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09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伦照荣,, 来源: 年份:2008
猴诺氏疟原虫(Plasmodium knowlesi)是寄生于旧大陆灵长类的疟原虫,其形态与人的三日疟原虫(P.malaria)十分相似。人们一直认为除实验室感染外,自然条件下人感染诺氏...
[期刊论文] 作者:伦照荣, 来源:动物学报 年份:1990
在HEPES缓冲,含15—20%胎牛血清,100单位青霉素/ml,100微克链霉素/ml的RPMI-1640培养基中,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KMB)和新生鼠肾成纤维细胞型细胞(ZUKF)作支持细胞,成功地使伊氏...
[学位论文] 作者:伦照荣, 来源:中山大学 年份:1989
[会议论文] 作者:伦照荣, 来源: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 年份:2011
[会议论文] 作者:伦照荣;,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弓形虫是一种典型的机会性致病细胞内寄生原虫.弓形虫虫株一般认为主要有3个典型的基因型,即Ⅰ,Ⅱ和Ⅲ型,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流行我国的弓形虫虫...
[期刊论文] 作者:伦照荣, 来源:四川动物 年份:1987
在种类繁多的原生动物中,有两属的种类寄生在脊椎动物的肌肉及其他器官,并能传染给人,即所谓人畜共患(或动物源性)寄生虫。最典型的是弓形体属(Toxoplasma)的刚地弓形体(T.go...
[会议论文] 作者:伦照荣, 来源: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讨论会 年份:2013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典型的细胞内寄生原虫.宿主范围包括所有温血动物及人,呈全球性分布.目前,猫科动物被认为是弓形虫的唯一终末宿主,其他为中间宿主.弓形虫感染可以引起弓形虫病,是引起免疫缺陷和长期大量服用免疫抑制剂如艾滋病(AIDS),癌症和器......
[期刊论文] 作者:李志,伦照荣,,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2008
分布于非洲的锥虫亚属布氏锥虫罗得西亚亚种和冈比亚亚种可感染人,引起人的非洲锥虫病,而布氏锥虫指名亚种、伊氏锥虫和马媾疫锥虫却不能感染人。人血清中的锥虫溶解因子和锥...
[期刊论文] 作者:李志,伦照荣,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2008
分布于非洲的锥虫亚属布氏锥虫罗得西亚亚种和冈比亚亚种可感染人,引起人的非洲锥虫病,而布氏锥虫指名亚种、伊氏锥虫和马媾疫锥虫却不能感染人.人血清中的锥虫溶解因子和锥...
[期刊论文] 作者:方顺丽,伦照荣, 来源: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2004
2002年底,在中国等地爆发的SARS令我们更加关注野生动物新现传染病.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了野生动物新现传染病对人类健康,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屈良鹄,伦照荣,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9
用大分子RNA快速测序法测定刚果锥虫Ls-sRNA5’端694个核苷酸序列。比较分析揭示伊氏锥虫,布氏锥虫和刚果锥虫之间以及它们与其它鞭毛虫和哺乳动物宿主的分子差异。表明Ls-rRNA高变区可以作为一个灵......
[期刊论文] 作者:肖建春,伦照荣,,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伦照荣,陈晓光,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伦照荣,屈良鹄, 来源:国际学术动态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屈良鹄,伦照荣,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90
伊氏锥虫(Trypanosoma evansi)是所有致病锥虫中地理分布最广泛的一种,也是我国南方地区一种重要的家畜寄生虫病病原体。但是,对伊氏锥虫的研究却远远不及对流行于非洲...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燕,伦照荣,吕树申,, 来源:制冷学报 年份:2011
研制了一种真空冷冻干燥装置,并在其中引入了DSC热分析和显微观察的功能,利用此连用DSC与显微方法的冷冻干燥系统,对低温保护剂海藻糖(trehalose)和聚乙烯醇(PVA)的水溶液进行了...
[期刊论文] 作者:李志(综述),伦照荣(审校),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2008
分布于非洲的锥虫亚属布氏锥虫罗得西亚亚种和冈比亚亚种可感染人,引起人的非洲锥虫病,而布氏锥虫指名亚种、伊氏锥虫和马媾疫锥虫却不能感染人。人血清中的锥虫溶解因子和锥虫......
[期刊论文] 作者:伦照荣,张光朴,CyrusJ.Bacchi,,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0
三组体重20~23克的雌性NIH小鼠,每只经腹腔接种10~5伊氏锥虫(Trypanosomaevansi)后24小时,分别用不同剂量的贝尼尔治疗一次,同时让小鼠喝不同浓度的二氟甲基鸟氨酸(DFMO)水溶...
[期刊论文] 作者:王海燕,伦照荣,吕树申, 来源:低温工程 年份:2010
研制了一套具有可视化功能的差示扫描量热法实验装置(简称可视化DSC),它能在热分析的同时,通过配套使用的显微摄像系统实时观察并记录测试样品的微观结构变化,以同时获得测试样品......
[会议论文] 作者:王海燕;伦照荣;吕树申;, 来源:第七届全国低温生物医学及器械学术大会 年份:2010
在生物材料的冷冻干燥过程中,预冻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它不仅影响形成冰晶的大小和形状,而且影响后续的升华速率和最终干燥产品的质量。本文研制了一种冷冻干燥装置,并在其中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