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12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宋广波, 来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胡适与俞平伯是20世纪红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两个人.俞平伯的受胡适的影响很深.胡适、俞平伯共同开创了"新红学".俞平伯在以后的学术生涯中一直反思"新红...
[期刊论文] 作者:汪修荣, 来源:各界 年份:2022
“五四”时期可以说是俞平伯一生中思想最积极、最进步的时期.这时的他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非常活跃.1919年,影响力仅次于《新青年》的杂志《新潮》创刊,俞平伯即是发起人之一.俞平伯虽然是以新诗和散文登上现代文坛的...,但后来真正出名的却是其红学研究.终其一生,俞平伯似乎并没有走出红学家的圈子....
[期刊论文] 作者:孙伟科,, 来源:读书 年份:2011
俞平伯在红学上的贡献,自不必赘言。俞平伯的红学研究开始于胡适一九二一年的考证论文发表之后,与胡适的文献考证不同,他是文学考证派,关涉的是趣味。俞平伯在文献上得到了...
[期刊论文] 作者:孙荣华,,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7
浙江省德清县俞平伯纪念馆,藏有一批俞平伯先生之子俞润民、陈熙夫妇捐赠的关于"德清俞氏"的文物资料,其中有俞平伯先生手书《重游鸡鸣寺感旧赋》的原稿。《重游鸡鸣寺感...
[期刊论文] 作者:亦云,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2002
(王华著 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本书系近年来继韦《我的外祖父俞平伯》、孙玉蓉《俞平伯年谱》之后 ,俞平伯生平研究领域的又一新收获。作者王华与俞平伯先生有世谊 ,...
[期刊论文] 作者:周颖南,,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1991
中国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孙玉蓉女士是一位有心人,多年来,她对俞平伯老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先后编辑出版了《俞平伯研究资料》、《俞平伯序跋集》、《俞平...
[期刊论文] 作者:梁归智,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俞平伯在《红楼梦》研究领域的得与失和他的个性气质有密切关系。通过对俞平伯的散文小品、新体诗、旧体诗创作等的考察,以及俞平伯的朋友们对他的分析评价,可以看出俞平伯始终...
[期刊论文] 作者:叶兆言,,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02
印象中的俞平伯先生是个老小孩。七十年代初期,有一次我姑姑请吃烤鸭,地点在西单附近,是一家有名的老字号,正吃着,姑姑低头说,隔壁桌上的老先生,好像是俞平伯。我大伯母也在...
[期刊论文] 作者:梁归智,, 来源:黄河 年份:2003
俞平伯的老友王伯祥不仅是位大学者,而且曾是九三学社中央一级的大首脑。王伯祥的公子王浞华先生是俞平伯“看着我长大”的,他以这样一种通家之好的世谊身份写俞平伯,当然就...
[期刊论文] 作者:梁归智,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俞平伯在研究领域的得与失和他的个性气质有密切关系.通过对俞平伯的散文小品、新体诗、旧体诗创作等的考察,以及俞平伯的朋友们对他的分析评价,可以看出俞平伯始终...
[期刊论文] 作者:彦火,, 来源:美文(上半月) 年份:2015
1俞平伯的外孙韦柰兄,去年出版了一本新书《旧时月色──俞平伯身边的人和事》(中国华侨出版社),读后倍感亲切。书内有一段话特别提到笔者,讲的是1986年俞平伯来香港讲学...
[期刊论文] 作者:刘再复,,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6
今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在这里纪念我所的一级研究员俞平伯先生从事学术活动六十五周年。从一九二一年俞平伯先生任上海大学教授算起,至今俞平伯先生从事学术活动已整...
[期刊论文] 作者:阮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3
曾经看了题为《旧时月色下的俞平伯》和《才子俞平伯》的文章两篇,不说文章,题目实在好,极能概括这位作家的特质,于是引发我的想象。我想象中的俞平伯自然是江南的,桨声...
[期刊论文] 作者:新月,,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2007
对于俞平伯老问学做人、生平事迹的研究,王湜华先生可谓得天独厚,其父王伯祥与章元善、叶圣陶、顾颉刚、俞平伯并称“姑苏五老”,王伯老居长。王湜华少年时起就游走于诸前辈...
[期刊论文] 作者:田湘,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2001
谱文以记载俞平伯从 1 90 0年1月 8日出生至 1 990年 1 0月 1 5日逝世为止的正谱为主。从俞平伯先生逝世后到...
[期刊论文] 作者:张晰, 来源:浙江档案 年份:2002
俞平伯(1900-1990),出生于浙江省德清县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原名俞铭衡,笔名屈斋。俞平伯,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是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成员,历任北京大学教授等职。建国后...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宏亮, 来源:做人与处世 年份:2016
俞平伯早年以诗歌、散文享誉文坛,同时潜心研究诗词,还在大学开设“词课”。1934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了他的《读词偶得》。...晚年,俞平伯撰写并修改了《唐宋词选释》。这一次,俞平伯将李煜词中的“独自莫凭栏”改为了“独自暮凭栏”。给学生上课时,他说明了改动的缘由。学生感叹俞平伯的“奇思妙想”,俞平伯却向学生郑重强调,这...
[学位论文] 作者:李硼,, 来源: 年份:2014
俞平伯是红学研究大家,虽然他以红学知名,但是俞平伯的研究并不仅仅囿于红学研究的范围,在古典文学上有着很深的造诣。俞平伯对中国古典诗词颇有研究,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解方式...
[期刊论文] 作者:正青,, 来源:诗歌月刊 年份:2002
在解放前就已享誉海内外的俞平伯,同样没有躲过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虽然在1986年得到彻底平反,但32年的政治阴影笼罩着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与俞平伯生活了42个春秋的外孙...
[期刊论文] 作者:邓艮, 来源:中外诗歌研究 年份:2004
俞平伯在红学和古典诗词方面的耀眼成就,作为新诗诗人与诗论家的俞平伯往往被遮掩了。与同时代人相比,俞平伯在新诗初创期一开始便表现出较强的独立精神,其新诗理论体现出自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