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4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傅仁义, 来源: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2005
金牛山遗址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历经20余年的10次考古发掘,获得一批丰富的文化遗物,特别是极其珍贵的古人类化石和人类生活居住面,更增添了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内涵。本...
[期刊论文] 作者:傅仁义,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金牛山遗址是我国东北地区迄今已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营口县(大石桥)南8公里,永安乡西田村。辽宁考古工作者曾于1974—1978年先后进行四次发掘,发现...
[期刊论文] 作者:傅仁义,, 来源:辽海文物学刊 年份:1995
古气候学的研究,对探讨旧石器时代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尤为关注。 8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陆续发现多处古人类遗址和第四...
[期刊论文] 作者:傅仁义,, 来源:考古学报 年份:1984
【正】 郭家村遗址发现的动物遗骨比较多,石化程度一般较浅。郭家村遗址共分二层,据碳十四测定,上层木炭(T1)树轮校正值距今4430±140年,下层(T6F2)距今5626±125年。这...
[期刊论文] 作者:傅仁义, 来源:北方文物 年份:1992
一、绪言鸽子洞是辽宁省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也是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代表遗址。1973年和1975年,曾对该遗址进行过两次发掘,1975年发掘的材料尚未发表,根据197...
[会议论文] 作者:傅仁义, 来源:第九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术年会 年份:2004
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问题,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近些年国内发现一些线索.我国东北地区目前也发现较多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甚至更晚的遗址,同时也发现较多新石...
[期刊论文] 作者:傅仁义,, 来源:考古学报 年份:2004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Back to yield...
[期刊论文] 作者:傅仁义,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傅仁义,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傅仁义, 来源: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根据对海城仙人洞古人类遗址中出土的有人工打击痕迹玉石片的分析,认为该玉制品属于岫岩透闪石质玉.该玉制品产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地层,遗址的绝对年代测定是距今2-3万年,从而...
[会议论文] 作者:傅仁义, 来源:第十一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 年份:2008
2007年在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马山洞堆积中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草原旱獭Marmota bobac,东北鼠兔Ochotona hyperborea,似浣熊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赤狐Vulpes vulpes,狗獾M...
[会议论文] 作者:傅仁义,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古脊椎动物学分会第十届年会暨第四纪古人类一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 年份:2006
近些年随着大型基本建设的开展,辽宁境内发现多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群地点,其中喀左帽儿山洞穴、朝阳马山洞、喀左二布尺洞穴三个地点化石较为丰富,分别代表中更新世晚期、...
[会议论文] 作者:傅仁义, 来源:第八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 年份:2001
本文根据迄今我国东北地区发现的第四纪哺乳动物群,对其时代进行划分,说明本区有更新世早、中、晚期三个时代的代表动物群,确立了第四纪地层的标准剖面,同时分析东北第四纪哺...
[期刊论文] 作者:傅仁义,, 来源:考古学研究 年份:2008
金牛山古人类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东北地区乃至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从我国考古工作者对金牛山遗址开始正式发掘到现在,已...
[期刊论文] 作者:邱宏, 来源:科学大观园 年份:2004
"我从事30多年的‘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完整的‘喙嘴翼龙'化石."2004年2月23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傅仁义先生在一位收藏家处看到这件翼...
[期刊论文] 作者:郭大顺,, 来源:考古学研究 年份:2008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辽宁省旧石器时代考古由于配备了张镇洪、傅仁义等专业研究人员,又得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先生和张森水、黄慰文诸先生的指导...
[期刊论文] 作者:傅仁义,顾罡,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丽,傅仁义,, 来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辽东半岛的新石器文化无论从调查、发掘和研究的历史都比较早,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不断的发现,对该地区的发掘报告和材料比较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本...
[期刊论文] 作者:傅仁义,常然,, 来源:地球 年份:1982
在辽宁千山山脉东北端,碧流缓缓的太子河南岸,距本溪市东2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溶洞。这个溶洞叫谢家崴子水洞,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水洞。洞口坐南向北,呈巨大扁圆形,宽20米...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丽,刘晓庆,傅仁义,, 来源:人类学学报 年份:2010
辽东半岛旧石器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但较大的进展则在70年代以后所取得。迄今为止,包括以庙后山石器工业和营口金牛山人类化石为代表的旧石器早期、以海城小孤山下层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