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0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傅举晋,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1996
达·伽马:开辟欧洲通往印度商路傅举晋葡萄牙国王曼纽尔-世曾派遣达·伽马率领四艘船只进行一场远征,试图开辟一条前往东印度诸国及群岛的直接通路,船队在一群支持者的送别下,于1497年...
[期刊论文] 作者:傅举晋,, 来源:钟山风雨 年份:2010
杨绛的书名叫《走到人生边上》,而钱锺书的则是《写在人生边上》,大同而小异。钱先生早在1998年就走了,似一名神游世象之外的嫡仙人,我们相信,他在读万卷书的同时,也基本...
[期刊论文] 作者:傅举晋, 来源:贵州文史天地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傅举晋, 来源:贵州文史天地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傅举晋, 来源:贵州文史天地 年份:2000
攀龙附凤化险为夷  徐世昌是由举人而进士成为翰林庶吉士的“正途出身”的文人,最后当上了民国大总统,可谓之一代奸雄。其人貌似平易近人,而深沉阴鸷,世情练达,一生官运亨通,在清......
[期刊论文] 作者:傅举晋,, 来源:化石 年份:1983
亚·彼·卡尔宾斯基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近了宿营地。他理了理乌黑浓密的头发,瞧着面前摆着的乌拉尔亚丁斯基组地层里发现的海洋软体动物的贝壳。一丝惬意的微笑掠过他的面...
[期刊论文] 作者:傅举晋,,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08
本文介绍了龙云的三公子龙绳曾自绝于人民的经历,有传奇性。从中我们也可了解到建国前后云南动荡的政局。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Long Son’s son of the third son h...
[期刊论文] 作者:傅举晋,, 来源:写作 年份:1996
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大都市中的乡下人》一文中,曾提到沈从文到中国公学任教后上第一堂课时,窘态毕露,半天说不出话来,但他老实承认是自己怯场,而没找什么借口为自己...
[期刊论文] 作者:傅举晋, 来源:经典阅读 年份:2011
清代慈禧太后宠信的阉宦李莲英,最初是由于别的人为慈禧梳头时。往往导致秀发脱落,而李却有一手使秀发不会脱落的绝招,能使慈禧感觉称心如意而遽尔发迹的。无独有偶,民国“贿选大总统”曹锟手下的红人李彦青也是由于有一手擦背的好手艺。博得曹锟的青睐,而权倾朝野的......
[期刊论文] 作者:傅举晋,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02
微型物以前叫“袖珍品”,例如袖珍词典、袖珍照相机之类。小东西除了携带搬运方便外还具有美学上的欣赏价值,它们之所以讨人喜欢,主要是由于小巧玲珑的缘故。小猫小狗是孩子们的......
[期刊论文] 作者:傅举晋, 来源:贵州文史天地 年份:1998
醉心新法崭露头角熊希龄早年是一个维新派人物,中年时代是一个高级新派官员,晚年退归林下,又成为一个慈善家和社会名流。他别名秉三,187O年生于湘西凤凰县。凤凰是紧邻贵州省的一......
[期刊论文] 作者:傅举晋,, 来源:钟山风雨 年份:2011
抗战时期,来到昆明的难民大学生,既要读书,又要谋生,忙得够呛。我的湖南同乡,益阳上湖乡人,有名的“两间庐主人”陈述元更是忙得团团转。他主要读经济系,但又丢不下他的密尔...
[期刊论文] 作者:傅举晋,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2005
徐世昌是以文人而担任民国大总统的大政客,也是由举人而进士而成为翰林院庶吉士的所谓正途出身的大官僚。其人阴鸷深沉,惯于翻云覆雨,播弄是非。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曾称之为当代活曹操。他素喜吟诗作画、舞文弄墨,自鸣风雅,自号“晚晴簃老人”,不时召集一些文士于晚晴......
[期刊论文] 作者:傅举晋,,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2004
马杏垣(1919-2001),吉林长春人,祖籍河北乐亭。1942年,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抗战胜利后赴英国爱丁堡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后长期从事地质教育和研究工...
[期刊论文] 作者:傅举晋,, 来源:民主 年份:2000
现在出版物上错字和其他纰漏之多,已人尽皆知,虽还没有黄毒那样严重,但对驱使读者坠入知识误区却起了非同小可的作用。如果这些错误出现的地方是在广播、电视等传媒等范围之...
[期刊论文] 作者:傅举晋, 来源:民国春秋 年份:1994
1944年春,孔祥熙来到昆明,他向西南联大教授陈雪屏(曾任国民党青年部部长)表示,要到西南联大讲演。陈雪屏鉴于孔在知识界尤其大学生中声名狼藉,以安全为由,婉劝其打消此念。...
[期刊论文] 作者:傅举晋, 来源:纵横 年份:1995
1944年春,国民党政府首魁孔祥熙来到昆明,他向西南联大教授陈雪屏(国民党溃逃台湾前曾任青年部长)表示,要到西南联大讲演。陈雪屏是个狡猾的反动政客,鉴于孔在知识界尤其大...
[期刊论文] 作者:傅举晋,, 来源:钟山风雨 年份:2010
戎马披猖日,弦歌传绝中。可怜新校舍,不是旧黉宫。图籍归余烬,师生习固穷。斯人悬一发,何日睹来同。——陈寅恪《孔诞教师节感赋》1937年夏,卢沟桥事变起,北大、清华、南开三...
[期刊论文] 作者:傅举晋,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02
数年前 ,当我从京城长安街木樨地“部长楼”走开的时候 ,我禁不住含悲忍泪默祝着楼头的一位真正的人 ,一个比保尔·柯察金还保尔·柯察金的人永远平安 ,那就是居住在24楼上 ,创...
[期刊论文] 作者:傅举晋,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03
清朝末年,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一个末代经学大师王运(1833-1916)。他是一个死抱住圣经贤传不放的守旧派,又是一个帮忙也帮闲的幕僚政客;是一些著名书院的山长,又是一位风流倜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