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79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倪其心,,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8
《五柳先生传》是晋末宋初大诗人陶渊明的散文杰作。梁代萧统说,陶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陶渊明传》...
[期刊论文] 作者:倪其心,,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86
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一般以为定论。其实,不但清人曾有异议,近人著作已作调整,即便在提出四唐分期说的论述中,早就留有余地,说明仅为"略而论之"的大概说法,...
[期刊论文] 作者:倪其心,,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81
卢思道是北朝入隋的诗人,《隋书》为之立传。张溥《百三名家集》,严可均《全隋文》,丁福保《全隋诗》,都把他编入隋代。游国恩先生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举为隋代主要...
[期刊论文] 作者:倪其心,, 来源:新语文学习(初中版) 年份:2011
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
[期刊论文] 作者:倪其心,,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5
一般地说,从先秦到明清,依照作品内容和形式特点来区分,古代散文大体可简括为两类:应用散文和创作散文。应用散文要求内容切实,不能虚构;创作散文则恣意为文,有意虚构。中唐...
[期刊论文] 作者:倪其心,,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6
李白一生的大半岁月是在隐逸漫游中度过的。他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他不慕儒家圣人,愿为道教信徒,...
[期刊论文] 作者:倪其心,,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7
悬崖石缝里,风霜严寒中,长出一棵瘦松。看它躯干虬曲,仿佛随世俯仰;然而枝干峥嵘,仍是一株青松。明哲保身,任诞全真。请看:...
[期刊论文] 作者:倪其心,,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3
安、史之乱,结束了大唐帝国的鼎盛年代。唐朝国势一天天走下坡路了。代宗大历三年(768),诗人杜甫出蜀飘泊到湖南,登岳阳楼,望洞庭湖,唱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
[期刊论文] 作者:倪其心,,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2
《文史知识》第四期'青年园地'载陈植锷同志《一片·孤城·玉门关》一文,论证'一片'是一座的意思,'孤城'即指玉门关,并指出我曾误将'一...
[期刊论文] 作者:倪其心,,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2
隋代总共三十六年,只有文帝杨坚、炀帝杨广两世皇帝。但它在政治历史和文学历史上都是重要的朝代,结束前一个历史阶段,开始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南北朝诗歌创作的形式主义思潮,...
[期刊论文] 作者:倪其心,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2
大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五言抒情诗。它们大多抒写游子、思妇主题,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但是,它们没有题目,也不知...
[期刊论文] 作者:倪其心,,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1
这首《过故人庄》是盛唐田园诗的名篇,诗人孟浩然也是盛唐著名的隐士。一般地说,封建士人出仕到官场,退隐归田园,是政治态度和生活道路的一种重大抉择。隐士歌咏田园,往往与...
[期刊论文] 作者:倪其心,,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89
西晋太康之后,八王乱起,中原沦丧,门阀政治痼症造成国家战乱衰弱。爱国的寒庶、敏感的诗人,出于关怀国家命运,关切个人前途,对门阀政治深感不平、不安和愤慨,于是继承阮籍《...
[期刊论文] 作者:倪其心,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4
“天不变,道亦不变”,是西汉大儒董仲舒《贤良策》中的名言。如果断章取义,并且望文生义,那么此语似乎是说,天是不变的,因此道也是不变的。它的涵义就可以理解为,天地人间的...
[期刊论文] 作者:倪其心,,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0
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在学校担任资料员、教员。论专门的学术成就,我无所足道。如果说曾经治学,那就是我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在师长的教诲指导下,接触了有关的学术课题,略有...
[期刊论文] 作者:倪其心,,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4
在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国学”复出,引起不同议论,可以理解。“国学”始起于清末,再兴于民国。新中国建立以来,学界正式开展“国学”研究,初呈复兴之势,却是近代历史上第...
[期刊论文] 作者:倪其心,, 来源:国学 年份:2013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湖口即鄱阳湖口,唐为江州戌镇,归洪州大都...
[期刊论文] 作者:倪其心,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汉武帝在元狩三年(前120) 立乐府,似属定论.但是,考武帝立乐府之事,史有明文,而立于元狩三年之说,始见《资治通鉴》卷19。其文曰: 是岁,得神马于渥洼水中.上方立乐府,使司马相如等造为诗赋,以宦者李延年为协律都尉,佩二千石印,絃次初诗以合八音之调.诗多《尔雅......
[期刊论文] 作者:刘瑛,倪其心,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03
在《汉书·艺文志》中,数术、方技略与六艺、诸子、诗赋、兵书诸略并列,是汉以前的学术大宗,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领域占有突出的地位。近几十年来,考古发掘中方术类简帛佚籍...
[期刊论文] 作者:罗俊华,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3
是刘玉才先生译注、倪其心先生审阅的一本书,由巴蜀书社在1991年出版,为该社"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之一,及"国家教委古籍整理‘七·五'规划重点项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