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1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何员江, 来源: 年份:2013
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过程中,一些优良作物品种(或品系)因其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抗病性和广泛的适应性,且作为杂交亲本,具有配合力高、优良性状的遗传力强等优点,并能由此衍生出许多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新品种,这类材料被作物遗传育种学家称为骨干亲本(Founder Pa......
[期刊论文] 作者:欧俊梅 王治斌 何员江等,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5
摘要以矮秆糯小麦F1代为材料,探讨株高及各节间长度、株高构成指数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株高与穗下节长、倒2节间长、倒3节间长、千粒重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穗下节长与每穗粒数、千粒重呈正相关,与单株粒重达0.01水平显著正相关;倒2、倒3、倒4节间长与千粒重呈0......
[期刊论文] 作者:欧俊梅,王治斌,周强,陶军,任勇,何员江,,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7
[目的]探讨小麦开花及灌浆期叶片叶绿素含量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9个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系为材料,对旗叶和倒二叶的叶绿素含量、千粒重、穗粒数、单穗重等进行测定,并...
[期刊论文] 作者:欧俊梅,王治斌,何员江,陶军,任勇,周强,,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5
以矮秆糯小麦F1代为材料,探讨株高及各节间长度、株高构成指数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株高与穗下节长、倒2节间长、倒3节间长、千粒重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穗下节长与每穗...
[期刊论文] 作者:李生荣,杜小英,任勇,周强,雷加容,何员江,, 来源:四川农业科技 年份:2015
绵麦367和绵麦51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大穗型小麦新品种,突出特点是株高适中,茎秆韧健,耐肥抗倒,穗层整齐,穗子长大方正,穗粒数多;抗旱耐瘠、耐寒性强,抗条锈病和白...
[期刊论文] 作者:邓梅, 何员江, 苟璐璐, 姚方杰, 李健, 张雪梅, 龙黎,,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17
[期刊论文] 作者:任勇, 何员江, 王小松, 黄英, 肖代洪, 杜小英, 周强, 来源:四川农业科技 年份:2004
优质弱筋小麦适合制作饼干、糕点和南方馒头等食品,也是麦通等膨化食品和酿酒的优质原料。四川麦区是我国弱筋小麦优势产区,其生态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适宜弱筋小麦的生产。但...
[期刊论文] 作者:杜海梅, 李生荣, 何员江, 唐宗祥, 符书兰, 任勇,,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19
绵麦37是四川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含6VS/6AL易位染色体,高抗白粉病。为了明确6VS/6AL在其衍生品种中的传递情况,本研究利用寡核苷酸探针和ND-FISH技术对内麦8号、绵麦37的衍...
[会议论文] 作者:郑首航, 何员江, 雷加容, 欧俊梅, 杜小英, 陶军, 兰, 来源: 年份:2004
小麦条锈病是严重影响中国小麦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利用成株抗性是小麦抗病育种的重要方向。本研究利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entroKundan和易感品种Avocet构建而成的131株...
[期刊论文] 作者:任勇,李生荣,周强,杜小英,何员江,魏育明,郑有良,,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14
小麦条锈病是四川小麦生产中的第一大病害。为了系统掌握四川小麦品种和后备品系的条锈病抗性水平,给四川乃至全国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及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信息,利用7个条...
[期刊论文] 作者:李生荣,杜小英,任勇,周强,雷加容,李太军,何员江,,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14
绵麦367和绵麦51是由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小麦研究所最新育成、来源于同一组合的大穗型高产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2010年和2012年分别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成为国家级推广...
[期刊论文] 作者:杜海梅,李生荣,何员江,唐宗祥,符书兰,任勇,DUHaime, 来源:城市道桥与防洪 年份:2019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跃, 刘伟, 何员江, 苟璐璐, 余马, 陈时盛, 魏育明,,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13
[会议论文] 作者:郑首航, 何员江, 雷加容, 欧俊梅, 杜小英, 陶军, 兰彩霞, 来源: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 年份:2019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跃,姚琦馥,刘亚西,邓梅,吴文雄,何员江,余马,,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3
【目的】利用获得的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一致性”QTL位点SSR分子标记,结合田间抗性表型鉴定,揭示四川地方小麦品种的条锈病抗性遗传多样性。【方法】通过QTL元分析技术,将已定......
[期刊论文] 作者:陶军,李生荣,周强,任勇,欧俊梅,雷加容,杜小英,何员江,,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17
为深入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综述了中国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历程,包括温光型不育系的发现和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的起始,温光型不育系育性稳定性研究,生理变化,温......
[期刊论文] 作者:邓元宝,吴泽江,何员江,张敏,陶军,吴凡,周玉刚,侯锡学,李, 来源:中国种业 年份:2019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先后选育了绵阳32号、绵杂麦168、绵杂麦512、绵杂麦638等系列杂交小麦新品种。这些品种的选育为四川乃至西南麦区杂交小麦推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四川...
[期刊论文] 作者:邓梅,何员江,苟璐璐,姚方杰,李健,张雪梅,龙黎,马建,江千,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18
繁6是中国小麦育种最重要的骨干亲本之一,明确其优良特性的遗传机制对小麦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鉴定了39个繁6衍生品种的7个产量相关性状,并利用全基因组SSR标记分析了繁...
[期刊论文] 作者:邹凤亮,何员江,朱自忠,李超,钟和平,郑首航,吴舸,张华,任勇,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2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曲酿酒的国家。小麦既是制曲原料(小麦占95%~100%),也是酿酒发酵的主要原料之一,其品质影响着白酒的质量和风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白酒的品质要求也更高,越来越多的酒企更加注重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的每一个细节,白酒......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跃,刘伟,何员江,苟璐璐,余马,陈时盛,魏育明,郑有良,,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13
基于已获得的控制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一致性”QTL区段80个SSR标记,结合小麦骨干亲本繁6及其衍生的39个后代小麦品种进行田间条锈病成株期抗性表型鉴定,揭示了骨干亲本繁6遗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