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28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1981
第1期水稻普通矮缩病毒扰血清制备和血清反应方法研究……李德葆王拱辰盛方镜(1)小麦丛矮病的病毒寄主范围研究初报 ·~··········~…张石新舒秀珍周桂珍傅仓生李...
[期刊论文] 作者:傅仓生,秦臻,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1994
本文报道了以改良的鞣酸法制备颗粒大小适用于植物病素标记的胶体金方法,以及以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检测,鉴定植物病毒的方法,并以此法检测了烟草花叶病毒TMV。...
[期刊论文] 作者:孙荣锦,傅仓生, 来源:电子显微学报 年份:1997
我们选用玉米雄性不育基因ms10做为试验材料,由于它是一个有利于潜力的材料。我们首抚对其发育不同时期的花药进行了超微结构研究,结果发现不良株和可育株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当四分......
[期刊论文] 作者:孙焕良,傅仓生, 来源:中国麻作 年份:1997
对苎麻韧皮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电子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苎麻韧皮纤维为具隔的单细胞纤维,纤维细胞的不同部位存在着许多的外突型、内陷型和平滑型结节,节间长度为240-710μm,胞腔内......
[期刊论文] 作者:刘捍中,任庆棉,傅仓生,, 来源:中国果树 年份:1986
我国苹果属(Malus)植物种类繁多,全世界35个种中,我国就占有23个种.关于苹果属植物孢粉的观察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苹果属植物11个...
[期刊论文] 作者:傅仓生,李振兰,黄礼森,李树玲, 来源:电子显微学报 年份:1993
各种植物的花粉有着本身固有的外部形态结构,可作为鉴定种和品种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对花粉形态结构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都有着重要意义。近十年多来,国内外学者...
[期刊论文] 作者:黄礼森,李树玲,傅仓生,李振兰, 来源:园艺学报 年份:1993
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我国梨属植物14个种,包括130个类型、品种花粉粒的大小和外部形态。结果表明,同一类型或品种花粉粒的大小、形态及纹饰特征是比较稳定的。不同种或同...
[期刊论文] 作者:成卓敏,陈全,傅仓生,李振兰,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1982
小麦黄矮病是我国麦区发生的重要病毒病害之一。从1960年以来,先后多次在我国主要麦区大流行,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国外关于麦类黄矮病的首次报告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
[期刊论文] 作者:孙焕良, 赵立宁, 傅仓生, 郝宏京, 秦臻,, 来源:分析测试学报 年份:1994
观察龙舌兰麻类3属11种(含亚种)植物叶纤维细胞形态结构表明,龙舌兰麻类叶纤维细胞端部或尖细或钝圆,部分呈扭曲状,表面凹凸不平,有多条明显纵向突起和沟槽,大多数纤维细胞有一至多个外......
[期刊论文] 作者:陈荟,朱伟生,傅仓生,吴宜璋,郝宏京, 来源:中国柑桔 年份:1984
昆虫颗粒体病毒,最早在1926年由Paillot发现,1948年Bergold用电镜观察了昆虫颗粒体病毒。该种病毒目前仅发现寄生于鳞翅目昆虫。1979年陈荟等发现寄生褐带长卷叶蛾(Homona c...
[期刊论文] 作者:吴祖银,石玉瑚,傅仓生,李振兰,王丽英, 来源:新疆农业科学 年份:1980
杨毒蛾(Leucoma salicis)是世界园林业的本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此虫在新疆危害十分严重,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沙湾、奎屯、伊宁等地的农田防护林、交通干线护路林带和四旁...
[期刊论文] 作者:杨莉,林志亮,梅汝鸿,蔡祝南,裘维蕃,傅仓生,,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79
在田间的小麦丛矮病非典型病株申常常分离到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CMV)及玉米粗缩病毒(MRDV)两种病原物。单独用前者接种,仅表现小麦丛矮症,单独用后者接种,仅表现小麦蓝矮症,即...
[期刊论文] 作者:孙焕良,赵立宁,粟建光,傅仓生,徐东萍,郝宏京, 来源:中国造纸学报 年份:1995
采用光学与电子显微技术,对红麻近缘植物的韧皮纤维与木质纤维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红麻近缘植物韧皮纤维均呈束状结构,以次生纤维较多,单纤维长度为100~273mm,纤维表......
[期刊论文] 作者:王瑞霞,张毓人,傅仓生,李振兰,吴宜章,张福顺,郝宏京, 来源:水生生物学集刊 年份:1984
作者对我国四种淡水养殖鱼类——团头鲂、草鱼、白鲢和花鲢卵球的精孔器作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比较描述,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这几种鱼类的精子均直接经精孔器......
[期刊论文] 作者:王瑞霞,张毓人,傅仓生,李振兰,吴宜章,张福顺,郝宏京, 来源:水产学报 年份:1982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精子进入活卵是相当困难的。作者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初步揭示了鲂鱼受精早期精子入卵的程序,讨论了精子入卵的路径、时间和时限,并初步分析了单精入卵的机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