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59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崔永超, 来源:文物春秋 年份:2000
何直刚先生 193 1年出生于四川省简阳县 ,幼入私塾 ,中学就读简阳、成都 ,逐步涉猎经史 ,打下了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19 5 3年入四川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 ,从师著名历史学家徐...
[期刊论文] 作者:何直刚,, 来源:文物 年份:1979
一、墓群概况和发掘经过景县高氏墓群,位于城南十五公里的野林庄和北屯公社一带。当地群众称之为"高氏祖坟"或"皇姑陵力,相传有墓近百座之多(图一)。历年来,农民在打井...
[期刊论文] 作者:何直刚,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85
战国时期建国于今河北省境内的中山国,由一九七九年平山中山国王墓葬和文物的出土,又以它惊人的艺术成就和文化瑰宝,震动了世界,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围绕中山国历史和...
[期刊论文] 作者:何直刚,,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87
中山和鲜虞的关系,是长期争论不决的历史问题之一.直到今天,学术界仍然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认为战国中山就是春秋鲜虞的继续;一说两者既非一国,也非一姓(族).根...
[期刊论文] 作者:何直刚, 来源:文物春秋 年份:1992
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国墓葬发掘出土后,我曾经习作一文,对三件铜器铭文和中山国的历史,作了一点粗浅的考查。近来,又反复研读诸家的大作,受益不小,同时也感到有些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何直刚,, 来源:考古 年份:1980
1978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在邢台市南郊北陈村搜集到文物多件,为了查明这批文物的来源和价值,我们又到现场作了调查,并对原墓葬重新进行了清理。一、墓葬概况墓葬位于邢台...
[期刊论文] 作者:何直刚,,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85
《论语·微子》篇:“长沮桀溺耦而耕,使子路问津焉”。郑注曰:“长沮桀溺、隐者也”。(见刘宝楠《论语正义》,下未注的引文均同)金履祥在《论语集注考证》中说:“子路问...
[期刊论文] 作者:何直刚,, 来源:考古 年份:1959
【正】 1954和1955年,河北省文管会在望都清理了两座有壁画的汉墓,收获极为丰富,其中出土的珍贵文物对我们研究汉代人民的社会生活和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但是要对两墓出土...
[期刊论文] 作者:何直刚,, 来源:中国博物馆 年份:1986
博物馆藏品能不能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分类办法,目前还有着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博物馆藏品门类繁多,品种复杂,要求作统一科学的分类,是不大可能的,只能各馆根据本...
[期刊论文] 作者:何直刚,, 来源:文物 年份:1965
《考古》和《文物》上曾有一些报告、图录、报导文章,把古代墓葬中出上的动物一类的"明器",称作马俑、牛俑、羊俑、鸡俑、狗俑、猪俑、骆驼俑……或总名之为动物俑或兽...
[期刊论文] 作者:何直刚, 来源:文物春秋 年份:1990
战国中山国王墓出土大量的金器刻辞,经有关专家的考证研究,除少数文字外,已经基本弄通。个人在研读中,仍觉个别文字,值得再作推敲。 一、蒦 《王(?)鼎》四至六行:蒦其汋(溺)...
[期刊论文] 作者:何直刚,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80
赵鞅誓师辞中“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土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左传·哀公二年》),是史学界经常用来说明春秋时期解放奴隶的主要材料。凡是引用这条材料的同志,都按过去的解释,认为赵鞅宣布的是只要战胜了敌人,凡参加战争的人员,都按他们的等级地位给予......
[期刊论文] 作者:何直刚, 来源:文物春秋 年份:1991
近年来,颇感欲深入研究中山国历史,必须首先廓清既缺略又常被误解、讹传和妄改的有关文献记载。现已有同志在这方面作出了不少的可喜成果,为拾柴助燃,爰将昔日有关的笔记,整...
[期刊论文] 作者:何直刚, 来源:文物 年份:1981
(一) 定县八角廊汉墓出土的《儒家者言》共二十七章。除四章佚文外,其余二十三章,在先秦和西汉时期的十多种著作中,都可以找到和它部分相同或类似的记载。从竹简形制和书写的情况来看,这部分简均长11.5、宽0.8厘米,厚薄也基本一致;每章都......
[期刊论文] 作者:何直刚,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1987
【正】 鹿传霖(1836——1910年)字滋轩,河北省定兴县人,进士出身,曾任陕西巡抚、四川总督。一九○○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领兵护慈禧太后逃奔西安,授两广总...
[期刊论文] 作者:何直刚,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82
司马迁的生年问题,历来有着许多不同的说法,不过正如郑鹤声先生指出的那样,有些是“没有什么根据随便说的,只有根据张守(竹卩)或司马贞两说推算而得的,较为可靠。” 张守(竹卩)的说法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五年而当太初元年”下,《正义》曰:“按迁年四十......
[期刊论文] 作者:何直刚,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89
河北平山出土的《中山王 鼎》铭称:“昔者吴人并 (越), 人 (攸)敩(效)仆恁(赁)五年,复吴克,并之至于今。”诸家释 为修、敩为敬,仆为备,恁为信、为任或保,读为“越人修教备信(任、保),五年复吴”。......
[期刊论文] 作者:陈直,, 来源:考古 年份:1962
【正】 自望都一号、二号汉墓清理以后,已出版者,有《望都汉墓壁画》、《望都二号汉墓》两报告,又有安志敏、林树中、何直刚三同志的论文,先后在《考古》1957—1959年发表。...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文物春秋 年份:1992
这是本馆已故副馆长何直刚同志1964年出差到河北定兴县时,偶然在路旁的杂货摊上发现并征集的,同时征集到的还有鹿...
[期刊论文] 作者:赵巨川,何直刚,, 来源:文物 年份:1965
【正】 一九六四年五月十一日,保定市建筑公司第一工程处第二工程队在本市永华路南小学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挖地基时,在深约一米处发现一批古代青花瓷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