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7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瑞华,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03
西方国家已进入消费社会,消费主义成为其主流意识形态,并且通过文化输出向其他非西方国家传播,消费主义正在向全球蔓延。消费主义的消费实际上是一种炫耀性和挥霍性的过度消...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瑞华, 来源:伦理学研究 年份:2004
技术主义流行于20世纪的工业社会之中,成为支配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意识形态。“知识就是力量”的技术主义知识立论,在学理层面上消解了人的道德责任;技术意志取代人的自由......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瑞华,,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09
历史唯物主义在批判和超越近代西方哲学的同时,也批判和超越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因为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义本体论和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从......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瑞华,,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0
面对当今的生态危机,一些人士指责马克思的思想是技术决定论,缺失生态学的考量,这是对马克思的曲解。马克思从技术的观念形式、实物形式和关系形式三个层面来把握技术,并把技术和......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瑞华,, 来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创新,教材编写相继出台了三套方案,这实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重建。重建实现了话语建构模式由政治化转向民主化、话语形态由独话转...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瑞华,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05
博弈论为人们研究各类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系统分析工具,把博弈论引入到道德领域的研究有助于解决许多长期困扰着人们的道德难题。在这些道德难题中最为著名的有:霍布斯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瑞华, 来源:高等教育评论 年份:2018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建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为总的逻辑架构,在多元社会的差异性中寻求同一性与共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是建构的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瑞华, 来源:高等教育评论 年份:2015
话语创新是思想创新发展的先导,然而话语与知识、权力构成一个交集丛,易形成话语霸权或话语暴力,制约着思想和意义的自由增生。话语中同时还存在反抗力量突破限制去实现创新...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瑞华,, 来源:思想战线 年份:2010
支配自然的思想同人类中心主义一样被指责为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英国的本顿认为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中包含着支配自然的逻辑并对之进行了批判,提出用“适应自然”取代“支......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瑞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1
西方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在无限发展观这一核心思想的支撑下,取得了征服自然的节节胜利和工业文明的辉煌成就.现代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承认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瑞华,, 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年份:20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基础"课教学的途径有三:即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教学内容模块设计、建构"我——你"相遇关系的教学模式。教学话语体系创新就是将教材的理论文本话语...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瑞华,, 来源:国外社会科学 年份:2008
霍克海默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对技术的批判:其一是从主观理性和客观理性的角度批判工具理性只关注效率、功用、计算、手段,而消解了人生存的价值基础;其二是从启蒙与神话的关...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瑞华,,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年份:2017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在历史语境的发生学上具有批判性和否定性内涵,在理论语境的生成学上指认唯心主义为虚假意识,在阶级语境的谱系学上指向阶级意识,在现实语境的社会结...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瑞华,,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09
马克思开辟了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道路,他的思想理路是批判以资本为代表的现代性,因为资本是现代社会的根基,它与理性形而上学联姻,使其获得了不断增值、无限扩张自己的能力。......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瑞华, 来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瑞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8
从生态学角度去看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就会发现其中贯穿着一条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线的生态发展逻辑。逻辑的第一步确立了在实践的基础上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整体的生态自然观;第......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瑞华, 来源: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 年份:2016
在中国梦语境中,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范式发生了转换,由封闭式的单一化转向开放式的多元化,由宏大叙事转向日常生活叙事,由遥不可及的"彼岸世界"回归近在咫尺的"此岸世界"。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瑞华, 来源: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年份:2001
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精神生活的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甚至出现滑坡.现实提出了重建人类精神家园的任务.人文精神的失落在...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瑞华,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01
邓小平同志的发展理论本着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来思考中国的发展问题,他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同人民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以人民的利益为价值标准,而且把全社会成员的...
[期刊论文] 作者:倪瑞华,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01
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中心,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以实现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为价值目标的新发展观,折射出了对人类普遍的和终极的关怀,包含着浓厚的人学思想.它肯定发展是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