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31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伍雄武 男,汉族,云南省富源县人,1939年10月生。1956年昆明十四中学毕业,1961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毕业,随即至云南师范大学(原昆明师范学院)任教至今,...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学术探索 年份:2015
伍雄武,云南省富源县人。1939年生,1961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2010年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首席专...
[期刊论文] 作者:伍雄武, 来源:云南学术探索 年份:1994
郑和──他的文化意义伍雄武郑和在五百多年前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好的船队,扬帆“西洋”,遍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抵非洲东岸。在郑和之后,东方开始兴起,特别是八十七年后哥...
[期刊论文] 作者:伍雄武, 来源: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傣族原始公社遗存及相应的社会伦理观念伍雄武傣族的封建领主社会一直沿续到近现代,而在这个社会中始终存在着家族公社和农村公社的土地制度和社会关系以及相应的思想、观念。...
[期刊论文] 作者:伍雄武, 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199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伍雄武《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
[期刊论文] 作者:李呈,, 来源:昆明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79
【正】 我们读过《昆明师院学报》今年第一期伍雄武同志的《试论“具体——抽象——具体”的方法》(以下简称伍文)一文后,思想上很受启发,促进了学习与思考,引起了探讨理论问...
[期刊论文] 作者:陈瑛,,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读了伍雄武同志的新著《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以下简称《新论》),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的中华民族不是一个“中国领土上存在的各民族的总和”...
[期刊论文] 作者:陈瑛,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读了伍雄武同志的新著《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云南人民出版社 ,2 0 0 0年 1 2月 ,以下简称《新论》) ,我才恍然大悟 ,原来我们的中华民族不是一个“中国领土上存在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煌明, 来源:云南高教研究 年份:2000
伍雄武先生青年时代就立志于探寻人类精神文化家园之所在 ,率先开展少数民族哲学...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近日,以云南师范大学为责任单位,伍雄武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经全国规划办审核批准,顺利通过结项。...
[期刊论文] 作者:陈瑛,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读了伍雄武同志的新著《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以下简称《新论》),我才恍然大司,原来我 中华民族不是一个“中国领土上存在的各民族的总和”,而...
[期刊论文] 作者:李河, 来源: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2021
伍雄武先生对我发表于《开放时代》2019年第5期的论文《可以在何种意义上谈论“民族哲学”?》...
[期刊论文] 作者:朱应庚,谢本书,张慎,袁任远,王叔武,杨树群,伍雄武,乌谷,, 来源:学术探索 年份:1988
今年四月在昆明召开的省政协六届一次大会上,朱应庚、谢本书、张慎、袁任远、王叔武、杨树群、伍雄武、乌谷、张明礼等九位省政协委员作了《要关心和重视社会科学》的联合发...
[期刊论文] 作者:朱应庚,谢本书,张慎,袁任远,王叔武,杨树群,伍雄武,乌谷,张明礼,, 来源:学术探索 年份:1988
今年四月在昆明召开的省政协六届一次大会上,朱应庚、谢本书、张慎、袁任远、王叔武、杨树群、伍雄武、乌谷、张明礼等九位省政协委员作了《要关心和重视社会科学》的联合发...
[期刊论文] 作者:伍雄武,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内部格局 ,也是中华各民族的根本关系。我们要从这种关系来理解各民族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深层意义 ,同时 ,因为哲学是民族文化的核心 ,当我们深入...
[期刊论文] 作者:伍雄武,, 来源:思想战线 年份:1993
【正】 哲学是较高层次的理论思维,只有当人类的思维能力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社会又积累了丰富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时候,哲学才可能产生。但是,哲学和各种意识形态(宗教、艺...
[期刊论文] 作者:伍雄武,, 来源:昆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这些年来经常感到,对于思维过程和逻辑方法我们很缺乏多方面的、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于是,在科学的春天里,我就奋力写了篇《试论“具体——抽象——具体”的方法》(简称《...
[期刊论文] 作者:伍雄武,,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斯大林民族定义不是普遍真理,而只是源于西欧历史的特殊理论,它不适用于中国。但是在我国"民族识别"过程中,它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作用就是,启发和引导我们从语...
[期刊论文] 作者:伍雄武,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3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的灵魂和前进的精神动力,其深层内核是价值观和世界观.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思维方法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和不断前挥发展了积极而伟大的历...
[期刊论文] 作者:伍雄武,,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民族和民族文化的问题是当代一个引人注目的、重大的热点问题,而一与多、统一性(共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个关键问题,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
相关搜索: