似乎仍是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本文从考察左翼文学抒情传统的变迁出发,从思想史角度重新讨论《百合花》的文学史意义,认为它...
[期刊论文] 作者:傅修海,,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2007
理论是时代经验的总结。当下语境里,古文论经典正遭遇着西方各种哲学思潮、理论翻译话语激流的冲刷。然而,平静地回溯当前的文论现状可以发现,古代文论经典作为融汇在文化血...
[期刊论文] 作者:傅修海,,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2
《小二黑结婚》以其艺术成就赢得了众多读者热爱,其实质原因有二:对乡土中国现代处境问题的探索;对传统中国文艺乡土格调的浸淫。此作既是赵树理对五四时期"问题小说"的个人...
[期刊论文] 作者:傅修海,,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红色经典是存活在特定历史时空中的特殊群体,能成为经典首先源于其被染色,即红色的坚强附着。红色经典存在艺术质量与其它经典同样高超的杰作,但红色的获得和坚守却先在地定...
[期刊论文] 作者:傅修海,,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16
《海上述林》是一部以鲁迅为核心、由几个人捐资付印以纪念亡友的文学译文集。因此,书的编者,是彼时士林领袖之一的鲁迅。书的著译者,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早期首领瞿秋白。可......
[期刊论文] 作者:傅修海,, 来源:北方文学 年份:2015
如果说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那么,一时代自然也有一时代的文学批评。这种推论并非所谓的文体更迭意义上的正确,而是基于文学接受媒介和传播语境的变迁。概而言之的信息...
[期刊论文] 作者:傅修海,,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07
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整个中国社会的思想情势,仿佛在漩涡里拐了一个弯,一边迅速沉寂(不是简单的消亡),一边迅速地泛起许多的泡沫(当然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沉渣泛起)。社会自身的转......
[期刊论文] 作者:傅修海,,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13
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大量白区文艺力量相继转移到中央苏区,时任苏区人民教育委员的瞿秋白,花费巨大精力从事苏区文艺大众化活动且取得了可喜成绩,并以此为依托推动了中国现代...
[期刊论文] 作者:傅修海,, 来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长篇巨制《白门柳》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其以“节奏”艺术为结构指归,把文本情绪结构作为维系本体,追求一种文本情绪内在的完整性,从而超越以情节和故事完整性的僵化结构理念,进而......
[期刊论文] 作者:傅修海,,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11
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多卷本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被赞誉为“描写晚明社会的长篇历史小说的双璧”之一。然而,作为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白门柳》的成功不仅仅是题材开掘......
[期刊论文] 作者:傅修海,,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2009
瞿秋白和鲁迅之间的文学交往和私人友谊,不仅导致鲁迅和梁实秋之间翻译论战的微妙变质,而且形成现当代思想史上一整套学术争鸣与政治意识形态争夺二者迅速转换的思维机制,对现代......
[期刊论文] 作者:傅修海,,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西学作为异域经验的刺激经历了从技术借鉴到思想资源的角色变迁,左翼文艺思潮里的异域资源亦如此。讨论左翼文艺思想资源的成长以及马克思主义如何成为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傅修海, 来源: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3
余华与陀斯妥耶夫斯基都在他们各自的作品中浓墨重彩地展示了自己对人类苦难的关注与追寻.然而面对人类苦难的追寻与出路的勘探,两位作家却在追问的途中产生了分岔.相比较而...
[期刊论文] 作者:傅修海,,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3
"五四"以来,关于文学作品的典型人物及其塑造,一直是个相当重要的艺术标准,有时甚至是唯一的艺术标准。其实,文学作品中除典型人物之外,其他人物往往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期刊论文] 作者:傅修海,,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14
《罪与文学》的出版和再版,无疑是现代中国文学思想史和学术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情,正如鲁迅为《海上述林·上卷》出版时亲拟的广告词:"足以益人,足以传世。"1纵观新世纪...
[期刊论文] 作者:傅修海,, 来源: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佛道教文化体验在瞿秋白人生的多个阶段产生了深刻影响。佛教思想历时性地形塑着他的文艺思想,除了体现在瞿秋白对现实主义的理解、对马列主义思想的诠释、对文艺大众化的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