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7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倪三川, 来源: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5
阐述了非工程防洪措施的概念及主要措施和特点,并提出了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从两方面降低洪灾损失的观点。...
[期刊论文] 作者:倪三川, 来源: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通过分析多沙河流水库的淤积,提出了在多沙河流上修建水库所需采取的防淤、治淤措施....
[期刊论文] 作者:倪三川, 来源: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0
通过对现行水文计算推求设计洪水的原理、方法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提高设计洪水计算成果的设想和建议。...
[期刊论文] 作者:倪三川, 来源:计算机应用文摘 年份:2000
[学位论文] 作者:倪三川, 来源:青海大学 年份:2008
降雨入渗是非饱和土坡面失稳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滑坡与降雨有着密切的关系。本项研究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分别研究了披碱草坡面和柠条锦鸡儿坡面的产流、下渗、产沙规律,并与......
[期刊论文] 作者:韩丽蓉,倪三川,李积花, 来源: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5
介绍了基于MAPGIS平台建立瓦窑沟流域地质灾害数据库过程中,图形数据的图层划分、命名、编码及与属性数据相连接的ID关键字段的编码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柏文文,魏加华,倪三川,时洋, 来源: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年份:2020
声凝并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消雾、大气凝胶去除技术,本文设计室内实验,研究了微液滴在高强度平面声场中的粒径动态响应及声致凝聚行为.结果表明,声波频率显著影响微液滴的特征...
[期刊论文] 作者:李积花,倪三川,毛小青,潘起来, 来源: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以西宁市瓦窑沟流域自然地理和工程地质条件为基础,研究了该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和危害,认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瓦窑沟流域水土流失现象产生的主要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
[期刊论文] 作者:李积花,毛小青,胡莹,倪三川,王潘劳, 来源: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5
通过对青海东部研究区石英矿矿床地质、石英矿矿石化学成分的现场调查、取样与室内分析研究,对研究区用于玻璃原料的石英矿资源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认为研究区作为生产玻璃...
[期刊论文] 作者:柏文文,魏加华,李琼,时洋,倪三川,雷发楷, 来源:应用声学 年份:2021
液滴沉降过程中会与环境水汽发生物质交换。论文通过小尺度室内实验,研究了低频声波作用下液滴碰并沉降及其与气室环境水汽氢氧同位素交换特征。研究结果证实液滴沉降过程中...
[期刊论文] 作者:李国荣,毛小青,倪三川,朱海丽,张莹,胡夏嵩,, 来源:草业科学 年份:2007
灌木与草本植物结合的护坡技术是解决保持水土、稳定边坡、美化环境等综合效益最佳的护坡途径之一。主要阐述了灌草植物护坡的条件和属种筛选依据,分析了灌草植物结合护坡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钊年,陶凤玲,史旺旺,姜楠,李积花,倪三川, 来源: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年份:2011
针对支持向量机方法在短系列电力负荷预测中存在空间划分参数的选择受主观因素影响的缺点,提出了谱分析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采用谱分析预测实...
[期刊论文] 作者:陶凤玲,袁俊英,刘海波,李钊年,倪三川,李积花,, 来源: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0
阐述神经网络是一个大规模的非线性功能系统,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处理能力。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高度的非线性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本质为非线性的实际水文系统。又介绍了人工神经...
[期刊论文] 作者:陶凤玲,刘海波,王思茹,李钊年,倪三川,李积花, 来源:水利水电技术 年份:2012
通过物理成因分析确定了降水与径流的相关性,并采用相关概率法,利用卡方检验证明黄河上游贵德站降水与径流相关关系显著。在此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了降水...
[期刊论文] 作者:朱海丽,毛小青,倪三川,李国荣,张兴玲,胡夏嵩,,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2007
在回顾国内外植被护坡发展简史的基础上,总结了植被护坡的功能,详细介绍了植被护坡机理的研究进展。从植物的截留降水、削弱溅蚀和抑制地表径流等方面分析了植被护坡的水文效...
[期刊论文] 作者:倪三川,胡夏嵩,毛小青,朱海丽,李国荣,陈桂琛,,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2008
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分别对种植柠条锦鸡儿、披碱草的两个坡面土槽及一个裸地坡面土槽进行不同降雨强度、降雨历时以及不同季节的降雨试验,试验得出边坡种植柠条锦鸡儿和披...
[期刊论文] 作者:张莹,胡夏嵩,李国荣,毛小青,倪三川,朱海丽,陈桂琛,,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2008
为筛选出护坡效果好的植物,在试验区坡面种植了4种灌木与4种草本植物,观测分析了其护坡的水文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灌木与草本植物的根、茎、叶随着其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从试验......
[期刊论文] 作者:李国荣,胡夏嵩,毛小青,朱海丽,倪三川,乔娜,余芹芹,陈桂琛,, 来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年份:2010
为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地区灌木植物根系与边坡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以试验区西宁盆地及其周边黄土边坡为例,选取适合于研究区生长的柠条锦鸡儿、四翅滨藜、霸王及白刺4种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