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12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俞勇权,, 来源:上海蔬菜 年份:2008
灰霉病是引起保护地番茄果实腐烂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棚室病果率10%-20%,发病严重的棚室高达50%以上,使番茄的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严重阻碍了番茄生产的发展。为了寻求防治番茄灰霉病......
[期刊论文] 作者:俞勇权,郁祖良,, 来源:大麦与谷类科学 年份:2008
直播稻是在夏熟作物让茬后将稻种直接播于大田的一种简便的稻作方式,与移栽稻相比,由于不育秧、不栽秧,因而具有省工省力、省秧田、省成本等优点,这项技术被不少农民所采用。近年......
[期刊论文] 作者:俞勇权,仇广灿,成晓松,胡键,,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8
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于2007年1月1日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为筛选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高效、低毒药剂,寻求能取代甲胺磷等高毒农药的优良药剂品种,确定其最佳用药剂量,进一步完善其......
[期刊论文] 作者:杨力,俞勇权,周正宽,唐义军,姚成勇,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03
超高茬麦套稻是一种新型的稻作方式 ,具有轻简栽培、节本增效和秸秆还田等突出优势。超高茬麦套稻实现高效生产的关键在于产量的稳定 ,其机理依据稻作群体质量栽培理论。超高...
[期刊论文] 作者:俞勇权,吴建中,吴玉涛,陶雅萍,钮红霞,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08
本文论述了“大户带路、龙头带动、干部带头”的“三带”方略是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加快农民增收步伐的现实选择。在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进程中,优先发展起来的高效规模种......
[期刊论文] 作者:吴建中,李武权,徐金兰,吴玉涛,俞勇权,陶雅萍,钮红霞,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09
通过不同密度试验,研究了扬麦14号小麦密度对群体、个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播种出苗早、肥力足、天气好的条件下,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不同生育时期群体总苗数随之增加......
[期刊论文] 作者:吴建中,李武权,徐金兰,吴玉涛,俞勇权,陶雅萍,钮红霞,,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年份:2008
通过不同密度试验,研究了扬麦14号小麦密度对群体、个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播种出苗早、肥力足、天气好的条件下,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不同生育时期群体总苗数随之增加......
[期刊论文] 作者:蔡红俊,吴建中,杨华,丁大见,俞勇权,孙万纯,孙建华,,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09
扬农啤5号最佳播期条件下不同播种密度对其生物性状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苗增加,群体总苗数、叶面积系数均不断增加,单株干物重迅速下降,有效穗数几乎呈直线上升,实粒......
[期刊论文] 作者:蔡红俊,吴建中,吴玉涛,陈琪祥,俞勇权,陶亚萍,钮红霞,,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年份:200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江苏里下河地区扬麦14号高密度播种条件下播种期对群体、个体动态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月29日播种,干物质积累多,孕穗、开花期叶面积系数最大,但花......
[期刊论文] 作者:吴玉涛,吴建中,张凤珠,陈琪祥,胥益锋,俞勇权,宋勇兵, 来源:大麦与谷类科学 年份:2009
通过扬麦14号小麦不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群体总苗数、叶面积系数均逐渐增加;茎蘖成穗率、单株分蘖及成穗数、干物质积累量、粒叶比均迅速下降;植株茎秆重量、......
[期刊论文] 作者:吴建中,李武权,王太高,杨钰,陈启平,姚金和,张凤珠,俞勇权, 来源:大麦科学 年份:2002
在基本苗72万~255.46万/hm2范围内,基本苗135万~180万/hm2情况下,苗期(11月28日)总苗数180万~225万/hm2,冬前(12月22日)总苗数600万~750万/hm2,产量较高,穗、粒、重三因素比较协...
[期刊论文] 作者:吴建中,李武权,王太高,杨钰,陈启平,姚金和,张凤珠,俞勇权,何小红, 来源:大麦科学 年份:2002
在基本苗 72万~ 2 5 5 4 6万 /hm2 范围内 ,基本苗 135万~ 180万 /hm2 情况下 ,苗期 (11月2 8日 )总苗数 180万~ 2 2 5万 /hm2 ,冬前 (12月 2 2日 )总苗数 6 0 0万~ 75 0万 /hm2...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